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西安市第三医院

60岁的张阿姨因突发左侧肢体无力被家属送至急诊科,来到医院后发现左侧肢体又活动如前了,从发病到症状缓解共持续不到1小时,平日虽有高血脂、高血压,但张阿姨并没有任何症状,就问急诊科王医生自己是不是没事,可以回家了,王医生告诉她:她这种情况可能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如果不及时治疗会进展为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什么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王医生告诉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是指由于脑或视网膜局灶性缺血所致、不伴急性梗死的短暂性神经功能缺损发作。其临床症状一般多在1~2小时内恢复,不遗留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及体征,且影像学上没有急性脑梗死的证据。TIA如不及时治疗,在3个月内发生卒中的风险高达20%,并且大多会发生在前2天。而及时诊断和采取预防措施可使3个月卒中风险降低80%。

好发人群:

TIA多发生于老年人(50~70岁),男性多于女性。患者多伴有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和心脏病等脑血管病的危险因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典型症状:

TIA具有发作性、短暂性、可逆性、反复性的临床特征,而临床症状多种多样,取决于受累血管的分布:颈内动脉系统TIA:发作性的一侧肢体的单瘫、偏瘫、面瘫、偏身感觉障碍或麻木,以及单眼的黑朦或失明、失语、偏侧肢体的忽视等。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最常见的症状是眩晕、恶心、呕吐,且多数不伴有耳鸣,以及交叉性感觉障碍(同侧面部及对侧半身感觉障碍)、脑神经交叉瘫(同侧脑神经麻麻痹及对侧肢体瘫痪)、一侧或两侧视力障碍或视野缺损等。

诊断:

多数TIA患者就诊时临床症状已经消失,故诊治主要依靠病史。中老年人突然出现局灶性脑损害症状,符合颈内动脉系统与椎-基底动脉系统缺血后的表现,持续数分钟或数小时后完全恢复,应高度怀疑为TIA。完善磁共振弥散成像未显示责任病灶,排除其它疾病后,即可确诊TIA。

治疗:

病因治疗是预防TIA复发的关键,在神经内科医生指导下,决定是否启用抗血小板药物,针对可能存在的脑血管病危险因素,如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等进行有效的干预。同时应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合理运动,避免吸烟酗酒,适度控制体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