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佩安危三十年,谗锋虽中节弥坚。古今多少功名在,谁得如公五福全。——《郭子仪》

我国古代经常会发生这样的一件事,当天下一统后,皇帝就会对付那些帮助自己打下天下的臣子,也就是我们平常俗称的“杀功臣”。正所谓飞“飞鸟尽,良弓藏”,以明朝时的朱元璋为例,当初跟随他打天下的33位主要功臣,最终只有一位得到了善终。这些功臣被杀,有着自己的原因,也有着皇帝的原因,就比如这些功臣总是自视甚高,然后在这个国家肆意妄为,又比如皇帝对这些掌握兵权的将领一直不放心,担心他们会造反。总的来说,皇帝对于一个掌握兵权的功臣,通常是警惕的,一个功臣想要得到善终是不太容易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郭子仪的做法在漫长的历史中,我国也涌现出了不少能够善终的功臣,其中最为著名的当属郭子仪。中唐时期,随着安史之乱的爆发,天下大乱,最终经过数年的战争,安史之乱被平定,由此诞生了很多拯救大唐社稷的功臣。这些功臣们后来都享受到了高官厚禄,就比如郭子仪被封为代国公。平定安史之乱后,有着这样的一个故事,郭子仪被封为代国公后,还被赐予了免死铁卷,但他还是不放心,后来想出了一个办法却遭人嘲笑,而这个办法保他一世平安。

郭子仪的成功绝对不是偶然的,他在安史之乱的那些年,流血又流汗。当初安禄山叛军杀向长安时,正是他组织了军队前往反抗,然后又主动率军杀向河北,挽救了大唐。然而就是这样一个立下了大功绩的人,在朝堂中无比的低调,平日里的为人做事方式,完全不符合他的身份,哪怕是面对皇帝身边的一个小太监,他也是恭恭敬敬的。那时候就有人嘲笑他,说他没有大将军的样子,反而像个什么都怕的小官。但不管其他人怎么说,郭子仪依旧坚持着自己的做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二、制止儿子

有一次郭子仪的夫人给儿女梳洗,后来他看见了,主动上前帮忙端热水,和夫人一起照顾儿女。后来这件事被他身边的一名侍卫看见了,而且还将这件事说了出去,一时间满城都知道郭子仪居然在“侍奉”儿女,顿时他成了长安城的笑柄。试想一下,在那个时代,即便是最普通的小官家中,都养着一大批仆人,更何况是堂堂大将军、代国公的郭子仪,可他居然亲自的去做仆人的事情。听着外面传来的风言风语,郭子仪的儿子非常愤怒,就想出去找他们理论,不过这个做法被郭子仪制止了。

儿子非常不解,难道父亲不知道那些人在外面,肆无忌惮的败坏父亲的名声吗?居然还制止自己出去讲道理。那时郭子仪看了儿子一眼,主动走上前去将大门打开,让外面的人都能知道家中的情况。儿子更不解了,不出去讲道理,还可以理解为父亲为人做事非常谨慎,可这把大门打开,让外面的人能看见家里的情况,这又是为什么呢?

三、背后的原因

后来郭子仪笑了笑,对儿子说出了自己心中的想法,最终儿子才勉强理解了。原来那时郭子仪对儿子说:我早就到了功高镇主的地步,到了这个位置,不是低调就行的,还需要让大家知道我所有的情况,只有这样,皇帝才能不产生产生质疑。郭子仪这样做,也正是践行他的想法,当外人对自己行贬低之言时,哪怕只是最基本的出去和他们理论,也会使得他在长安中的影响力增加,以他在长安城的威名,只要走出门去,肯定是满城风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装作听不见,让那些人在外面尽情败坏自己的名声。自己平常的为人做事也要坦荡,比如这次将大门打开,让外人能看见自己家里的情况。事实证明郭子仪的做法是完全正确的,中唐时期涌现出过无数的英雄豪杰,但最终得到善终的却寥寥可数,而他顺顺利利的活到了85岁,没有任何人害他,也没有任何一位皇帝想对他下手。

结语:

皇帝郭子仪是无条件的信任,每次到了国家危难之际,就直接让他掌握最高军权,带领军队前去抵抗。我们也要学习郭子仪为人处事的道理,生活中一定要学会低调,不管你之前是否取得了成绩,都要低调,否则麻烦迟早会找上门的。这样的为人处事方式,在如今这个浮躁的社会是非常有用的,所以建议大家多学学郭子仪。

参考资料:

《郭子仪》

《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