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正值小麦收割期,小麦大省河南多地遭遇了近十多年来最严重的“烂场雨”天气,部分地区小麦出现发霉、穗发芽等现象。截至6月5日17时,河南已收获小麦5278.6万亩,占全省种植面积六成以上,日投入联合收割机5.6万台。6月5日至7日,抢收重心主要转移到黄河以北地区,黄河以北地区是小麦抢收的主战场。

有面粉厂拒收新麦?

在此背景下,河南一家面粉厂近日发布的“2023年新麦一律拒收”的通知引发网友关注。河南省一位农业专家表示,发芽小麦降低了食用品质,但可以用作饲料配料和酿酒原料。当地政府回应称,有专库专价收购农民发芽的小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从即日起本厂只收陈麦换面,2023年新麦一律拒收,望广大农户理解,不要跑空,高价收购优质陈麦!”5月31日,一位网友在短视频平台上发布了一条视频:一家面粉厂的门口张贴着一张通知,通知的内容如上所示。

该内容引发网友关注,有网友表示,今年河南小麦发芽情况较为普遍,如果面粉厂不收新小麦,那麦农的新麦卖给谁,难道都留给自己吃?麦农的损失怎么办?也有网友对面粉厂的做法表示了理解,表示面粉厂如果收了发芽的或发霉的麦子,那磨出来的面粉能不能达到检测标准?能不能卖给人吃呢?

01小麦因下雨推迟收获,部分农户受到损失

“不下雨的话都收割完了,这一下雨推迟收割,又出芽了。”河南省驻马店市遂平县军红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魏军红是一个种粮大户,流转8000余亩麦田。然而近期连日的阴雨使他忧心忡忡。他表示:“预计亩产量将降低300~400斤,价格每斤至少少卖4~5毛。”

“这次河南广大农户可以说损失惨重,以往亩产能达1100~1200斤,价格能卖1.25~1.30元/斤,但小麦一旦发芽,千粒重降低。”同样位于遂平县的河南省丰歌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魏新国介绍,他周边的麦田都出现了霉变以及出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田里的小麦出现穗发芽、发霉等情况。图源:农资导报

此外,遭遇“烂场雨”后的麦粒出芽被顶了出来,等干了之后一碰就会掉了,非常不利于收割。而且小麦倒伏比较严重,也增加了收割难度。有种植大户认为,这场“烂场雨”打击了农民的种粮积极性。“大家的的种子、化肥,以及农药的成本都可能收不回来了。”

“印象里,从近二三十年来说,这可能是最严重的一次。”魏新国回忆,在2018年也有一次持续阴雨天气,让小麦大面积患赤霉病,出现了霉变发黑的现象。但那次降雨时间较早,约在4月底5月初,并没有造成大面积出芽的情况。恰恰是因为今年这种情况不常见,农户在选种时,并不会刻意选择抗穗发芽的品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遂平县受暴雨影响霉变、发芽的小麦。图源农资导报

02中央、地方紧急下拨资金,出台多项政策和指导意见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部署,针对“烂场雨”致使河南省部分地区小麦受灾情况,财政部会同农业农村部迅速行动,第一时间研究制定救灾资金分配方案,于6月3日紧急下达中央财政农业生产防灾救灾资金2亿元,支持河南省对受灾麦田开展农机抢收作业、对收获潮粮开展烘干等减灾减损相关工作,尽最大可能降低粮食生产因灾损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月30日,经河南省政府专题研究决定,省财政紧急下拨资金2亿元,专项用于小麦烘干,确保小麦质量、确保颗粒归仓、确保农民收益。河南省委农办也发出通知,要求各地配合做好2023年小麦保险理赔。

5月29日,央视新闻援引河南省农业农村厅消息,针对近期降雨对麦收产生的不利影响,河南省出台应急抢收、烘干晾晒十项措施。包括最大化的协调调度、用好跨省协作机制、发挥专业合作社作用、做好粮食收购服务、设备烘干和晾晒两手抓、管理好400多万亩种子田、现有烘干设备能用尽用、做好日调度工作、做好各种预案、加大投入全力收获等。

农业农村部印发紧急通知,要求相关省份科学应对“烂场雨”天气,抢时抓好小麦抢收和烘干晾晒。一是及时抢排田间积水。二是科学调度机械抢收。三是抓好小麦烘干晾晒。四是做好发芽霉变小麦处置。

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发布由农业农村部小麦专家指导组制定的《科学有效应对当前“烂场雨”技术指导意见》,指出科学应对“烂场雨”,各地要坚持“四抢”(抢排积水、抢抓田管、抢时收获、抢晴晾晒)、“两降”(降渍涝、降损失)、“两防”(防病虫、防霉变),加强田间管理,强化防灾减灾,减少产量损失,确保颗粒归仓,努力夺取夏粮丰产丰收。

对于当前的补救措施,魏军红表示,只能等天晴收割之后及时烘干,但是产量相比正常收获来说一定是大大下降了。面对如此严重的受损情况,魏军红希望有关政府能够与保险公司协调,对受损进行合理赔付,以减轻农民负担。魏新国也呼吁,各级政府部门与农业保险公司能够支援农民一些救灾补贴,尽可能挽回农户一定程度的损失。

03河南多地公布受损小麦收购方案,每市斤在0.8-1.0元

国家公布的2023年小麦最低收购价格为1.17元/斤(三等质量标准)。

《河南日报》6月2日报道提到,针对受阴雨天气影响受损的小麦,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会同省财政厅、省农业农村厅、省市场监督管理局、中国农业发展银行河南省分行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夏粮收购工作的通知》,明确受损小麦的认定和处置原则,要求各地认真落实《河南省超标粮食处置管理办法》,按照政府主导、属地管理、定点收购、专仓储存、定向销售、分类处置、全程监管的原则,妥善做好收购工作。

对于符合食用标准的小麦,积极组织产销对接,引导实行市场化收购;对于只能用作饲料和工业用粮的超标小麦,由当地政府分类做好收购,严防不合格粮食流入口粮市场,最大限度维护种粮农民利益。

据了解,漯河市提出了受损小麦建议指导价,不超标芽麦为1.0元/斤,超标小麦为0.8元/斤。最终的收购价格由县区政府自行确定。

6月4日,河南漯河市召陵区农业农村局、农业机械技术中心联合发布了2023年小麦烘干补助和受损小麦收购公告。公告称,河南省漯河市军粮供应站、漯河乐粮粮食有限责任公司为我区(含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小麦收购企业,在区各镇(街道)合理设立多个定点收购点,10家有烘干能力的企业首选为定点收购点,收购我区的受损小麦。建议收购指导价格为:超标小麦(水分在13%以内,杂质按国家标准进行扣量)收购指导价格为0.8元/斤;不超标芽麦(水分在13%以内,杂质按国家标准进行扣量)收购指导价格为1元/斤

据微信公众号“漯河发布”6月3日消息,漯河市制定出台了做好受损小麦收购的具体措施,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定点敞开收购农民手中的受损小麦,切实保护种粮农民的利益不受损失。

消息称,对符合食用标准的小麦,农民可以自行市场化销售,卖个高价钱;对只能用作饲料和工业用粮的超标小麦,定点粮食收购企业实行敞开收购。漯河方面介绍,按国家规定收购标准,定点收购企业只能收购水分在13%以内的受损小麦,如果水分超出国家标准,可以就近联系我市127家烘干点,对湿粮进行烘干。同时建议售粮农户采取晾晒、风干等方式,在水分达标之后,再卖给定点收购企业,防止直接堆积造成发热霉变。受损小麦收购价格由县区人民政府综合考虑农民种粮成本、市场行情走势、新收获小麦品质等因素确定。

另外,周口市沈丘县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发出通知称,鉴于我县小麦收获情况,报经县委县政府同意,由沈丘县粮食和物资储备中心敞开收购雨后麦(干芽麦),水分13%以内,气味正常,过筛、去杂净粮入库,每市斤0.9-1.0元。

平顶山市鲁山县也已启动调控粮食收购。据鲁山县融媒体中心消息, 6月3日,鲁山县粮食和物资储备服务中心发布公告,敞开收购雨后麦(干芽麦),每斤(1斤=0.5公斤)0.8~0.9元,标准为水份13%以内,气味正常,过筛、去杂净粮入库。

南阳唐河国家粮食储备为唐河县2023年度受损小麦定点收购企业,暂定2023年受损小麦收购计划30万吨,收购价格原则上控制在1.1-1.15元/斤,收购储存库点、质量标准和具体收购价格依据唐河县受损小麦处置工作领导小组的实时指令执行,收购期限为2023年6月2日至2023年7月31日。不超标芽麦收购价格1.1元/斤,容重750以上,水分12.5以内;超标小麦收购价格1.1元/斤,容重750以上,水分12.5以内。

来源:极目新闻、澎湃新闻,市场消息,中华粮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