6月3日,江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官微通报“食堂吃出老鼠头”事件后,“鸭鼠之谜”持续发酵,虽然经学校、市监部门通报结果,但网友们还是坚持图片里疑似鼠头的见解,对通报结果不予相信。网上至今,还在展开着鼠头和鸭脖的大讨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校方通报,上述视频拍摄地点确实在该校食堂,但当事学生本人在事发当时即邀请同学共同对“异物”进行了比对,确认“异物”为鸭脖,为正常食物。该学生已现场作出书面说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南昌市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接到情况报告后,第一时间派出执法人员到学院开展调查,问询学校工作人员、食堂负责人、当事学生及相关知情人,对食品留样进行采样检测。江西广播电视台《都市现场》栏目6月3日发布的报道中,南昌市高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昌东分局局长江协学介绍,执法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反复对比,确认这个异物就是鸭脖。

:6月5日下午,高新区市场监管局一工作人员再向澎湃新闻介绍,学校目前已经发了声明,是有一定根据才发的声明。这边还在等市里的统一回复,等市里的调查全部完成。“我们相关部门都在调查这个事情,后期对外公布的话会给大家一个严谨的答复。”

呜呼!一个大学食堂饭菜里的疑似物品,居然经过当事人确认、所在高校通报、市监部门调查认定后,还是无法释怀网友质疑,需要再高级别的“市里”调查认定、“统一答复”,何以至此?

事已至此,事件超越了“鼠头”与“鸭脖”之争,上升到不止一顿饭菜的质量问题、一所大学食堂的食品安全问题了,俨然成了一场涉及高校、行政执法机关的公信力问题了。

近日来,一大帮大小媒体都在从各个角度分析和讨论,究竟是鼠头还是鸭脖,记者、高校、市监等人员,也全力都在向网友解释,这就是鸭脖。为何网友就是不信呢?

有媒体解释到,最初引发关注的视频画面,给网友带来的首先是视觉冲击,而检测结果并没有就视频中的细节进行解析,只是单向输出检测结果,最终可能会陷入说真话也无人相信的窘境。

如果说高校属于涉事利益方,发布的《通报》值得怀疑的话,可市场监管部门作为执法机关,接到报案之后,履行的法定程序之后,得出的结论,还不能获得网友认可,不得不说,这已经背离了法律设定执法机关、执法程序的初衷。

《食品安全法》规定,县级以上人民政府食品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履行食品安全监督管理职责,有权采取下列措施,对生产经营者遵守本法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进入生产经营场所实施现场检查;对生产经营的食品及相关产品进行抽样检验;查封、扣押有证据证明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或者有证据证明存在安全隐患以及用于违法生产经营的食品及食品相关产品等等。

根据学校《通报》,接到“情况报告”后,市监部门“第一时间”赶到了现场,“对食品留样进行采样检测”。根据媒体报道,“执法人员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反复对比,确认这个异物就是鸭脖。”

网友如今的质疑这么多,涉事部门费了这么多的口舌解释,众多的媒体都在追问真相。有网友直截了当提出,为何不拿出学生当初吃到的物品,拍个清晰的照片或是视频,不就一目了然了吗?

按照《食品安全法》的规定,市监部门接到食品安全报案后,第一时间不应该是封存疑似安全隐患的食品吗?不仅要封存,而且要视频记录封存过程。

如果现在市监部门能够公布学生现场指认之后公开查封“鸭脖”的执法视频,以及拿出执法过程中封存的、学生拍摄所称的“鼠头”自己认定是“鸭头”的物品现在状态,网上的争论不就会立马烟消云散了吗?

保存执法视频、封存可疑食品,难道不是食品安全执法检查的标准流程和基本要求吗?如果做到了,如今公开发布出来,何至于一方只给认定结果,一方就是不信的局面,闹得如此的沸沸扬扬?还需要上级部门调查认定,对行政执法结果进行背书。

认定事实、定纷止争、辨法析理,这是国家设立法律规范、执法程序的基本目的。事实再一次证明,回答社会大众质疑的,不是给个处理结果就行,还需要拿出完整、公正的执法流程来。这也就是法律人都很熟悉的,程序公正是实体公正的前提和保证。

很多媒体也提出,按照常理分析,事情闹得这么大,这么多部门没必要为了一顿饭菜、一个鼠头,冒着自己的职业风险提供担保。可是,常理分析代替不了事实真相,执法机构给出的结果代替不了网友对于过程的质疑。说白了,网友坚持认为是鼠头,就是质疑行政执法调查过程的公正性。

前几天,本号的《有律师是据理力争追求法律权利,有律师是配合法官尽快结案...》一文后,有网友质疑,不就是没有开庭前三天通知被告人吗?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已经认定了案件涉黑的性质,还需要律师提出质疑进行辩护吗?......他们根本不明白,法律设置诉讼程序,律师辩护制度,进而是做到程序公正的价值所在。

搞不懂诉讼程序的价值所在也许是法律见识问题,闹得全国沸沸扬扬的“鸭鼠之谜”,则是以现实事例的方式再次告诉我们,程序公正,不仅存在于诉讼领域,而且存在于行政执法领域。

没有执法程序的公正、公开、透明,即便有高校、执法机构的结果认定,还是不能消除网友的质疑,甚至会搭上了这些部门的公信力。问题是,如果当初执法时没有严格按照执法程序来,封存好疑似“鼠头”的物品而现在拿不出来了,即便“鸭脖”的认定结果经过了上级部门的背书,网友们就能信服吗?

事实再一次说明,没有程序的公正,程序的严格依法进行,就会陷入结果就是这样、人家就是不信的无休止争吵之中。看明白“鸭鼠之谜”背后的争议根源,谁还会再说,程序不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