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鸡娃”从现在的角度解释,可能存在两层含义。一是家长努力给后代“打鸡血”,催促和监督他们成长。二是让子女“小鸡变凤凰”,实现阶级跨越。

无论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还是村镇的寒门家庭,都存在一批把精力孤注一掷放在学生身上的家长。他们也给这个时代,增添了鲜明的特点。

储殷教授谈“鸡娃”现象,预言十年内将会消失

从很多影视作品中,我们就能看到真实世界的影子。不少题材都围绕着家长如何含辛茹苦,后代在巨大的学业压力下跟父母有多少摩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虽然这种作品总是让人们感慨做个“好孩子”很痛苦,但现实中从来不乏“鸡娃”式培养。有人认为这是“中式家庭教育”的悲剧。

一个人光是为自己负责,已经够辛苦了;这些同学往往还要背负改变家庭兴衰的命运,似乎从出生就带着“任务”。家长们所有的投入和关心,都只围着“有出息”三个字。

也有人觉得,就算看似残酷却是普通人改变人生的最靠谱方式。那些佛系家长,看似对子女友好,实际上在给自己不重视教育找借口,可以理所当然地躺平。

关于这个问题,储殷教授在接受采访时预言:不出十年,“鸡娃”就会基本消失。他认为,鸡娃实际上是一种有问题的现象,如果大家全渴望“成功”,说明环境的病态的。

以后社会逐渐趋向于“做一个普通人也行”的价值观,逼着后代高考考上985的家长会越来越少。储教授坦言,自己希望子女能读个一本就行。

当然,以人家的家庭出身,读一本确实要求不高。换成我们普通家庭的视角,父母学历一般、经济条件一般,可能一本批次是高的标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鸡娃”确实会减少,却暗示着另一种无奈

储教授的原话大意是“不考名校、不成功的人,也能过得不错”;这是鸡娃现象减少的根本原因。但是网友们的解读,却说出另一种视角。

大家认为,储教授说得太委婉了,实际的意思是:考名校、有特长,花血本培养学生,也可能收获甚微。当“鸡娃”的现实回报率骤减时,家长们自然“佛系”。

这其实透露着另一种无奈,就是阶层固化。储老师提到一句话:他可能遇到的问题,我已经提前解决了。而我们普通人,想通过高考和接受高等教育来“逆天改命”,概率越来越低。

别说在国内上学,很多人花了近百万让子女去海外留学,回来也未必顶着光环。这笔教育投入,恐怕根本赚不回来。

中产和小资可以不计成本代价,只图学生快乐,但是普通家庭却必须顾及投入和回报能否接受。不要说十年,现在首批“鸡娃”早已大学毕业,他们过得好吗?家长后悔了吗?

高教育投入的家长,后悔了吗?网友这样说

张桂梅校长曾坦言,创办女校就是要尽力挽救那些不被家长重视的学生。曾经有位高三女生,明明成绩能进重点大学,可是家长觉得迟早要嫁人,不让她念。

最后是张老师给家长拿了几百块,让学生等到高考结束再回家干活。考上重点大学,也许父母会改变,或者家长不同意,学生自己能申请高校的救助。

这样的家庭,跟鸡娃形成了两种极端。但是,一度被视为重视培养的鸡娃家庭,也受到质疑。有位老师曾指出,这种家长有另一个误解,就是觉得成绩好、兴趣广泛,等于有前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个人未来的发展,确实跟成绩和特长有关,但本质上工作收入,跟资源和交换能力相关。没搞清楚这个本质,把所有事都仅仅围绕学习,以后学生很可能怀才不遇。

看到“初代鸡娃”的境遇,有些家长开始后悔。花那么多心思买学区房、报辅导班和兴趣班,结果子女还是拿着几千元的工资。

也有人认为没什么后悔的,教育投入又不是买白菜,从来没人说投入必定能赚回来。为子女争取教育资源,本身也是赌注。至少家长真的跟着学生共同努力过,没有遗憾。

【编者寄语】鸡娃到底达到什么程度才算,或许每个家长概念不同。学习成绩很重要,但是我们需要有更广阔的视角。以后人均大学文凭的时代,子女的好性格和对生活的热爱,才是最难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