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朝宏/文

一看到“如何致富”的书籍、文章,你有没有两眼放光?甚至热血沸腾,心跳加速?最近读了一本书,名叫《富有的习惯》,又激动了一回。不过,冷静下来之后,又不由得反思,这种书真的有用吗?多少有点吧。感觉上,书越薄越好卖。但是,薄可以是短小精干,也可以是浅薄、轻薄。诚如先贤所言:“尽信书不如无书”。如果缺少批判性思维,一味听信“专家”,很可能为书所害。笔者勉强算是个读书人,也希望借此自我警醒。

本文先简略介绍这本书的主要观点和亮点,再按照学术论文的评审标准,把它从头到脚“批”一回。从网上看到一句话,特别有意思,说“5%的人会思考,10%的人以为自己在思考,85%的人死也不思考”。不知道您属于哪部分?

概要和亮点

本书作者托马斯·科里(Thomas Corley)是美国的一位注册会计师。原书第一版出版于2010年,2016年进行了修订,中文版则出版于2018年。

作者自称花了5年时间,采用一份包含20个问题的问卷,调查了233位百万富翁(其中有177位千万富翁)和128位穷人的日常习惯,发现其间的巨大差异。

该书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先讲了4个普通员工从贫穷到富有的“逆袭”的案例。他们分别是保险推销员、秘书、汽车经销商和会计师。这种叙事方式是典型的先制造冲突、吊人胃口,再在后续各章给出系统性解决方案。它完全符合讲故事的“套路”,技巧娴熟。所选案例又非常贴近生活,很容易增强感染力、说服力,能够吸引眼球、打动人心。读者难免会将自己与故事主人公对比,而结论可能是:“我再不济,总比他(她)好吧。”这样,自然增加了运用这些“富有的习惯”的信心。

第二部分分为4章,讨论了4个问题。

一是习惯的形成和影响因素。坏消息是,你的很多习惯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父母、老师等影响,也就受制于先天基因和后天成长环境而根深蒂固、难以改变。好消息是,阅读书本知识、增加生活体验并反思挫折,可以让你改变习惯。我们可以称之为阅历和经历。信念和情绪,也可以影响习惯。为了明确自己的梦想和人生目标,作者建议,假想未来的你,给现在的自己写一封信,或者为自己写一个死亡讣告。

二是习惯带来的后果。这包括5个方面:是否拥有快乐、富足、健康、聪明和良好的人际关系。为了说明为什么好习惯让你“财务成功”,作者给出了减少支出、增加储蓄的10种小技巧。比如,买二手货、住小房子。显然,这么委屈自己的做法,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的。不过,它们至少告诉了你另一个选择。

好习惯为什么让人聪明呢?因为你的睡眠好、饮食好,还愿意尝试新事物。这里,“更聪明”只是一个副产品,可能不是本来追求的目标。聪不聪明其实不是最重要的,能吃能睡才是。而且,能吃能睡肯定影响快乐、健康。也就是说,这是多因多果的关系。总之,好习惯真好,记住这个就对了。

三是富有的26个习惯,和贫穷的10个习惯。这部分内容是全书核心,占了整整50多页篇幅,难以简单概括。

四是如何改变习惯。第一步,你需要记录自己的习惯,你的每一天究竟是怎么度过的?只有较为细致的记录,才能帮助你清晰地觉察。当然,要不要像书中所说记录每顿饭吃了多少,恐怕存在争议。反正我是做不到的。在此基础上,第二步需要的是评估,为自己的各种生活、工作的点滴打上“勾”“叉”,评个好坏。最后,利用6个捷径,行动起来,这包括:习惯合并;限定人际交往对象;改变环境;从小习惯开始(有本书叫《微习惯》,也是此意);制定待办事项表(有专门APP可用);增加坏习惯的执行难度。

哪些习惯能富有?

接下来,笔者就假装进入“论文评审模式”,说说此书的不足。先抛开方法论层面的问题,单独谈一下书中所列的好习惯的清单。书中第一部分列出的清单有10个习惯,而第二部分又列出26个习惯。这即使不算自相矛盾,至少也是自我重复。论文写作中,这将给人以“凑篇幅”之感,大忌!如果后面的26个是前面10个的展开或延伸,那就需要讲清楚它们之间的关系。但作者没有。此其一也。

其二,当我们陈述一堆并列式的词组或句子时,通常需要把它们组织起来,形成一个整体框架。换言之,机械式的堆砌是不够的。因为你无法保证其完整性。万一有遗漏呢?比如,在企业战略分析中,有迈克尔·波特提出的五力模型;在内部控制中,有COSO提出的五要素框架。它们都能够以图形化的方式来展示,并表明各个单项之间的内在逻辑联系。

而书中的习惯清单却没有做到这一点。怎么办?作为一个负责任的论文“评审人”,不只是要当裁判,指出论文不足,还要当教练,指出修改办法。经过一番梳理,笔者将书中第71页所列的10个(核心)习惯分为三类。

第一类,有关自控、自制,有3条。简单而言,即:培养自己的日常富有的习惯,每天照做不误;生活得有节制;控制自己的想法和情绪。原书中列为第1、6、10条,但如果放在一起,是不是更合理?

第二类,有关某习惯的具体指向,有5条。我们不妨用一个字来表示一条,并且用后面的26条来进一步解释。这里并不保证完整和准确,而只是提供一个框架。

心:“带着致富思维生活”。有目标、梦想、蓝图和使命;培养日常习惯;用积极、热情和乐观的态度去生活;做事不拖延,用清单和截止日进行时间管理;避开消极心态;适度冒险。

脑:“提升自我价值”。每天至少读书自学半小时。笔者补充,还可以考虑,每年学习一项新技能或新爱好。

体:“关注自己的身体健康”。每天至少进行有氧运动半小时,比如跑步、游泳;保证睡眠充足,5点钟起床。笔者又补充:无氧的力量训练也不错;合理平衡、多样的饮食对于健康也非常重要。

人:“建立并维护可持续的人际关系”。乐于助人,也敢于求助;寻求人生导师;积极获取反馈,但不从众;注重礼仪和自我形象。

物:“每次收到薪水后,拿出10%进行储蓄”。设法赚取多种收入。

大体上,前3个是个人内部事务,后2个则是针对外部的。

第三类,有关时间维度,有2条。即:我会告诉自己“现在就做’“,将当天的任务按时完成;我会设定每日、每月、每年的目标以及长期目标,然后全心投入追求自己的目标。

这么重新组织后,整体感、全局观是不是有所提升呢?

伪科学?

如果说上面还属于“高标准严要求”,还只是客客气气地点评,接下来,就不得不直截了当、直言不讳地声讨和指责了。

一是主题与核心观点。一篇文章也好,一本书也好,选题如果不当,再怎么妙笔生花,也难免沦为下品。谈如何致富,潜在的逻辑当然是“有钱真好”。直觉上,确乎如此。这也是书名吸引人的原因。只可惜,生活并不仅仅是在“贫穷与富有”之间选择。

要想有钱,除非遗产继承、买中彩票等特殊情况,你总是需要付出。最明显的付出就是时间精力。如果“起得比鸡早、睡得比狗晚”,再有钱也未必幸福。换言之,我们需要在收益与成本之间、富有与闲暇之间进行权衡。富有与幸福的函数关系,肯定不是线性的,而是斜率先陡、后平的。这在相关文献中也是已有定论的。

更进一步,即便是不劳而获,如果长期卧病在床,或者孤家寡人,也未必就是我们想要的生活。积极心理学已经告诉我们,幸福需要多个要素,包括健康的身体、良好的人际关系。按“木桶理论”,我们需要补足“短板”。虽然“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但“金钱不是万能的”。问题是,多重目标之间经常会有冲突。比如,你挣钱的时间多了,就可能顾不上健身。这与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递减、生产可能性边界等,非常类似。因为资源(无论是生产要素还是时间)有限,鱼与熊掌就不能同时最大化。要避免顾此失彼,就必须有舍有得。

所以,单独讲富有这个目标,即便不是错误,至少也是偏狭的。更恰当、也更综合的目标,是幸福。

二是研究方法。作者自称依靠发放问卷,才发现富人、穷人在习惯上的差异。问卷调查法的特点是搜集第一手数据,通过评分将主观性问题予以量化,并借此展开统计分析。但是,该书貌似有所“研究”,其实几乎完全没有提及其研究设计与研究过程,这涉及以下5个方面。

其一,受访人的选择,书中未予交待,如果仅仅以少数特殊人群的习惯为样本,难免产生以偏概全的逻辑谬误。比如,在心理学的实验研究中,教授们经常招募工商管理硕士(MBA)来担任志愿者,但其研究结论未必适用于其他人。因而,这种研究被戏称为“MBA心理学”。世界那么大,靠几百个富人的样本,能够证明其习惯有用吗?

其二,问卷究竟是什么样的,书中也未交待,读者也就无法判断问卷设计的完整性、合理性。如果是学位论文,通常会将其作为附录,。在问卷中涉及哪些习惯,不是想当然的,而是需要依据相关理论和已有研究来梳理,这是一个提出假设的过程,这一步走错了,后果也不堪设想。比如,如果把富有归因于星座或生肖,即便后续发现它们有相关性,也在道理上讲不通。当然,也不能因为马云、马化腾、马斯克的成功,就把富有归因于姓马,是吧?所谓“神奇逻辑”,就好像你打了个喷嚏,刚好天上就打了个雷,你不能说这两者之间有某种联系。

其三,问卷的回收情况,也没说。回收率的高低可以帮助读者判断,受访人对问卷的回答是否认真,是否出于真心。回收率过高可能是迎合,过低则可能是敷衍。你搜集了一堆谎言,就不可能在垃圾中找到黄金。

其四,问卷回答的具体情况还是没说。问卷调查法不是看起来那么容易的,回收的数据究竟质量如何,有专业性的评价办法,即所谓信度与效度,这里略过。

其五,统计上的分析情况,更是没提。如果富有是因变量,那么问卷涉及的各种习惯也就是函数中的自变量。两者之间有无相关性或者因果关系,是需要进行参数检验的。其显著性水平,即概率意义上的可靠性如何,也需要展示。

总之,高质量的研究,从问卷的设计、发放、回收直到分析,都需要步步为营又步步精心,小心谨慎地进行。鉴于问题的复杂性,这种研究谈何容易?要想发现富人的习惯,本该先明确调查的范围、调查对象的特征,包括性别、年纪、职业,等等。然后,再量化描述他们的各种习惯,进而考察各种习惯对富有程度的影响力,考察这种影响的统计显著性。结果会发现各个习惯的重要性的大小,也有某些习惯因为不存在显著性而被淘汰,或者说最初的假设被证伪。而书中的结论,几乎是从天而降。其可信度如何,不得而知。

所以,别人的成功经验,我们往往粗看时激动不已,可照着做就怎么也不行。因为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有人问,“为什么读了很多书,还是过不好人生?”我猜,原因可能是,要么你读的是“假书”,要么你只是假装在读书。正如古人所说,“学而不思则罔”。

三是形式规范。此书排版较松,有时浪费版面。这会增加印刷成本和读者的负担。并且,书的最后没有列出参考文献。本来,富有的话题非常受关注,相关文献可谓汗牛充栋。无论案例式、故事性的报告,或者一些咨询机构的大型调查,还是学术界的研究成果,都值得参考。有的文献帮助我们拓宽思路,有的让我们避免重复,有的还可以相互印证。自己没读过几本书,就卷起袖子开干,这样写出来的书,靠谱吗?

反思

总之,此书从主题到方法,再到形式,都有或大或小的毛病。这让人不禁感叹,为什么大多数“成功学”是不成功的。除了作者赚得稿费或者名气,这种书无法为读者提供实质性的帮助,所以才臭名昭著。较远的一个例子是唐骏的《我的成功可以复制》,此君后来却因“学历门”被推上风口浪尖。电视剧《欢乐颂》里,有个角色是一个涉世未深的“软萌傻白甜”,就一度被“成功学”迷晕。再一个例子,是《穷爸爸富爸爸》系列。也许有人不爱听。不妨设想,假如人人都像书中所说的“建管道”,也就是做投资,谁来做企业、做实事,成为被投资者呢?

苏格拉底说:“未经审视的人生是不值得过的。”同样,未经反思的书籍是不值得读的。古诗云,“读书破万卷”。人们看重的多半是“万”,却忽略了“破”;重视读书的数量,却忽视了质量。却不知,书中不只是有黄金屋,还有不少的坑呢!

市面上的书评,通常的腔调是只夸、不骂。卖书的人,如果自卖自夸,我们能够理解,因为利益使然。但我们也因此而不会全信那些“忽悠”,会把他们的自夸打点折。另一种办法是,听听第三者的说法。

这样,就出现了一些荐书的人士或机构。麻烦的是,他们是不是独立、客观、公正的呢?至少并不全都是吧。打个比方来说,无论独立审计,还是独立董事,只有足够“独立”,才能真正履行职责。所以,他们都有任期制或轮换制。而书评者却缺少这种机制。如果书评变味,成了为卖书“站台”的“代言人”,那就是串谋,合伙坑蒙读者了。故而,不可不慎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