嫂子看上了我城里的房子,三天两头闹着要离婚

1

下午我刚接了女儿准备回家做晚饭,公公突然打来电话,“小慧,你赶紧来人民医院,照顾一下你嫂子。”

我疑惑不解,正想问嫂子怎么了,电话就挂了。没办法,我只能载着女儿往医院赶。刚到医院门口,就听到嫂子歇斯底里地喊叫,“我不看!我就要去报/警,我要告你儿子家暴,告得你们一家不得安生!”

我牵着女儿走过去,嫂子披头散发大咧咧地坐在地上,情绪激动,嘴里也一刻不停地嚎叫。公公和老家的婶娘站在一旁束手无措,我跟他们打了招呼,又轻声唤了一声,“大嫂!”

没想到嫂子看到我更激动了,她指着我的鼻子口无遮拦地骂,“你来干什么?来看我的笑话是吧?你们现在好了,一家人在城里过好日子,我在老家被张波那个狗/日/的/打,妈/的都欺负我!”

我刚想劝解,嫂子又是一声大喊,“我要去告那狗/日/的,我不让你们一家人好过!”

女儿吓得赶紧往我怀里钻,我拍着她的头安抚。婶娘见状把我拉到一旁,轻声细语地说了嫂子的情况。原来她和张波在家发生口角,张波一怒之下把她打得手骨折。

婶娘和公公在家拉架,又把嫂子拖来医院检查,可是嫂子死活不进去,还扬言要去告张波家暴,张波犯浑也不来管她。婶娘这会儿也要赶回老家去,于是就叫了我来。

“他们为什么又打架?”我问婶娘。

“还不是因为房子的事?”婶娘叹了口气,“你嫂子非要在城里买房,你哥说没钱,她就吵着要把老屋卖掉。你公公不同意,她就在家里大闹,结果两人就打了起来。”

我一下子了然,让婶娘先回去,这边有我和公公处理,婶娘又交代一句,“好好劝劝你嫂子,千万要忍着她那脾气!”我忙不迭地点头。

把婶娘送上车,我又给老公张涛打了个电话,简单地说明了情况,让他来医院把女儿接回去,估计我是回不了家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

我叫李慧,和嫂子相隔一年先后嫁进张家。

张家条件还算可以,老家的三层大楼房在临镇的一条路边,公公在镇里单位上班,婆婆经营着副食店,早年间二老又掏出所有积蓄,在城里买了套商品房。

嫂子嫁进来时还没分家,两处房子随便住。后来我嫁进来,公婆怕妯娌之间处不好,就提出分家,两处房子让嫂子先选。嫂子选了老家,说是城里的商品房逼仄,住不惯。

我一后来的也没什么异议。房子分好了,本来公公说先不过户,就去开个证明,那样能省一大笔过户费,可嫂子像是怕谁反悔似的,非逼着过户。

公婆拗不过,就把老家楼房过户到了她和张波名下。为了公平起见,同时也把城里的商品房过户到了我和张涛名下。就这样,家算是分了。

后来家里亲戚跟我说,嫂子之所以选老家的房子,肯定是因为听说那里过不了几年要修高速公路,到时候房子拆迁能得一大笔赔偿款。

我表示无所谓,毕竟房子都是公婆的,没让我们掏一分钱出一分力,还把房子过户到了我们名下,不管住哪里都该感激吧。再说了,公婆现在都住在老家,即使将来房子真的拆迁,也该有他们的一份。公婆都是通情达理的人,相信不会厚此薄彼。

亲戚说我太傻,没嫂子精明,我不予置评,反正过日子又不是跟房子过,一家人和和睦睦才是最要紧的。

分家后的前几年,我们妯娌相处融洽。嫂子生了个儿子,公婆乐得合不拢嘴。次年,我生下了女儿,公婆也喜形于色,因为他们在老家照顾不到,时不时地会给我塞点钱。

虽然不住在一起,但我们两家经常互相走动。嫂子一家来城里玩,我会给他们布置好客房,公婆想孙女了,我们回去也有个落脚处,逢年过节一大家人都聚在老家,十分热闹。

后来女儿上幼儿园,我在城里找了份文职工作,能兼顾接送孩子。嫂子一直在老家带娃,因为有公婆帮衬,日子过得也很舒服,三天两头地来城里逛逛。

每次她来我家,我也都和和气气的,左邻右舍都说我们妯娌处得像姐妹,真是难得。我也以为我们会一直这么好,只是慢慢的一切都变了。

3

几年时间一晃而过,直到前年婆婆去世,老家的房子依然不见拆迁的动静。嫂子有些坐不住了,四处托人打听,不久后她得到确切的消息,高速公路改道,老家不会拆迁了。

这之后嫂子就像变了个人,不再像先前那样春风满面,在家动不动地就撒泼,找各种由头闹。

她先是说在老家带娃憋屈,吵着要出来找工作,公公让她继续经营副食店,她嫌麻烦。后来没办法,公公答应每个月用自己的工资,补贴她1500(跟我一个月工资差不多),才把她安抚住。

接着侄子要升小学,嫂子又说老家教学质量不行,赶不上城里。公公又是四处找关系,把侄子送进了城里的私立学校,每周末放一次假。

嫂子有了大把空闲时间,又开始三天两头来城里蹦哒,有时天气好还出门旅游。周末她赶不上回来,公公就让我去接了侄子照顾两天。

本来只要大家都相安无事,我累点也无所谓,嫂子来我家住我仍以礼相待。只是她对我慢慢地也不像从前,说话夹枪带棒,明里暗里地表示城里房子升了值,我们占了便宜,她却吃了大亏。

每次她一说这些我就头大,嘴巴笨不知道怎么回,她讨了个没趣就渐渐上门少了。我们一家三口逢年过节回去,她也总是冷言冷语,家里气氛越来越尴尬,我们说话也都小心翼翼的,因为一个不留神就会被她挑了去。

有一次,公公看着俩孩子玩无心地说了句,侄子性格内向像女娃娃,我女儿反而泼辣像男孩。嫂子脸一拉,阴阳怪气地说,“还不是因为子骞(她儿子)在学校关着,不像子玥(我女儿)每天放学可以回家,有爸妈陪着,性格当然好。”

我们面面相觑,不知道该怎么接话,因为孩子不管内向外向,本没有好坏之分,公公也没别的意思。

看大家都没说话,嫂子又对着自家老公埋怨起来,“还不是怪你没用,如果我们城里有房,儿子也可以上公立小学,我也能每天接送,他就不用这么小就寄宿受苦。”

“当初不是你闹着非要让他上城里的私立小学?”张波没客气地怼她。

“那还不是因为城里教学质量好,我什么都是为了儿子着想,不像你什么都不操心!人家各个在城里买房,就你老家窝着,以后儿子大了都会自卑!”嫂子回怼,三句不离房子。

接着两人又吵得不可开交,我和张涛赶紧带着女儿撤了。这之后除非必要情况,我们都不敢贸然回老家。

4

嫂子仍坐在地上叫嚣,公公在一旁打电话骂自家大儿子,张涛也很快赶来接走了女儿。

我上前去一边扶嫂子起来,一边劝,“大嫂,身体要紧,再怎么有气也要先把你的手看下吧,都肿这么大了。”

“不用你在这里假好心,得了便宜卖乖,就你会装好人!”嫂子一把甩开我的手,毫不留情地骂。

我顿时气不打一处来,真想撒手不管了,可想想都是一家人,况且她又在气头上,于是又耐着性子劝,“好,你总觉得当初分家吃了亏,那我们重新分一次。”

“怎么分?”嫂子抬起头不相信似的看着我。

“你先把手治好我们一家人再好好谈,房子的事一定会给你一个公平的交代。”我回道。

“你说了不算,除非爸也同意。”嫂子看向一旁的公公,等着他发话。

公公看了看我,最终说了句,“好,重新分家,在这之前你把手先治好,也不准再闹。”

许是得到了满意的答复,嫂子自己站了起来朝医院里走去,我连忙跟着。处理完嫂子手上的伤,已经是夜里十点了,还好只是脱臼没有太严重,当晚她和公公都住在我家。

第二天我和老公都请了假,又好说歹说把张波叫了过来,一大家人心平气和地谈再次分家的事。

嫂子说她想要城里的房子,让我们两家把房子再对调一下,公公和张波立马跳出来反对,“当初是你先要老家房子的,如今他们一家在城里住得好好的,凭什么跟你换?”

“那就在城里再给我买一套!”嫂子大喊一句。

“你说得轻巧,以为买房跟你买件衣服似的,首付我上哪去弄,按揭怎么还?儿子每学期学费多少,你每个月花销多少,心里没点数吗?”张波怒不可遏。

“那就把老家房子卖了再来城里买!我不管,反正我就要城里的房子,不然就离婚!”

“离就离!”

眼看着他们夫妻俩又要谈崩了,我们赶紧制止,按住两人的火气。

公公为难地说,“现在在城里买房的确不现实,房价那么高,你们两家这些年又是买车又是养娃,任谁也拿不出多少来。老家的房子也不能卖,那是我们张家的根,卖了就没个寄托了。等缓两年,两家人凑点,不行我再去找人借,到时候一定会给你们在城里买房。”

“我等不了,谁知道两年后又会怎样!反正现在如果买不了房,我就离婚!”嫂子生气地说,根本不听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5

眼见着张波又按耐不住要爆发了,我赶紧站出来说,“不如这样吧,我们城里这套房现在卖掉,房款两家平分,然后我们各自再按揭买一套。老家的房子重新过户给爸,让他老人家也有个倚仗。”

我一说完,四双眼睛齐刷刷地盯着我,各有所思。公公和哥嫂是没想到我会这么提议,张波的表情似乎在说,还是走到了这一步。

其实在头一天晚上,我们俩口子就商讨过,努力攒两年钱帮哥嫂在城里买上房,实在行不通再走卖房的路,眼下也没别的好办法。

过了半天,嫂子率先开口,“小慧的提议我赞成,这房子卖了足够我们两家买房付首付了,后期按揭我们各自解决,公平合理,谁家也不吃亏。”

见她满意,张波也不再说什么,公公也点了点头,事情就这么决定了。

找买主的事全权交给了嫂子处理,她人很精明,很快就找好了下家,售价也高出了我的预期。本来我想着这么急卖房,可能最多只能卖45万左右,没想到最后卖出了48万。

嫂子拿到24万卖房款,又很快按揭了一套小三室的精装房,我则在马路对面的小区也买了套三居室。

老家的房子也还给了公公,我们两家约定好,等公公一退休就把他接来城里,两边轮流住。平日里他没事还可以两边走动,就当锻炼身体。逢年过节我们就一起回老家去,时刻不忘本。

转眼又是一年的清明节,我们两家约着一起回了老家祭祖,顺便再小住两天。

晚上一大家人坐在客厅里聊天,侄子为了在爷爷面前表现,大声地背诵起《弟子规》,公公乐得连声夸赞。

当他读到: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公公问,“子骞,你知道这些话什么意思吗?”

“我知道,我知道,老师说了,兄弟之间要友爱恭敬,和和睦睦。把财物看轻,说话包容忍让,就不会产生矛盾了。”侄子一板一眼地回道。

“说得好!不仅是兄弟,亲人之间相处都是这么个道理,所谓家和万事兴!”公公补充道。

“爷爷,我也要背《三字经》给你听。人之初,性本善……”女儿稚嫩的声音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