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知道,发动机对于汽车就像是人的心脏对于身体,其内部零件无数,我们要在路上正常行驶,就需要这无数个零件同时保证质量达标,但是我们的生活中难免会有很多朋友因不在意或者误解操作经常会做出一些有损发动机的操作,一次两次还好,次数一多,发动机废了,车也就废了。下面小编总结了日常最常见的损害发动机的不良习惯,大家对比一下,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劣质汽油

国内什么地方都有大大小小的加油站,油品的质量残次不齐。如果长期加劣质汽油,就会造成燃油系统堵塞、积炭增多,造成发动机性能下降,还有可能造成汽车的氧传感器和三元催化器失效,会让汽车发动机工作不稳定,劣质汽油在燃烧室内燃烧不充分还会造成费油且加速无力的现象。最怕就是产生爆震,会严重缩短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2.速度档位不匹配

这里主要是指驾驶手动挡车型的朋友们,先不说原理,无论是低档高速还是高档低速,坐在车内就能明显感觉到车辆的不正常运行,只要车辆运行不稳定,那就一定对车辆损耗加大。具体而言,低档高速费油、噪声变大。高档低速直接造成积碳过多,增加发动机负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3.温度过高

汽车在行驶过程中最怕的就是温度过高,俗称就是“开锅”: 发动机水箱中的冷却水达到沸点,简单来说就是水开了。现在汽车大部分都算采用水冷装置给发动机散热,而其中有个很重要的装置就是水箱,里面装有大量的冷却液,是保证汽车发动机正常运转不可缺少的散热介质。如果在日常出行的时候发现里面冷却液液面低于最低刻度线而不自觉,在行驶的过程中由于冷却液的缺少造成发动机开锅,过高的水温会加速发动机内部零件之间的磨损,对发动机造成极大的损伤,面临的就是发动机大修,所以要定期查看冷却液液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机油更换不及时

机油能对发动机起到润滑减磨、辅助冷却降温、密封防漏、防锈防蚀、减震缓冲等作用。被誉为汽车的“血液”, 不同等级的润滑油在使用过程中油质都会发生变化,因此在车辆行驶一定里程之后,机油性能就会恶化,可能会给发动机带来损伤。一般机油都是我们去做汽车保养的时候进行更换,一般来说普通机油:5000公里,半合成:7500公里,全合成:10000公里。这只是专家根据中国市场机油质量和国内路况的综合传下来的说法,还有一个是时间一般半年一换。如果因为长时间不更换机油造成机油变质而不自知,机油变质润滑能力下降就会导致发动机内部干磨,最终无奈大修发动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