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5 月 31 号,2023 年的两院院士增选工作正式启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两院官网

不过同样在当天,著名生物学家、首都医科大学校长饶毅,在其个人公众号「饶议科学」上再度发文直言院士评选当中存在贿赂问题:

「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最大的问题在于:本世纪以来,每一轮都有候选人直接(贿赂)金钱给有投票权的院士。」

图片来源:饶议科学

滑动阅读全文(原文现已无法查看)

新的院士选举开始,并有新规则。

不过,院士选举的第一步也许是:收到贿赂上交,而不是仅仅不收、或退回贿赂者。理由:他敢侮辱院士,院士为什么不敢上交贿赂物品/金钱。特别是,收到黄金不感到触目惊心?不感到奇耻大辱?

科学院可以在年底报告收到多少上交的,不会与以前多少年一样为 0 吧?

如果做到这一点,是进步,如果做不到....

被贿赂 等于 被尊重、还是被侮辱?

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最大的问题在于:本世纪以来,每一轮都有候选人直接金钱给有投票权的院士。

这个问题工程院高于科学院,而科学院的不同学部也有差别。

科学院的生物医学部、工程院的卫生与健康学部,不是两院行贿最多的、也不是最少的学部。

而且现有院士都知道谁是行贿之后当选的院士。因为有道德的院士在收到贿赂后都退回的贿赂,所以他们都明明白白知道贿赂确实来自该候选人,而不是其他人栽赃嫁祸。凡是没有道德而接受了贿赂的院士,也心领神会。

因此,很多学部(基本可以说是多数学部,但并非百分之百,例如科学院的数理学部可能例外)的现有院士有一些不仅是送过钱,而且其他院士明确知道他/她送过。

在这样的情况下,多数学部的院士头衔就不是荣誉的象征,而是与学术相关的权力的象征。当选院士后容易担任行政职位、经常参与经费的决策。本质上,中国大部分院士更接近有些国家的议员性质。

如果要真正成为学术荣誉,还有很长的道路。最基本的两点:

● 首先,全体院士在未来评选过程中需要完全拒绝接受金钱贿赂。凡是得到贿赂,不能是退回行贿者,而是交给公安和腐败管理机构。

● 其次,在杜绝未来行贿之后,已有院士中曾经评选过程行贿者,应该自己不再参加评选过程,逐渐体面退出。

如果做不到这两点,那么院士继续接受或容忍被行贿,通过行贿而当选的院士继续道貌岸然讨论其他候选人的学术,都是对科学极大的讽刺,对不起国家和人民的期望。

如果二十年内,一半以上学部内的全部院士可以说「我们今年没有一人收到行贿」,那就是道德建设的进步。

如果四十年内,一半以上学部内的全体院士可以说「我们学部没有一位现任院士曾经为了当选行贿过」,也是可喜可贺。有道德而有学术成就的后辈应该自豪自己加入这样的团体,而不需要感到为了权力和虚荣,内心背负道德不安。

而被行贿、但没有接受行贿的院士,如果继续不认为行贿是对自己的侮辱,甚至认为行贿者给钱越多说明越尊重自己,那么我们的社会就需要重新进行最基本的道德教育。

此文一出,自然是掀起了热烈的讨论。

有人认为,饶毅的发声是在呼吁和推动打破所谓「刑不上院士」的潜规则,好好清理一下科研界的门阀糟粕。

来源:知乎

当然,也有人悲观地认为,只要存在权力社会就不可能彻底杜绝贿赂和腐败,饶毅此番发声过于理想主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来源: 知乎

也许饶毅的这次发声并不能直接推动评选制度的改革优化,但至少他向广大科研圈内乃至圈外人士提了个醒:

可别忘记,这样的问题的确存在,且并不应该存在。

从此不再参评院士

2011 年 8 月,饶毅没能出现在当年的中国科学院院士增选初选名单中。紧接着他宣布,从此不再参选院士。

图片来源:饶毅个人博客

而就在开始评选的 3 天前,饶毅还实名撰文称,呼吁降低科学界职称。

在那篇题为《减少中国科学界浮躁的一个必要步骤》的博文中,他尖锐地指出:「有些国内所谓做得好的人不听国际重要科学家的报告,而为了当选院士的投票只听国内院士的报告;更有甚者,所长邀请了人,自己不听。」

此事一度掀起了不小波澜:2007 年从美国回国任教的饶毅一度被认为是中国科研吸引力增强的重要标志之一,其学术水平与声誉甚至远播到科研圈以外。很多人对他的落选和退选感到惋惜,有人说他就像 那个「指出国王没有穿衣服的孩子」;也有人对饶毅「关键时刻没忍住」感到遗憾,认为倘若他当时能暂避锋芒,等评上院士后才能有更多的话语权去呼吁科研圈的改变。

而面对科学网的记者的提问,饶毅给出了这样的回应,

「些人妥协一小步,之后就会步步妥协了,只会夹着尾巴做人了,无数的事实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但随后发生的事,再次暴露了「院士评选」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2013 年 9 月,原铁道部运输局局长、副总工程师张曙光涉嫌受贿 4755 万元的案件在北京市第二中级法院开庭审理。

张曙光在庭审上|图片来源:搜狐新闻

庭审中检方指控,张曙光曾于 2007 年、2009 年两度参评中科院院士,他的多笔受贿均与参评院士有关,为此一共受贿 2300 万元左右。据张曙光自称,这笔钱大部分用于了组织、伪造、传播假科研成果的人力、物力费用上;

这一笔笔「买路财」花出去,得到的结果便是在院士评选中一路过关斩将,冲进评选最终「决赛圈」,而且第一次仅差 7 票、第二次仅差 1 票就当选成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人民网

理论上,从帮助张曙光篡造「专著」的 30 人专家团队,到院士提名者、投赞成票者,都有着受贿的嫌疑,但由于院士评选采取的是无记名投票,想要去查实究竟谁为张曙光投了赞成票已不现实。

有趣的是,饶毅在张曙光案后接受的一次访谈中表示,两年前他宣称「永不候选」时,想到的还只是有关科研经费、科研体制等方面存在的弊端;

「说实话,当时我说那句话时,并不知道还有贿选这样严重的事情。」

亟待「清洁」

2015 年 8 月,《自然》杂志对当年的两院院士增选进行了报道。文中指出,

在中国,当选院士可看作是获取政治影响力和经济利益的「通行证」。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院士被看作是中国科研的代表,他们会受到很高的礼遇,特别是在地方省份,有时会获得很多的经济利益。为了当选院士,有些候选人进行大量的游说,甚至行贿。

而这也是饶毅指出「中国大部分院士更接近有些国家的议员性质」的原因。

现行的院士增选流程除了最初的提名允许有关学术团体参与之外,后续的几轮评审都是以院士投票为基础的;而即便是在最初的提名阶段有学术团体的参加,也并不能改变多少局面:

以 2019 年工程院增选为例,在最后当选的 75 名新科院士中,仅有 1 人是由学术团体提名,而其他 74 人则无一例外均为院士提名。

那么,既便进入了后续评审呢?

除了不参与投票的资深院士,拥有投票权的科学院院士人数约为 470 人,工程院院士为 461 人。更进一步,科学院6个学部及工程院9个学部中,每个部拥有投票权的人数最多的也不过70人左右,最少的甚至不到40人。

显然,院士评选的标准某种意义上已然成为了一种对于在任院士的「道德考验」。

2021 年「茅台院士」「黄金院士」等头衔再次掀起了社会各界新一轮的广泛批评。越来越多的质疑声开始响起,这样的评选还能够代表中国最高层次的科研实力吗?

一些官媒也开始下场,探讨如何正视院士称号本应具有的价值意义。

图片来源:人民网

回到今年的院士增选工作。2022 年 9 月 6 日,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审议通过《关于深化院士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见》,会议专门强调了要注重在重大科学研究和国家重大工程中选拔院士,以重大贡献、学术水平、道德操守为准绳,防止增选中的不正之风。

而在今年两院官网院士增选专栏中,也出现了专门有关「防止说情打招呼」的种种办法和惩罚措施,这也成为本次「院士增选」改革的一大亮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片来源:两院官网

总之,作为中国科研界的「代表符号」,两院院士的意义自然不必赘述。

面对即将开始的增选工作,希望饶毅教授此次的仗义执言仅仅是一番「以史为鉴的寓言」,而非「即将应验的预言」。

策划:Lnysay

题图:网络

参考资料:

http://opinion.people.com.cn/n/2013/0929/c1003-23075964.html

http://opinion.people.com.cn/n1/2021/0224/c223228-32035555.html

http://www.people.com.cn/24hour/n/2013/0930/c25408-23087363.html

https://news.bioon.com/article/6517015.html

https://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2237&do=blog&id=476143&from=space2011

https://news.sciencenet.cn/htmlnews/2011/8/251159.shtm

https://mp.weixin.qq.com/s/0f3EZqG0zJHSGgBBCS6g6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