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作为学生阶段最为重要的一场考试,一定程度上可以决定未来的方向高度,所以家长和社会各界都十分重视,一些大小活动都要为这次考核让路,甚至部分地区禁止了娱乐活动,怕影响到考生们的状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但在全民“备战”的同时,却还有一些别有用心之人,受利益驱使,开始散播一些关于考试的休假言论,制造学生焦虑,甚至通过诱骗等行为让考生作弊,不仅扰乱了正常的考试秩序,而且还会让考生“自毁前程”

在离高考还有不到两天的时间里,教育部为了再次提醒广大考生和家长,特地联合相关部门,发布了典型案例,希望家长和学生能够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影响到自己的前程。

第一类,也是最为严重的一类作弊行为是“组织考试作弊”,由一人或者多人联合,将考试试卷内容经过各种渠道传递给他人,由他人解答后再将答案返回。

这样的情况不管是作弊方还是提供答案的“枪手”,双方都属于违法行为,有相关的法律条文规定,对高考、研究生考试等国家考试内容中,组织作弊的行为会被直接认定成“情节严重”,将会面对3~7年的牢狱生活。

其次是带电子产品进入考场,在2022年,就曾有一位考生避开案件措施,将手机带入考场后,将试卷内容流传到社交媒体上,根据法律规定的内容,在考试过程中使用包含手机,二级,平板电脑等在内的通讯设备,会被直接判定为考试作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不光是这一科目,此次考试报名参加的所有科目成绩均视为无效,除了电子产品禁止入内之外,携带作弊器材,资料等内容的,会被禁止参与国家考试一到三年,如果情节严重,还会追究刑事责任。

今年教育部门为了严肃考纪,在很多地区的考场都设置了“双重保险”,智能安检门作为第一道防线,此后还需要通过严格的人工审核,坚决将电子产品和相关物品拒绝在考场之外,家长们需要特别注意,电子手表也是不可以的。

此外,还有不少机构“虚假宣传”,称自己可以帮学生替考,家长和学生们千万不要上当,在2020年某高校的招生统考中,有两名“专业人员”找到学生为其替考,但是被识破并逮捕。

组织作弊的人员被判处了3年多的牢狱生活,而替考的人员也不能幸免,同时被判5个月的拘役生涯,缓刑1年,代替他人参加考试或让他人代替自己考试的,都属于违法行为,千万需要注意。

高考是关系到人生道路的一场考试,严肃对待是理所应当的,但一定要遵从相应的规章制度,服从管理,正常发挥自己所学,即便是输了这次考试那还有重来的机会,如果想通过“手段”来取胜,那整个人生都会受到很大影响。

高考作弊的行为是会放置在个人档案中,伴随一生的,所以家长学生们一定要牢记考场纪律,祝愿所有的考生都能金榜题名,获得理想的录取通知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