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关于公募基金周度新发的第一篇专题,《帮打听一下,其他行最近在卖的吊炸天基金?》,反馈还可以,所以这个系列继续做一下,主要是和大家一起学习下市场。

内容会比较长,但相信耐心看完,应该会有不错的收获

这周会重点讲一下几个事:

一是周五的公告,科创50ETF期权,和央企股东回报ETF,这两个上交所牵头的重要工程,下周都要上市;

二是上周几个前期大家比较关注的新产品,泉果的刚登峰、广发的张雪、景顺的鲍无可、招商的陆文凯,都结束募集了;

三是首批Reits基金顺利扩募了,也是周五的公告;

四是权益市场举步维艰的情况下,两只存单指数又卖了大几十亿,讲讲产品成立日期的奥妙;

五是下周的新发,聊聊关于场外指数/ETF托管逐步券商化的趋势,以及有个金融行业相关的财富管理指数;还有之前写完保险资管,有机构销售小伙伴后台私信提醒,下周有个原来大保险资管的FOF投总,也要来卷公募了,简单聊聊。

先聊一下,下文表格里,不涉及的内容。

1、科创50ETF期权要上市了,这对于科创板和投资科创板的投资者、对于上交所、对于手握科创50ETF的基金公司而言,都是极关键的大动作。

当科普一下。

国内的场内股票市场期权有两种,ETF期权股票指数期权。

其实大部分个人投资者,根本就不会参与期权市场,2022年上交所的统计,期权市场个人投资者成交占比是37%,较19年下降了15%,越来越机构投资者化。

简单来说。

假如你个人投资了科创板股票,或者科创50ETF

这对你是个好消息,有了ETF期权后,历史经验来看,ETF的流动性成交量会提高、指数的波动率会下降(科创50本身是波动率最高的主流指数)。

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

就多了很多的对冲和风险管理工具。

对于科创板本身而言。

有了对冲工具,相对而言就更能吸引长期资金投资,波动率的降低,也能提高个人投资者的投资体验。

对上交所而言。

这是一个相当大的动作,因为大家要知道,A股和很多国家的一个不同点在于,我们有两个势均力敌的交易所(上交所、深交所,以及新兴的北交所),进行着实际上是非差异化的、全方位的良性竞争(对于我们投资者而言是个好事,类似于你们班级里有两个家境比较好的同学,为了希望同学来自己家里玩游戏,不停更新游戏主机、提高网速、买各式的水果等),这是非常绝妙的顶层设计。

过去10年深交所主导的创业板大发展,上交所当然也不甘落后,所以全面注册制正好是个契机,让上交所能够推出科创板,两者未来一定是争做中国的纳斯达克。

为了让自己的“板”更有吸引力,一方面是吸引更多的有潜力的上市公司来自己家上市;另一方面就是丰富投资工具,(创业板、科创50)指数是基础工具,而ETF期权就是升级的衍生工具,只有工具越丰富,投资体验才会越好,来玩的人才会越多

这是从监管/交易所层面,考虑的角度。

而对基金公司而言,同样是关键一役。

从2020年,首批四家科创50ETF上市以来,市场里已经有了近10只科创50ETF,目前来看,基本胜负已分。华夏的科创50ETF(588000),不但抢了最好的代码数字,也已经长到了650亿左右的规模(全市场一共也就1200多亿,占比超过50%了),而因为ETF期权是挂钩的具体产品,推出ETF期权后,对应的ETF的流动性会更好,波动率会更低,对机构投资者而言对冲、套保等玩儿法会更多,所以这种头部效应只会进一步拉大

具体这块,等到明天首日上市收盘后,再聊比较好。

2、首批四只公募REITs完成扩募了,但是大家如果投资REITs,也要有风险意识。

之前在《朱经理,不是我不想在张江续租,公司已经被成建制地优化了啊》里,有对REITs的科普。

提到过,对于基金公司里的REITs团队,一方面是依靠股东,去找新项目;另一方面,就是要针对现有的项目,去「扩募」,也就是多找一些办公楼、厂房、基础设施项目啥的资产,装到老的REITs产品里去,然后再从投资者地方把钱募过来,做大规模。

首批,做成了的就是以下四个(援引基金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中华安张江光大园,就是咱们之前提到过的,因为OPPO旗下的芯片公司关停,导致退租,从而使得REITs二级市场价格暴跌的产品。

为了稳定投资者的预期,之前华安的自有资金等,也通过二级市场,了3000万(华安是不是可以考虑把国金的办公楼退了,直接租到张江去,一举两得?)。

包括,下周,下文表格里,会提到,中金还有个湖北光谷产业园的项目要发,从询价结果看,网下基金份额中签率是2.54%,需求依然很踊跃,你如果明天从银行app下单买,买的是公众基金份额

但是,这里,表舅主要是要提醒一下风险。

从近期的市场情况来看,很多REITs产品近期二级交易价格跌很多从溢价变成了折价。

这里,主要的一个原因,之前也提到过。

REITs,比如底层资产是工业园区的项目,你投资产品赚取的收益,最终来源其实是工业园区收取的租金等收入,这块的出租率、租金价格、租金增长率,都和经济的基本面高度挂钩,所以,REITs本身也是有周期属性的。

而且,对个人而言,投资REITs的一大风险,是你根本看不懂项目的条款(你会去合同里看吗?)。

如果有投资顾问推荐你买,不妨请他/她先介绍一下科投光谷产业园这个项目到底咋回事,而不要仅仅因为别人和你说,“这个产品大家都在抢”,而下手。

尽量不要看着人多,就去掺和。

特别是,尽量不要在上市首日去二级市场追高。

谨慎点,总归是没错的。

一、先盘盘,上周的公募新发

先看要素,请见下图,包括产品名称、类别、首发规模、户数、基金经理、托管行

挑几个大家比较关注的讲讲。

1、指数里,嘉实也成立了自己的纳指100ETF,纳指100还在继续卷。

现在全市场,挂钩纳指100的ETF,已经达到了9家,分别是广发、国泰、华安、华夏、华泰柏瑞、汇添富、博时、招商、嘉实,有6只是近一年成立的,其中5只是今年成立的,而纳指100今年已经上涨了+33%(有个纳斯达克科技指数更猛,今年已经50%+了)。

最新成立的纳指100ETF,比如表舅自己在定投的博时的联接基金,管理费都低到0.5%了,基本就是成本价了,因为基金公司拿QDII额度去做中资美元债通道,差不多都能赚到这个收入。

那么,为啥基金公司还愿意去布纳指100?

核心,一方面纳指100的长期投资价值的成长性确实好,对基金公司的产品线而言,这是很重要的板块(比如你的高净值客户,现在和你说,想做基金转换去美股,你得有产品;或者你自己的专户、投顾组合想买美股资产);

另一方面,就是表舅年初说的,QDII业务本质上还是受QDII额度影响(特别是目前这种汇率有压力的阶段),单一基金公司的QDII额度是线性增长的,所以即使头部的纳指100做大了,可能也会因为额度没了而限购,这时候龙2、龙3、甚至龙4、龙5的产品都会有机会。

2、主动偏股权益卖的比较好的,主要是景顺的鲍无可、泉果的刚登峰、还有长城基金的韩林。

鲍无可近期的业绩非常好,这和投资风格正好和市场风格吻合也相关,这只国企价值首发的时候,正好是中特估节节高升的时候,恰逢风口,当然,刚开始卖,风口就歇了,否则可能销量会更好。

泉果的产品,销售了20亿出头,大力出奇迹,8万多户,户数是真的牛,当然销售前期,三方平台也出现了涉及销售合规性的声音,这使得这只产品,后续某种程度处于不得有失的局面,祝基金经理好运吧。

3、固收+方面,之前提到过的广发的张雪,卖了20亿元整。

张雪是北京银行做自营出身的,我印象中,是比较少自营出身,做含权产品的,后续可以关注一下业绩走势。

富国刘兴旺的二级债基稳健添利也卖了接近10亿,但是户数有点少,才3000户,而且基本都是C份额,可能准备长期拿的客户的比例不高,但确实二级债基是今年很重要的布局方向。

4、权益卖不好,存单指数又开始大卖了。

红土创新、国投瑞银的存单指数分别卖了70、50亿,其中红土创新的客户户均接近100万了,存单指数这类产品的最大问题,在于同质化过于明显留存率很差,英大的产品甚至只剩几百万,已经很难运作了,各阶段排名几乎全部垫底。而这两只产品,分别是5月29、30日成立,正好在6月末要打开赎回,估计会有大量资金,第一时间赎回,正好转换为半年末的存款

另外,兴业成立了一只50亿的债基,可能是托管行的资金,也可能涉及股东方之间的四方联动

这是上周的一些情况。

二、看看下周公募起售的新发,有没有什么亮点

下周开售的产品,7只指数,1只Reits,6只主动权益,2只FOF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再提醒一下,下周关注两事。

一个是上文说的,下周一,科创50ETF期权上市,大家可以关注一下走势,盯着最大的588000这只看就好了。

另外,下周二,三只央企股东回报ETF要上市,大家可以找一个标的关注一下,比如之前提到过的央企红利50ETF(560700),名字相对好记一点,就是50只最能分红的央企公司,最直观表达了指数的编制方法。

后续,还会有一系列挂钩央企相关创新指数的ETF发行,这是证监会、交易所今年最关注的项目之一,对中特估的走势也会至关重要。

2、提一个可能的趋势,就是指数/ETF的券商托管化,银行托管要面临更强的竞争了。

先看有没有,再说为什么

上周成立的11只场外指数/ETF产品里,有四只券商托管的,分别是华泰(2只)、国君、中信证券。

而下周要发的7只产品里,比例更加夸张,一共5只券商托管,分别是广发、招商、国君、华泰、海通。

上面提到的券商里,除了中信,其他都是南边的券商。

样本周期有限,但确实可能是个方兴未艾的趋势。

为什么?

因为银行不爱卖场外指数(激励少,而且银行主要擅长卖个人IP)、没法卖ETF(需要证券账户),所以原来基金公司选择托管在银行,主要是当作托管资源给银行,换取其他业务联动。

但现在对于基金公司而言,其中有一种趋势,是指数部门的独立化、甚至事业部制,考核更加独立。

所以,在考虑场外指数、ETF托管时,对首发、持营负责的指数部门,会更加关注托管机构,能否帮忙助力销售,这时候,券商的优势就体现出来了。

包括在后续的持营过程中,更是如此。

可能未来,托管+结算合并,是指数产品销售的一种常态化资源联动模式了。

下周发行的产品中,有一只财富管理指数,里面主要就是财富管理相关的券商

不过表舅觉得,财富管理的含义应该是更大的,只有把银行、券商、其他三方相关机构都囊括进来,可能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财富管理指数。

3、主动管理相关的产品,亮点不多,但是这个点在发的,都应该多鼓励。

①万家的耿嘉洲,业绩不错,今年同类排名第一(1/3547),但主要还是因为管理的是一个主题型产品,万家人工智能(去年2639/2656),下图,而且管理规模不大(5亿),这种赛道型出身的选手,值得进一步观察。

②天弘的杜广,天弘广盈六个月持有,是个持有期的二级债基,杜广今年业绩缓过来了,管的一级债、二级债业绩都跑的不错,但有个问题,就是管理规模400多亿了,有点偏大。

另外。

每周,还是有不少债券持有期的产品,不停在新发,包括像中欧这样,主打主动权益的,也在布局债券持有期产品,下次帮大家观察观察几家基金公司这块的产品布局思路。

还有一个就是。

表舅之前在《聊一聊神秘的保险资管》里,介绍了一下保险资管的情况,里面有提到,这几年,有不少从保险资管出来的投资经理,转战公募市场,一起卷。

有做机构销售的朋友和我说,下周就有一个,是招商基金的雷敏的,我看了一下产品名,招商智安稳健配置1年持有,之所以没有出现在上面的表格里,是因为,募集期是4月7日到7月6日,这种情况也比较常见,因为销售机构的档期比较忙,基金公司有时候也会先发销售公告,然后在3个月里,再一起挑一个宽松的档期进行销售,确保能集中销售资源,做好产品销售。

雷敏,其实就是表舅在之前文中提到过的,典型的保险资管出身的投资经理,之前在上海的人保资管做FOF的投总,可能很多做销售的小伙伴对她会更熟悉一点,毕竟人家原来手上管理着小几百亿的基金头寸

我看了一下,她是去年这个时候开始在招商基金管FOF产品的,差不多快满一年了,现在一共4只FOF,管理时间最长的一只排名正好在前30%左右,最近的两只在前15%,但时间太短了。

其次,从产品布局的角度看,有很强的保险资管的布局思维。

表舅之前提过,保险资管和其他公募在内的资管公司相比,最大的特点是负债久期比较长,所以投资的考核周期也比较长,更喜欢做长周期和长线的布局配置思维比较浓厚,更喜欢追踪基金经理“以人为维度”的超额收益

雷敏现在的4只产品,1只一年持有,2只三年持有的养老fof,1只5年的养老fof,其实就是从产品侧,去尽可能拉长产品的负债久期,这样更容易和自己的投资风格去做匹配。

这种从保险资管出来,兼具绝对收益和相对收益思路风格的基金经理,大家可以关注一下,特别是如果你手上有长钱。

如果后面还有其他从保险资管出来的基金经理,表舅也会再提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