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宋王朝在杭州过得 悠哉游哉 ,早忘了收复汴京的雄心;中国诸多大学依靠财政过得其乐融融,急着以高额奖学金吸引非洲人入学,早就忘了为中华崛起育人的本愿,华夏儿女成为被遗忘的汴京。

近日,或许是预计到财政支持力度减弱,多地大学开启涨学费之路,学费涨幅约在30%,然而在大学普遍对华夏儿女涨学费之时,对外国留学生依然是高额奖学金,媚外成为中国大学一大特色,于学费大涨时更觉刺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大学应当的社会角色——良心和支柱

大学本应是社会传统的良心——传承历史和文化,社会发展的支柱——培养人才和传播知识,然而从奖学金金额上看,中国大学更侧重于为外国培养人才。华夏儿女学费自然要自己出,生活费也是由家庭支付,成绩即使优秀拿到几千块奖学金都算高。

但中国大学却格外优待外国留学生,提供的奖学金一般在6-8万元间,但要知道2022年中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仅为36883元,城镇居民为49283元,奖学金远高于中国人均收入,外国留学生不仅不用花钱,而且过得比多数中国人富裕得多,并且有的大学会配学伴照顾日常生活,甚至不用识读汉字,即使成绩差也能顺利毕业。

中国大学在为外国培养单个人才上远比本国学生花费金钱多得多。

2、奖学金不该成为吸引留学生的因素

诸多留学生来华因为高额奖学金,而这是西方国家所不能提供的。英国大学招收外国留学生既为高额学费,也能增加消费促进经济发展,美国本来就是移民国家,高额奖学金也只为成绩最好学生,而且大部分会成为美国公民,外国大学教育外国留学生都有经济上的好处,少有大学蠢到同时做丢了里子和面子的事情。

看到一个非洲女子,非但用大学提供奖学金顺利读完大学,而且完成周游西方各国的计划,中国大学只能靠奖学金才能吸引到非洲留学生吗?是中国没有历史和文化吗?还是大学忘记了大学的目的?

3、中华文化——曾经成功的大学模式

司徒雷登曾是燕京大学的校长,因父母在杭州传教而出生于杭州,在回美国接受教育后又回到中国,到1937年已经为燕京大学募资250万美元,资金主要来自他的母国美国,当时6万美元就为北大燕园校区买到240多亩土地,其在美国死后最大的遗愿是把骨灰回归中国埋葬。他是一个美国人,却痴迷于中国文化奔走一生。

燕京大学曾与多国家合作办学,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意大利都曾为提供奖学金,基础是优秀的成绩和国际化的文化视角,而来华留学资质本身就差,反是中国大学把夷人远甚于华夏儿女来优待,反是中国大学和学生成长的拖累。

中国最迷人的是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中国自己就是一个文明、一个世界,司徒雷登即是被吸引者,他曾说“没有一个国家的思想道德观念比中国更丰富”,“中国师生间关系是最美好的”,“学生对老师的尊敬不仅充满人性、真诚和热情,重要的是能体会到他们的自发性”。

中国曾吸引外国人献身中国教育,然而当代大学却只会以金钱吸引留学生,留学生非但不能识读汉字,还要有学伴照顾日常生活,中国大学对中国文化也太没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