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曾经的领导人马英九,在介绍自己的祖籍时,总会把毛主席给搬出来:

“我和毛主席是湖南老乡,而且我们两家离得很近,大概也就两里地吧。”

马英九总认为,他和毛主席算得上是从一个地方出来的,而祖籍这一点也是让他引以为傲的东西。可是一个祖籍湖南的人,怎么会成为台湾地区的领导人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事儿还得从马英九的祖父马立安说起,他就是在湖南实现发家致富的。往上数三代,马英九自然就和湖南有着千丝万缕的年纪。

所以他虽然一直在台湾生活,从来没有到过湖南,但是面对媒体的采访时,他也总是会把这个地方挂在嘴边。

这么多年来,他一直想努力活动两岸关系,也想找个机会回到湖南的老家看一看,想要亲自在马家的祖坟前上柱香。

马英九的祖辈和父辈都是怎样的人?

他的这个愿望最终实现了吗?

  • 家族渊源,不容斩断

马英九虽然长期生活在台湾,但是他的思维方式显然还保留着一些中华传统文化当中的思想。比如说在面对媒体采访时,他总会下意识地强调自己的家族,这不正是与大陆的宗族观念不谋而合吗?

说起来,这位台湾地区领导人的祖上可不简单。随便拎出一个人,都曾经是闪耀在历史长河当中的大人物。

比如说他的先祖赵奢,就是春秋战国时期的著名将军。

有朋友可能会疑惑,赵奢明明姓赵,为何他的子孙后代却变成姓马的人了呢?

其实这是他的后代根据他的封号改的姓,赵说当时被封为了马服君,而在中国古代社会中,封地和封号确实可以作为姓氏的由来,所以马姓这一脉也就这样延续了下来。

如今我们提起赵奢,大半会想起他那纸上谈兵的儿子赵括。且不说赵括在后来的战争中有多么丢人,单说他的军事理论功夫,这确实是比较扎实的,否则也不可能在军队当中说得头头是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他身上的理论功夫,就传承自他的父亲赵奢。由此可见,赵奢绝对是一位兵法大家。再加上他的军事作战经验十分丰富,所以毫无疑问,这位将军的实践功底绝对没有拖理论的后腿。

从赵奢往后数,马家后来还出了一位名人,那就是东汉时期著名的将军马援

汉朝的名将太多,在群星闪耀之下,或许马援这个名字并不是那么振聋发聩,但若是你仔细去了解他的生平故事,也会被这位爱国将领的一生所打动。

只是在此之后,这一支族人当中,就再也没有出过什么大名鼎鼎的人物了。一直到马立安出现,才终于又使马氏恢复了大半的昔日荣光。

不同于他的先祖们,马立安在军事上并没有什么天赋,反而在经商一事上展现出了莫大的兴趣。

虽然家中没有良师,身边也无甚益友,可马立安还是凭借自己的真本事,将白手起家创造出来的产业链无限延长。

他一手开创了马家在经济领域中的绝对优势地位,其产业分布在粮食、交通运输、布匹等众多与老百姓的生活息息相关的方面,由于慧眼独具,他也从中赚得盆满钵满。

而这位经商天才,正是马英九的祖父,是他在采访当中经常提到的家中祖辈。

1924年,由于生意受到了打压,人也在社交关系中几度被排挤,马立安拖家带口,离开了湘潭,把家给搬到了湖南衡山县。

但是在漫长的人生岁月中,他从未有一刻忘记过自己的家乡。直到1968年去世前,他还叮嘱自己的孩子,一定要把他葬到湘潭的祖坟中去。

由于马立安是出生在湖南湘潭的,所以马英九也一直把这个地方当做是自己的家乡。即使他从未来过这里,即使这里的一草一木对他来说完全陌生,但他也总觉得,因为家中祖祖辈辈的关系,他和湘潭之间的情感连接并没有断绝,反而还会随着生命的延续而永远传承下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所以在接受台湾记者陈文茜的采访时,马英九才会毫不避讳地说出自己和毛主席的家乡之间的共同点。

“我和毛主席有着同一个老家,我们是真正意义上的老乡。”

“是吗?那你们两家离得远吗?”

“不远,大概就两里地的距离。”

刚开始听到马英九的这个采访时,还有不少人嘲笑他,觉得他是在生拉硬拽地跟伟人扯上关系。

甚至还有人去研究了一下他的背景,结果发现他的父亲是湖南衡山县的人,与湘潭隔了几十公里,为此更是对他极尽嘲讽之能事。

但他们不知道,从真正的祖上的关系来说,马英九并没有说谎,也没有吹牛,他家的祖坟确实在湘潭。从某种意义上来说,马英九和毛主席确实称得上老乡。

或许冥冥之中,自有一番缘分。可是在湖南出生的父亲,又怎么会带着马英九来到台湾呢?这其中也有一番波折。

  • 辗转生活,情牵故里

马英九的父亲马鹤凌在湖南出生,也在湖南长大。他是一位相当优秀的人,有文化,在政治学院读书时成绩突出;有胆识,主动报名奔赴抗日战争的前线;有责任心,遇到自己的一生挚爱便主动承担起男人的责任。

原本此生可以安稳地进行下去,但是1949年国内政治形势发生了一些变动,所以马鹤凌就带着妻子一起来到了香港。

从家乡迁徙到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一切必须从头来过,所以夫妻二人吃了很多苦。可因为有彼此在身边,有亲人陪伴,他们始终甘之如饴。

来到香港之后的第二年,马英九就来到了这个世界上。那个时候,他的父母还不知道,这个刚刚出生的小儿子以后会成长为一个怎样的人。

他们只是凭借着为人父母的那点儿经验,把所有的关爱都倾注在了孩子的身上。

这个家庭的家风非常淳朴,而且家庭教育也一直走在前列,所以家中的五个子女个个都很有出息,其中以马英久和他的姐姐马以南最为突出。姐弟二人都毕业于哈佛大学,是让无数邻居羡慕的“别人家的孩子”。

1952年,马鹤凌举家迁赴台湾,一家人从此就在台湾定居了下来。这个时候的马英九才只有两岁多,所以他人生中最初建立的关于家的记忆,其实是来自于台湾的,跟香港没有什么关系,跟祖国大陆的湖南就更没有什么关系了。

不过他和家乡的牵扯,或者说这家人跟家乡的缘分,并没有因为距离的遥远而断绝。

他的姐姐在外求学和工作的时候,无意之间与国内的一位研究专家联系上了。两人不知怎么聊天,就把话题给聊到了马以南的家乡上。

“听父亲说,我家在湖南,祖祖辈辈都是那里的人。只不过长这么大,我还从来没有机会回去过。”

“你们一家人都在台湾生活,那你在湖南还有什么别的亲人吗?”

“当然是有的,也是听家里人说,当年我们从湖南搬出来的时候,我的外婆,还有我的几个姨母舅舅,他们全部都留在了当地,并没有跟我们一起走。”

说着说着,这个年轻又感性的女孩儿竟然红了眼眶。曾几何时,她也幻想过,如果有一天自己和素未谋面的亲人得以相见,那场面将会是怎样的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大家会不会抱头痛哭?又或者是会相见不识,徒留陌生?不管是哪一种猜测,这些声音都在催促着她,一定要找个机会回去看看。

而这位来自大陆的专家学者,就是马以南的机会。她借着工作,回到了湖南。此行出发之前,她的父亲拉着女儿的手,沉默良久,最后一语不发,只是眉宇之间尽是落寞。

尽管父亲只字未提,但是马以南完全明白父亲心中所想,而当她站在家乡土地的那一刻,她又似乎感同身受了父亲的内心。

那是一种浓重到永远不会褪色的牵挂,那是任凭距离再遥远也不会被斩断的情感,那是一种落叶归根的执念。

她来到了这里,用自己的眼睛替父母仔仔细细看过这儿的一砖一瓦,再把此间风物留存在照片上,带回家,交给父母细细品味,以偿乡愁。

此时已经是1995年,距离马家人离开湖南,也已经过去了46年。无数个日日夜夜,家乡从未从他们的记忆中褪色,也从未在他们的话题中退场。马家夫妇在对孩子的教育中,有一项至关重要的品质,那就是绝对不能忘本。

所以不仅马以南的心中一直怀着对故乡的惦念,马英九也很想回家看看。

  • 归乡夙愿,尚未实现

马英九或许是父母心中最出色的孩子,他不仅从名牌大学毕业,还在政治的道路上走得游刃有余。

虽然没有什么多余的人脉资源,但他还是凭借自己的努力在政坛中站稳脚跟,并且一步步走到了台湾地区领导人的位置。

在其位谋其政,他的一言一行直接代表了台湾的形象,而台湾问题一向又比较敏感,所以媒体记者总喜欢抓着马英九话语当中的几个字不放,这也让他越来越不喜欢在摄像机面前吐露真心。

不过有一点,他却从来都不吝啬于提起,那就是他的祖籍问题。不管面对哪一个记者的提问,他都会坦然自若地回答:

“我确实是在台湾长大,这里也是我的家。不过如果要说祖籍问题,那我的祖籍是在湖南,我可是毛主席的老乡,那里也是我的家。”

不仅在言语当中多有惦记,他还在行动上直接表达过自己想要回大陆看看的态度。如果他只是一个普通的台湾民众,那么在海峡两岸的探亲政策开放之后,他完全有机会能够回到祖祖辈辈出生成长的地方看一看。

可他不是个普通人,他是个政客,他是直接代表着台湾的领导人,所以哪怕他有再深重的愿望,这个愿望一时之间也无法兑现。

他为此付出了很多的努力,尽力在台湾政府当中斡旋,尽力与国台办做交涉,甚至还在面对公众的采访当中大肆铺垫自己对祖国大陆的情感……按理说,此情应该感天动地,但从实际来讲,此情又确确实实无法感动横亘在其中的天堑。

2017年,有人给马英九看了一张照片。这张照片上一个人也没有,但是好像又处处充满了人的情感。

照片上是一片坟墓,坟墓的前面有一块碑,上面的字写得清清楚楚,这里就是马家的祖坟。也就是说,马英九的祖祖辈辈都埋在里面,他的祖父也长眠在其中。

这可真像郑愁予写的那首诗啊,“后来啊,乡愁是一方窄窄的坟墓,我在外头,母亲在里头”。一方坟墓阻隔了生死,一道海峡割断了团圆。

尽管他努力了这么多年,可时至今日,他还没能实现那个愿望,以至于这个愿望都快成为他心中的执念了。不过虽然未能成行,但是他的话语却传到了祖国大陆的家乡百姓耳朵中。

他们说:“日子还长着呢,未来的事谁也说不准,咱们就跟老天爷拼时间,总有一天,他有机会回来的。家乡就在这里,我们总能等到的,亲人也总会再见面的,不是吗?”

海峡两岸的人,都在期待着一场团圆,一边想要等候游子,另一边想要落叶归根。寻根之路,总有许多人同在,人虽不同,但那一片思乡之情却总是相似的。这份感情化作了前方的灯塔,照亮着回家的路。

  • 结语

身在台湾的人,心中也许有着太多太多的遗憾。从远离故土的那一刻起,家乡就成为了他们可望而不可即的牵挂。两岸从来是一家,一家人不说两家话,浓浓的乡音昭示着永恒的牵挂,那一条寻根之路穿越了海峡,将两岸连成了团圆的家。落叶归根,终有一天不再是梦想,不再是遥不可及的虚幻未来,而是会成为触手可及的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