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文章,同时便于进行讨论与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荒凉一梦

编辑|汀洲互娱

“既然你那时候没有去过北京,那你书中的描写又是从何而来呢?”

马东的一句质问,让郭敬明情绪失控跑到厕所哭了10分钟。

那时,他上节目,或许是为了澄清自己不是个“文学盗窃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是节目播出后,他还是变成了文坛赫赫有名的“文抄公”。

而这一切的开始,是因为一座城市的“纸醉金迷”。

01

十里洋场烟花地,风云际会上海滩。

那时,从四川小县城考入上海的郭敬明。

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叫做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身边的同学穿着时下最流行的服饰,拿着最新款的手机。

吴侬软语中透露出一个城市的高高在上。

他想:原来这个世界一直都在向金钱低头。

对于穷人来说,拥有一双奢侈品鞋子是一种麻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那时的他无疑是一个“穷人”

对他来说,上学所必需的拍摄装备就是一种奢侈品。

需要父母几经周转,挨家挨户借钱,才能够凑齐。

从四川邮寄到上海,原来需要十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最令他难过的一点是,母亲来上海探望他时。

在这座城市受到的横眼冷对。

他将这一切的“悲惨遭遇”归结到贫穷上。

对于贫穷的人,上海就只是上海。

只有你有钱的时候,上海才是纸醉金迷的魔都,才是夜夜笙歌的十里洋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文字,变成了他挣钱的一种方式。

毕竟他在初二时,就拿到了第一笔稿费。

他坚信,自己能够在这条路上闯出一片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这所“不属于自己的城市”里,他落下自己最擅长的文笔。

将自己的散文整理成书,《爱与痛的边缘》,这本书没能让他成名。

但足够让他继续向文学领域进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父母的鼓励下,他写出了第一本长篇小说《幻城》。

虽然从这部小说开始,他就已经开始走向了向百家借鉴的不归路。

但那时的他,已经沉浸在文字带给他的名利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谓的文人风骨哪里比得上落袋为安。

如果“才华”不能变现,那将一无是处。

他迅速写下两本书,而一个作家,为了追求速度。

或许会从别人的作品中找寻灵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写下了那本让他臭名昭著的《梦里花落知多少》。

欲望蒙蔽了他的双眼,他以为自己的所作所为滴水不漏。

但事情最终还是败露了,而这,是一场长达15年的没有硝烟的战争。

02

李诚儒到底什么时候才能吵赢郭敬明?

一句“存在即合理”就让李诚儒败下阵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这样靠“诡辩”赢取胜利,对于郭敬明来讲已经不是第一次了。

2004年,对于功成名就的郭敬明来讲大概是个难忘的时刻。

有人指出,他的《梦里花落知多少》与庄羽的《圈里圈外》极为相似。

而庄羽知道这个消息之后,选择一纸诉状将他告上法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是没想到,这场官司会这样难打。

局外人明明白白地看出这就是一场“抄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只是在郭敬明的据理力争之下,那些原本板上钉钉的事情居然也变得模糊起来。

一些关键事实的认定在他的“诡辩”之下变得难以认定。

这场官司只一审就持续了一年之久。

而在这一年中,庄羽对郭敬明粉丝的攻击不堪其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毕竟,当时的郭敬明已经不是那个刚刚进入大学的小镇做题家了。

他创办了自己的杂志社。

风格定位则是自己最擅长的青春疼痛文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吸引了一大批青少年的喜爱。

年仅20岁就登上了作家富豪榜。

当时的很多人并不相信曾经拿过新概念作文奖的郭敬明也会抄袭。

他的诡辩在法律面前不堪一击,最终他还是输掉这场了官司。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对于这个判决结果极其不满意。

他可以赔偿,可以停止发售,但他绝不道歉。

金钱为他带来了对抗世界的底气,他觉得,自己没有错。

即使面临长达十五年的谩骂,一出现就被人嘲讽是“抄出来”的作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他觉得,自己这样的变现方式没有错。

他靠文学积累的财富,比莫言、余华这些知名作家都要高。

他总有一天会让世人明白,钱是万能的。

人还不都是笑贫不笑“抄”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物欲的渴望是他永恒的驱动力。

只是十五年后,郭敬明还是放下了自己的坚持。

他公开地进行了一次声势浩大地道歉,而这背后,当然也离不开“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03

2020年的最后一天,郭敬明在网络上公开对十五年前的事情“做个了结”。

准备和自己曾经的灵感来源庄羽来一场“世纪大和解”。

他陈恳的邀请网友见证他真情实感的歉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据他所说,自己都是年少时犯的错,现在自己已然成熟。

不仅会张口低头道歉,还愿意进行金钱“赔偿”。

但庄羽女士如果真的“不愿意接受”。

自己只好将钱捐给慈善机构了。

而庄羽在这十五年里也成长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她早就不是之前那个“赢了官司,输了舆论”的年轻人了。

她反手将郭敬明要捐给慈善机构的钱,成立了一个“反剽窃”基金。

让一个抄袭惯犯拿抄袭得来的钱成立反剽窃基金,这怎么不算一种黑色幽默呢?

都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已经为自己的年轻不懂事道了歉。

大家都希望他能够就此改过,洗心革面。

谁知,他这场道歉,是一场蓄谋已久的预热。

因为,他的新电影就要上映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的道歉,能加快电影上映的速度。

原来,当抄袭成为赚钱的阻碍,十五年的坚持不值一提。

毕竟郭敬明已经很久没有落笔了,他早已经将自己的赛道换到了导演圈。

而这一切的开始,就是那部《小时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部用金钱堆砌的电影,就像是一部上海特定人群的纪录片。

他用最华丽的方式描绘自己对上海的理解。

是有钱人的高高在上,是一群精致的利己主义者的狂欢。

而将郭敬明下定决心亲自上场导演的人。

则是一个当时名不见经传的小演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小时代》的影视化是郭敬明在嗅到电子刊物崛起时的一次自救。

他的实体杂志逐渐被网络文学击垮。

向来高瞻远瞩的他迅速开始谋求新的出路。

他将目光放在了影视圈上,毕竟娱乐圈,是著名的高薪行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开始他只是将《小时代》交给了别人进行拍摄。

但当时的剧组对陈学冬并不满意,他们更倾向于乔任梁来担任主角。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郭敬明知道后,决定自己担任导演,用自己的方式给陈学冬一个机会。

而正如业内人的评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郭敬明清楚地知道,自己拍摄的是一部商业片。

所以他的电影具备了一切能红的争议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更是如愿以偿地将陈学冬推上流量宝座。

接连被骂“烂片”,让郭敬明绞尽脑汁地寻求突破。

他开始走技术层面了,将自己的《爵迹》采用真人CG的方式拍摄。

并号称全国吃螃蟹第一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的努力还是功亏一篑,即使他请来的演员每一个都自带“流量”。

他崩溃大哭,说出:

“是不是只有我死了,你们才不会骂《爵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将自己电影的差评归结到世人对他的偏见上。

大家因为他曾经的“抄袭”去给他的电影差评是一种“蓄意抹黑”。

无数个烂片也不能阻止他当导演的决心。

即使被抵制也不能打倒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即使他被自己公司的艺人指控性侵。

但他从来没有放弃过娱乐圈这个名利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他发现了另一条发家致富的“野路子”。

04

《导演请就位》,一档“拯救”了郭敬明的综艺节目。

虽然他依旧做了一些“特立独行”的事情。

比如给第一次演戏,演技几乎为零的选手颁发S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并将本来要颁发给全场最有实力的S卡解释为是一张给最有潜力的新人的鼓励卡。

即使面对陈凯歌的“阴阳怪气”和李诚儒的“直抒胸臆”。

他也依旧发挥自己的“诡辩”言论。

想要通过将一个零分选手培养为及格演员的方式来证明自己的导演能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看到面对私自改妆容的女演员,他毫不留情地责骂。

看到他逻辑依旧糟糕但是置景华丽的电影短片。

终于有人迈进了他的“套路”,有人开始吹捧他的能力。

郭导拍“美人”真的有一套,他的片子真的很有“质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出走多年,归来的代表作是综艺短片。

无论如何,他最起码成功地拉拢了一些人心。

在电影寒冬之际,他又将目光放在了网剧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同样的配方,集结一群帅哥美女,开启视觉盛宴。

他摇身一变成为了现代电影美学代表人物。

他终于用金钱打败世界对他的“偏见”了吗?

他或许真的赢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他原本可以更好地获得胜利。

郭敬明的人生,从一开始就不那么容易。

在童言无忌的时候,他因为身高受到了很多的嘲笑。

可那是因为他得过败血症,身体的发育受到了影响。

他的笔,一开始也只有墨香,不沾铜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本来是可以在自己的破烂世界中逆风翻盘的。

只是他将“莫欺少年穷”的剧本演成了一场小人得利的笑话。

如果那年的他没有进入上海,或许他不会成为金钱的傀儡。

郭敬明将自己变成了一个成功的商人,而代价则是,丢掉他的文人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