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是八枚A型导弹是否能耗尽美方战斗群的所有标准3防空导弹。一艘伯克级有90个发射井。当然,不可能都用来装填标准3,还需要携带战斧巡航导弹、阿斯洛克反潜导弹、海麻雀防空导弹、鱼叉反舰导弹,等等。所以,有说法认为,一艘伯克级最多携带33枚标准3。其他导弹并不具备反导能力,没有讨论意义。那么,八枚高超音速导弹就能耗尽132枚标准3导弹吗?这就涉及到标准3导弹的反导能力。根据美国军方的历次反导试验,标准3可以拦截没有末段机动能力的中远程弹道导弹;对于具备小范围机动能力的弹头,可能也有一定拦截能力。但是对于具备较强机动能力的导弹,标准3就拦不住了。

就算拦不住,在导弹来袭过程中,反导驱逐舰也不能放弃。必须一发一发地尝试,直到耗尽导弹为止。具体的交换比是不是符合这个数据,论文作者没有给出依据。但从高超音速导弹突防能力来看,是可信的。
其次是对航母的完全击沉。航母在设计的时候,尽管已经充分配备了各类反导战舰,但是在自身抗沉能力上,也是做了周密安排的。2005年,美国海军为了考察退役的美国号航母抗沉能力,用25天时间,用数百枚弹药反复打击,才把它击沉。用四枚导弹就想击沉福特号,可能性不是很大。

所以,作者设置了第三个环节,那就是六发导弹补射。外电分析时认为,这等于总计使用了24枚导弹。但需要注意的是,从流程图上看,这是一个可以无限循环的过程,并不是说,打六发导弹就结束作战。只要还有对方战舰没有沉没,就一轮又一轮地补射,直到击沉为止。解放军是有这个弹药储备量的。
就算不安排补射,四枚导弹完全可以让福特号失去战斗力,无法再放飞和回收飞机。在这种情况下,护航舰队又全部损失,福特号唯一的选择就是逃跑。逃跑的方向,无非是横须贺、佐世保或者关岛。这种情况下,如果中方在半路上埋伏攻击型核潜艇,就能进一步对它进行杀伤,完全击沉的希望也是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