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韶山的群山之中,有一片美丽的土地,那里是毛主席的故乡。他在这里呱呱坠地,长成了一个聪明勇敢的少年。毛母文七妹,是一个贤惠善良的农妇,27岁那年,她生下了第三个儿子,也就是伟人毛主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儿时的他还没有什么远大的理想抱负,他只想让母亲快乐,总是乖乖地听从母亲的教诲,无论母亲交代什么事情,他都会尽心尽力去做。在他的心目中,母亲是他最敬仰的人。

善良的母亲,传统的父亲

在韶山的私塾里,毛主席和其他孩子一起读书。母亲每天都要早起,为他煮好一碗热气腾腾的饭菜,让他带着饭盒去上学。有一段时间,毛主席总是要求多带一些饭菜,却又在晚上饿得吃得飞快。文七妹担心儿子身体有什么不适,赶紧带他去看医生。

直到这时,毛主席才不好意思地说出原因:原来他每天都把自己的午餐分给了一个贫困的同学,自己只能在晚上多吃一些。文七妹没有责备儿子,而是默默地为他多准备了些饭菜,让他能够和同学一起吃饱。母亲的慷慨和仁慈,给毛主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相较于母亲,毛父就有些保守固执。他只想儿子能够继承自己的田地,过着平静安稳的生活。他认为读书无用,只会让人胡思乱想。但毛主席却有着与生俱来的求知欲,他对书籍如饥似渴,他知道知识的力量,他渴望有所作为,改变这个世界。

父子俩在读书问题上经常发生争吵,毛主席16岁那年,终于下定决心,离开了家乡,去追寻自己的梦想。他没有和父亲正面告别,只是在父亲常翻阅的账簿里留下了一首诗,表达了自己的志向。

父亲在发现儿子的诗时,心中非常无奈,拉着母亲文七妹的手,怪罪道:“看你生的好儿子”,文七妹却只是含泪一笑,紧紧地抓住了丈夫的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为了千千万苦难同胞,他把乡愁藏在了心中

毛主席像流星一样划破了中国黑暗的夜空,照亮了革命的道路。而故乡,是他心中永恒的灯塔,指引着他的方向,温暖着他的灵魂。那里有他亲手种下的桃花树,有他童年嬉戏的河流,有他初次抱负的书房。

可是他知道,还有无数同胞,正遭受着屈辱和苦难,被迫离开自己的故土,流浪在异乡,忍受着饥寒和刀枪……

为了让这片土地上的人民都能自由和幸福,为了让中华民族都能挺起胸膛和脊梁,毛主席在革命的狂风暴雨中和解放的硝烟弹雨中英勇地奋斗,只能将对故乡的眷恋深埋在心底。但是,当他的母亲文七妹垂危时,他还是冒着千难万险回到了家乡。

急匆匆地赶回家的毛主席,却只见到了冰冷的灵柩,再也听不到温柔的呼唤。他的心,像一块碎了的玉,破碎在母亲的墓前,他只能用笔墨,写下一篇《祭母文》,以寄托自己对母亲养育之恩的感激,对母亲离世的哀痛。

母亲走了,父亲也跟着走了,虽有家人关怀照料,父亲的心却像一口枯井,再也无法涌出生机,不久便与母亲相聚在天堂。仍旧在革命的道路上奋勇前进的毛主席,又一次错过了与父亲的最后一面,悲剧的重复让他对父母的愧疚又加了一层。

永远的领袖,永远的红太阳!

岁月流逝,故乡的影子在毛主席的心中愈发清晰。1959年,他终于有机会重返韶山。当他踏上这片熟悉的土地,看到无数热情的乡亲们向他欢呼致敬,他感动不已,却也隐隐作痛。他知道,在这人山人海中,再也找不到那两张最亲切的面孔,那两双最温暖的目光。他来到父母的墓前,向他们表达自己的敬意和思念。

由于时间紧迫,工作人员没有准备好鲜花,只好由警卫员匆忙摘了几枝松枝递给他。他接过松枝,轻轻地插在了墓碑旁边。他觉得自己没有尽到孝道而愧疚,可他用自己的一生,为故乡的人民,为中华民族,为全人类,都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他是一个伟大的领袖,一个伟大的革命家。他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改变了中国的命运,影响了世界的历史。他用自己的行动和精神,树立了一个光辉的榜样,激励了一代又一代的后人。他是父母的骄傲,更是我们心中永远的红太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