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这封署名为蓝苹的《我的一封公开信》,发表于上世纪30年代的一本上海杂志上,或许,很多人对“蓝苹”这个名字很陌生,这曾经是江青在上海生活期间用过的名字。

她30年代发表的这篇“公开信”,也成了她往后的一项重要的政治资本,更是为她建国后进入中央政治局增加了一份很重的筹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文

杨银禄,是江青的第二任机要秘书,关于江青视若珍宝的这封信,他晚年的回忆录里面有过详细的记述。

具体的时间是在九大召开前的一天晚上,正吃着晚饭的江青打铃叫来了杨银禄,让他打电话给徐业夫,叫徐业夫把公开信送过来,就说是江青写的,多的不用问,徐业夫是知道的。

杨银禄听完,心里觉得很迷糊,什么信?他在江青身边工作多年,可从来没有听过,也不知道老徐是不是真的知道。本来杨银禄是想开口询问具体的情况,但终究还是不敢多嘴,就按照领导的嘱咐去打电话了。

电话那头,老徐一听就明白是怎么个事了,他告诉杨银禄,自己知道,那是江青同志在30年代写的,其实也不是什么信,而是一篇文章。

大约过了一个小时左右,老徐就坐着一辆苏联生产的伏尔加车把信送了过来,亲自交给了江青。

这一晚就这么平静过去了,第二天,江青起来后打铃叫来杨银禄。

见杨银禄进来,江青递给他一本杂志,告诉他,这就是自己当年写的公开信。之所以为什么要给杨银禄看,江青是这么解释的:

“叫你见见世面,长长见识。你在我这里工作,一点也不了解我,怎么为我服务?”
——来源:《庭院深深钓鱼台》.第174页.杨银禄著.

江青让杨银禄拿回办公室仔细瞧,看完后送过来,她还特意嘱咐杨银禄,说那上面可是有毛主席和林副主席的亲笔批示,一字千金,别给弄丢了,是要治罪的。

杨银禄回到办公室后,当即就认真仔细的看了起来。这是一本30年代在上海出版的杂志,江青口中所说的“公开信”,其实就是刊发在杂志上的一篇文章,名为《我的一封公开信》,作者署名是“蓝苹”,也就是江青当年在上海生活期间用过的名字。

这篇文章的内容大概是这样的:

当时上海著名的女明星阮玲玉,因为受到社会的流言蜚语,以及各种不好的批评和威胁,年仅25岁就不堪压力自杀了。如今当年阮玲玉遇到的情况和风向,又飘向了蓝苹。而也正是在这种压力扑面而来的境遇下,蓝苹才不得不写了这么一封公开信。

蓝苹在“公开信”里,表示她和阮玲玉不一样,自己不是那种会自杀的人,也不会畏惧于别人的闲言碎语就走上绝路。她蓝苹是寸步都不会忍让的,即使是过上一千年也不会投降,尤其是面对这些无端出现的阴谋诡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封刊登有她“公开信”的杂志,也因为上面刊发有“公开信”的文章,一同被江青视作珍宝。在上世纪60年代,她授意或者是亲自烧毁的报刊杂志不计其数,但唯独留下了这本刊登有《我的一封公开信》的杂志,被她完整的保存了下来,而且保护得很好。

不仅如此,她还把这本杂志推荐给伟人和林彪阅读。

那么,问题就来了,这封信为何被江青视作珍宝呢?

第二天,杨银禄归还杂志的时候,江青就对他说起了缘由。

早在40年前的上海,当时的江青就冒着掉脑袋的危险加入了革命工作,她自述自己当时不仅和公开的敌人斗争,还和隐藏起来的敌人斗争。她告诉杨银禄,自己当时也不过才二十出头,但是能顶住来自于各方面的压力和威胁,和鲁迅等人一起领导着上海的文艺革命。

虽说自己和鲁迅他们受到围攻的方式不同,但程度和强度都是一样的,江青说鲁迅的骨头很硬是众所周知的,但那会年轻的自己也顶得住压力,自己的骨头也很硬。

也正是因为江青当时受到很大的压力和威胁,才迫使她在杂志上发表了这篇《我的一封公开信》,来表明自己不会妥协的坚定立场。

而她之所以把这封公开信看得很重,连带着刊发的杂志也一直保存下来,最重要的原因是,这封“公开信”可以表明她的历史是洁白无瑕的,是没有污点的。更为重要的是,江青把这本杂志呈给伟人和林彪阅读后,两人分别在文章上作了批示。

毛主席的批示:我就是从此认识江青性格的。

林彪的批示:向无产阶级革命家江青同志致敬!

有了这两句批示,无疑增加了她重要的政治资本,就这么两句批示,在那个年代,不管是对谁而言,都会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也正是因为有这封当年刊发的公开信,也为江青后来顺利进入中央政治局,增加了一项很重要的砝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