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人世。近日,深圳市政府推出了一项名为“统租”的政策,旨在解决低收入群体和特殊需求人群的住房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先行者之一,经历了快速的城市化和经济发展。在这一过程中,城中村成为了深圳城市化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城中村在深圳曾经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同时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深圳的城中村历史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那时深圳还是一个小渔村,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大量人口涌入深圳,但城市建设无法跟上人口增长的速度。政府不得不将建筑物改造成居住区域,供新来深圳的移民居住。城中村建造快速、成本低廉,因此成为了当时政府解决移民住房问题的主要手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城中村的居民大多是来自农村的移民或外来务工人员,他们往往需要低廉的房租和方便的交通。因此,城中村的房租相对较低,且大多位于市区交通便利的地段,成为了低收入人群的主要居住地。

然而,城中村在发展过程中也存在不少问题。首先,城中村的建筑大多是由民间建筑工人修建,没有遵循城市规划标准,因此存在诸如消防安全、人居环境、垃圾处理等方面的问题。

其次,城中村居民的社会治安和卫生水平也存在一定的问题,例如,一些城中村可能存在不法分子活动、毒品交易等问题,同时,由于城中村居民的生活条件比较拮据,卫生习惯也较为简单,城中村的卫生环境也受到影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深圳市政府启动了城中村的改造工作。改造的主要目的是提升城中村的居住环境、卫生水平及社会治安,同时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更好的基础设施。为了实现这一目标,政府采取了多种措施,例如,拆迁重建、规模化改造、统一运营等方式,逐步改善城中村的居住环境和基础设施。

据官方资料显示,深圳市规划在“十四五”期间建设不少于74万套保障性住房,其中保障性租赁住房增加了20万套。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深圳市政府开始在城中村大力推行规模化统租改造,将整个城中村进行打包运营,并将自然房源从房东手中打包统租过来,再进行一定程度的室内装修、安装生活配套等,改造为公寓。

其中,位于南山西丽的白芒村成为了这项政策的实施对象之一。由于房东们的房子被统租,许多住户收到了搬家通知书。不过,统租给房东的租金并不低,一些农民房房主表示,政府给的租金很高,经过各项的补贴叠加,租金回报可在15年左右回本,比他们自己租出去的租金要高2倍以上。

据了解,光明区也在启动城中村规模化统租改造。在光明区⽟塘街道红星城中村保障房规模化品质化改造项目集中签约启动仪式上,现场完成签约的房屋达到175套8624平方米,达成签约意向的房屋则有574套20583平方米。预计该项目完成后,将打造成为开放共享的人才邻里、亲山近水的活力聚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整个统租改造政策对于深圳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可以更好地平衡住房资源的供需关系,提高住房保障水平,改善住房条件,促进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在整个统租改造的过程中,政府会给房东一定的补贴租金,同时也会给住户一定的租金补贴,以减轻其经济负担。

总之,城中村规模化统租改造是深圳市政府为满足低收入群体和特殊需求人群住房需求所采取的一项重要举措,对于深圳未来的发展将产生重要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