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北大医学院,一个污物筒里传出婴儿的哭声,护士长慌忙跑来,发现里面躺着一个“两个头的婴儿”。她一把抱起孩子去找医生,没想到,医生却说:“这好办,剌一刀就好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医生名叫张金哲,小儿外科主任,科室成立2年来,没收到过一个患者,自从接待了这个“双头婴儿”,他的科室才被越来越多的人熟知。

1948年,国内出现一种可怕的病叫“皮下坏疽”,传染快发病率高。婴幼儿只要染上,几天时间就会被夺去生命,致死率高达100%。

当时,张金哲刚出生3天的女儿也患上了这种病,作为医生他不想眼睁睁地看着女儿活活病死。他鼓足勇气拿起手术刀,在孩子的后背溃烂处刺了一刀,小心翼翼取出里面的黑色赃物,整个过程紧急又惊险。

手术过后,孩子奇迹般的撑过了一星期,1个月后,孩子的小脸变得红润起来,竟然恢复了健康。张金哲不敢想象,他不仅救活了自己的女儿,还找到了治愈“皮下坏疽”的方法,激动得喜极而泣。

此后,越来越多的患儿在张金哲的手术刀下,获得了新生,这个病的致死率也从之前的100%下降到5%,张金哲因此声名大振,成了远近闻名的手术外科名医。

但是,当时国内还没有专门用来给孩子做手术的科室,于是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成立了小儿外科,科室主任就是张金哲。

张金哲的工作内容就是为患儿开刀保命,可是他没想到,即使自己曾开刀救活过无数儿童,家长只要一想到要在孩子身上动刀子,还是会有抵触情绪,他们担心孩子会有危险,所以张金哲的科室一直冷冷清清。

那天,护士长捡到双头婴儿之后,跑了几个科室都人满为患,只有张金哲科室的床位空着,护士长慌慌张张地叫来张金哲,希望他能救救这个孩子。

张金哲当时正在研究医疗器械,他一听是双头婴儿,立马接过孩子仔细观察,他发现这个婴儿的两个脑袋连在一起,其中一个连着身体,模样正常,另一个脑袋就像肉球一样布满血管,看不出五官,样子十分吓人,他用仪器检查了婴儿的头部,眉头紧皱。

护士长听见孩子的哭声忽强忽弱,十分担心,低声问张金哲:“还有救吗?”

谁知,张金哲却说:“这个好办,剌一刀就好了,她这不是2个脑袋,而是脑膜膨出。不过,现在部分膨出物已经进入鼻腔,随时可能导致婴儿窒息,需要立即手术。”

“可是,孩子的父母还没来。”护士长说道。

“等不及了,马上安排手术!”张金哲坚定地说。

一切安排就绪,他熟练地拿起手术刀,一点点将婴儿头部的膨出物切掉,脑袋和膨出物完全分离后,又紧接着开始修复枕部,时间一分一秒地走着,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几个小时过后,张金哲终于出来了,手术顺利完成。

不过,张金哲并没有掉以轻心,因为他知道手术后的观察十分重要。经过一段时间的观测和检查,这个婴儿呼吸均匀,各项指标都处于正常水平,他悬着的心才放了下来。

婴儿的父母闻讯赶来,看到失而复得的孩子喜极而泣,他们紧紧握住张金哲医生的手,感动得痛哭流涕。

他们说,孩子刚出生时没有呼吸,产科医生和他们都以为是死胎,再加上“有两个脑袋”,看起来怪吓人的,就把孩子扔了,他们没想到孩子竟然活了过来。

很快,张金哲医生让“双头婴儿”起死回生的事情,传遍了整个北京城。张金哲又一次名声大振,从此小儿外科也被人们所熟知,很多家长慕名而来,打破了小儿外科科室长期无人问津的尴尬局面。

张金哲不仅医术高明,还在业余时间发明了不少医疗器械。为了治疗小儿先天性巨结肠,他成功研制出“张氏钳”,有了这把钳子,可以不开腹,不造瘘,直接将小儿肠道拖出进行治疗。而在此之前,治疗巨结肠至少需要3次手术才能根治,他的这一发明彻底颠覆了国际传统术式。

除此之外,张金哲还发明了““张氏膜”,“张氏瓣”、“泵压器”等50多项发明,这些发明全部都是针对小儿外科诊断和手术中,那些绕不开的急难艰险重的问题而产生的。

更难能可贵的是,他的这些发明都没有申请专利,全部免费无偿地分享给世界各国的医学者们。

2000年,张金哲荣获国际小儿外科界的最高奖项“丹尼斯-布朗金奖”,从此我国小儿外科事业得到国际认可,这个奖项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后来,张金哲被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当他站在院士讲台上演讲时,句句都离不开孩子,听起来亲切而温暖。最后一句他说:“我的希望只有一个,就是儿无痛,母不悲。”

当时,让在场的无数听众感动得泪流满面,张金哲怀揣着这样的愿望,行医70多年,挽救了无数个家庭。

2022年12月24日,张金哲院士在北京病逝,永远离开了我们,享年102岁。

张金哲的一生,是无私奉献、兢兢业业的一生,不仅打破了人们对小儿外科的认识壁垒,还发明了50多项医疗器材,为我国的医疗健康事业做出巨大贡献,被赞誉为中国的“小儿外科之父”。

他始终履行着他的医者仁心之路,不断突破创新,心中有大爱,细节见真心,祖国能拥有这样的医者,是全国人民之大幸。

对此你怎么看呢?欢迎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