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员李成儒90年代身价就上亿,儿子却住18平米小房,不肯出钱换房

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

—民间俗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对于李成儒这个名字,年轻人可能不是特别熟悉。我们对于这位老艺术家的了解,更多来源于《演员请就位》中,他对于青年演员的高标准、高要求。因为“爱挑刺”,当时还引起了不小的舆论风波。

但,李成儒老师在艺术上同样是这样严格要求自己的。在演戏上,他是一位好演员。然而生活之中,却“算不得一位好父亲。”业界有这样一段传闻,说道,李成儒1971年工资16元,90年代身价上亿,却不肯借钱给儿子买房。

李成儒的奋斗史李成儒老师最著名的当属于我们小时候陪父辈看的《重案六组》。那个一身正气成熟稳重的平民警察曾克强,大约构成了我们在孩提时代对于警察的“初识”。凭借这个角色,他还获得了北京影视春燕奖。

但李成儒的从影之路走的并不是一帆风顺。他并非科班出身,为了心中的演员梦,他自己去找艺人演员拜师,实打实的一节课一节课学下来,整整坚持了十年。

李成儒的长相并不符合娱乐圈的审美,一直没遇到什么正经机会。因为家境贫寒,他还在北京说一段时间快板。后来,机缘巧合之下,他还去《西游记》的剧组当过场务。可惜,他的事业依旧不见什么起色。

在1971年的时候,一位普通的铁路工作人员便可每月收到五六十块钱的工资,而如今大名鼎鼎的李成儒,却只能在日夜劳作的每月16块钱的工资下勉强度日。这样的日子,虽说在中国这样一个落后了西方国家很多年的社会而言并不少见,但是人各有志,有的人甘愿在平庸的生活中碌碌度日、得过且过,可李成儒却从来都不会相信生活仅此而已,家境贫寒却志向伟大的他,一直相信,有志者、事竟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奈的李成儒选择了走上经商之路。这条道,为他挣得一线生机。他在北京开起了服装店,到他37岁的时候,已经成为了皇城根下身价上亿的大富豪了。

俗话说:“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钱对于当时的李成儒来说,就是小事一桩。他渐渐被眼前的繁华冲昏了头,在朋友的怂恿之下,学别人炒起了外汇。结果一夜之间,败光了全部家产。

这时候,41岁的李成儒才正式进入娱乐圈,正式开始了自己的演艺生涯,出演了《重案六组》、《编辑部的故事》等影视作品,塑造了一个个经典的荧幕形象。

“悲惨”的星二代李大海娱乐圈中许多星二代,在进圈伊始便会得到父母的帮助,从而可以混的顺风顺水。李成儒的儿子李大海却没有这样的好运气。

第一次听到李大海的名字,是在《我不是演员》的节目中,节目中的李成儒对儿子李大海并无什么好脸色。对于李大海的音乐梦,他更是嗤之以鼻,骂他狗屁都不是。

李大海是李成儒同第一任妻子史敏所生。在李大海六岁的时候,李成儒和史敏因为性格不合,便离婚了。之后,李大海便一直跟着母亲生活,李成儒对娘俩并无过多关心,也不怎么去看望儿子。

虽然,当时的李成儒身价过亿,但离婚之后,很快便有了新欢,自然无暇已经不在自己身边的儿子。作为一个普通的单亲妈妈,还要给儿子赚取学费,只能将儿子送进寄宿学校。

一个来赚取两个人的生活费,对于一个柔弱的中年女人来说,还真是不容易!

李大海心疼母亲,高二便辍学开始赚钱补贴家用。从服务员到商店卖眼镜的店员,李大海过早地尝遍了社会辛酸。对比房祖名、巴图、陈飞宇等人,李大海这个星二代,可一点都不像星二代,甚至比普通人家的孩子过得还要凄惨一点。

李大海一直同母亲住在胡同十八平米的小屋里,厨房和厕所都是同别人家共用的,而当时的李成儒正在开豪车住豪宅,为美人一掷千金。何其讽刺,多么冷血无情的一位父亲,连应尽的责任都没有尽到。

“房子”显露的父子情在李大海最难的时候,他曾向李成儒借过钱,想要给母亲换一个好一点的房子,并提出给李成儒打欠条。但李成儒拒绝了他,理由是当时的李大海没有能力,不应该这样做。

在节目中的李大海也坦言,自己并不明白父亲为何不帮助自己。这样看来,李成儒当年的“冷血”行为还是在李大海的心上留下了重重的伤痕。

对于李大海,李成儒的教育方式,和娱乐圈其他的父母都不太一样,采取的是一种“打击式教育”。

好在李大海后来凭借自己的能力也实现了梦想,在人生道路上走得稳扎稳打,过得还算不错。现在李大海和李成儒的关系也有所缓和,他同父亲之间的陌生感看起来消除了不少。可能时间真的可以化解很多东西,也许长大之后的李大海部分地理解了父亲的苦心。

以我们现在的观点来看,李成儒的教育方式不太正确,可能也正是这种教育方式导致了李大海同父亲多年的隔阂。

作为父亲,他对于自己孩子的关心过于缺乏,而且以打击为主的教育方式很可能适得其反。最终,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节目中的李成儒和李大海相互了解太少,而且共同话题也很少。

当然,我们也可以理解李成儒老师的做法。那个时代的人,自己就是那么被教导过来的。那个年代的人奉行的都是“人无压力轻飘飘,井无压力不出油”。

所以,他才会用一种尖锐的、毫不留情面的方式去批评年轻演员,他才会用一种“嘲讽”的语气去对待自己的儿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的出发点都是好的。他的本意都是为了这些年轻人,希望他们踏踏实实地专注眼前之事,不要好高骛远,沉住气,静得下心,才能成功。

但是,现在时代不同了,“打击式教育”不适合当今这个时代。在现在,不会有人将“批评”与“爱”挂钩。人们只会先关注他过分的表达方式上,他的本意是什么,很少有人再会关注。

再换个角度想想,这样的李成儒老师也是一个“宝藏男孩”。商海沉浮,一朝身败,也能迅速找到自己所追求的东西。在惊涛骇浪中踏浪一辈子的李成儒老师,到老去的时候,还能保持自己的个性,不像大众所认为的“正确”低头,也是一种勇气。

人生不过须臾几十年,要一味活在别人的目光和口水之中,会太过辛苦。我们要抓住年轻,敢于活出自己的棱角,做自己所做的事,爱自己想爱的人,干自己想干的事。

天地之间,只有自己最大,做自己最喜欢的人。如此过一生,便是极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