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现在流行一个词儿“爹味”,指那些喜欢像爹一样教导别人指手画脚的人。与之对应的一个词儿是“妈味”,指那些像妈一样指教别人指手画脚的人。这俩词儿,都是贬义。

如果换成“父味”“母味“,指像父亲、母亲那样关怀别人、引导别人的人,是不是就是褒义词了?至少是中性词吧?

在民国文坛上,鲁迅就是个“父味“的人,也可以说是有”大哥味“的人,对当时的很多文学青年来说,鲁迅是个介于父亲与大哥之间的人物。

鲁迅是个非常矛盾的人物。一面,他在当时的文坛树敌颇多,他对他们睚眦必报,毫不留情地予以回击。但是,当他面对着渴求帮助的文学青年,他又展示出他非常温情的一面,他给他们物质上的帮助,精神上的抚慰。

自从鲁迅1927年搬到上海,他的家就是一个文学青年经常拜访的地方。

在这些清贫的、失怙、失意的文学青年眼中,鲁迅是他们的恩师、慈父与长兄。

我们中学时,大都学过一篇课文《一面》:

在英商汽车公司担任售票员的青年学子阿累,于某个细雨纷飞的秋日中午,来到内山书店看书,他看到一本鲁迅译的《毁灭》,售价一块四,他很喜欢,可是口袋里的钱不够。这时,一位五十上下瘦瘦的老年人来到他面前,向他推荐曹先生翻译的《铁流》,这本书更贵,售价一块八。阿累只好嗫嚅着说他的钱不够。老人告诉他,两本书给他,只收一块钱。

阿累抬起头,看到老人的目光,他是这么写的:“那种正直而好心肠的眼光使我立即感到身上受了父亲的抚摩,严肃与慈爱交综着的抚摩似的。

阿累忽然意识到,这就是鲁迅吧。

鲁迅点了点头,算是默认。

阿累写道:“这一来不会错了,正是他!站在前进行列最前面的我们的同志、朋友、父亲与师傅!憎恶黑暗有如魔鬼,把一生的时光交给了我们,越老越顽强的战士。“

阿累反复提到一个词“父亲“。

这个“父亲”有几重含义,一是年龄上,阿累二十来岁,鲁迅五十岁上下,鲁迅算得上阿累的父辈。二是鲁迅的神情慈爱又严肃,像极了父亲。再是鲁迅的文学作品引导了很多文学青年,是他们精神上的父亲。

简言之,鲁迅身上有“父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鲁迅在他家中,就是一个介于父亲与大哥之间的角色

鲁迅兄妹五人,一妹一弟夭折,最后剩下他与两个弟弟周作人与周建人。

鲁迅是长子长孙。宗法社会,长子长孙是同辈兄弟中的领头羊,他身上担子重,责任大,兄弟中的矛盾,宗族中的事务,都要他出面打理。长子长孙的威望在兄弟中是最高的。

鲁迅从十三岁起,就成为他家庭中实际上的父亲。那年他祖父因科举舞弊案入狱,他父亲被革去秀才头衔,不久病倒。鲁迅跑当铺,跑药铺,给父亲筹钱,抓药。从那开始,不是父亲照顾他,而是他照顾父亲。

鲁迅工作以后,大部分收入用来养家。北京八道湾大宅他出资最多,他却住到坐南朝北的房子里,把又大又宽阔的正房让给弟弟一家住,让弟弟的孩子在大院子里游戏。

为了养活母亲、妻子朱安,二弟一家、三弟一家,鲁迅除了在教育部任职,还到大学里兼职上课,晚上写作、翻译,常常灯光亮到半夜。

他的日子过得很节省,弟弟、弟媳却生活奢侈,雇着一群佣人,出入坐汽车,饭菜不合口胃,就让厨房里另做,中国铺子里的东西不好,就到日本铺子里去买。

鲁迅兄弟最后闹翻的原因,外人说不清,但是与他半父半兄的特殊身份有很大关系。他像父亲一样养家,却得不到父亲一样的尊重,他心里是委屈的。

他的弟弟周作人,对这个与自己三观不一致却像半个父亲一样的兄长也很不满。最终兄弟决裂,老死不相见。

鲁迅兄弟决裂以后,母亲一直是他奉养,他去上海以后,按时给在北京的母亲与朱安寄生活费。他去世以后,由许广平代他给母亲与朱安寄生活费。三弟周建人收入少,人口多,一家人的生活长期由鲁迅接济。

对鲁迅来说,接济别人,照顾孤弱,是一种常态,是一种下意识的反应

郁达夫写过他亲眼目睹的一件事。有一年暑假,郁达夫与鲁迅、许广平等人一起吃饭。饭间,鲁迅关切地跟许广平说:“密丝许,你胃不行,咖啡还是不吃的好,吃些生果罢。”

郁达夫从这个细节看出鲁迅与许广平不同寻常的感情。

从另一面来说,我们也可以看出,鲁迅很会照顾别人,这个细节有点恋人、父亲与兄长的感觉。

郁达夫性情执拗,跟自己的大哥经常闹矛盾,跟鲁迅相识十几年,却从未有龉龋。这很不容易,他俩都有些像刺猬,浑身是刺,很容易扎伤人,包括他们的亲人。

郁达夫也是早年丧父,父亲去世以后,他的大哥承担起父亲的职责,一面自己发愤努力,一边严厉约束两个弟弟。

郁达夫的大哥工作以后,也像鲁迅一样,奉养母亲,资助弟弟。郁达夫从小天资过人,自带文学青年多愁善感的颓废之气,做什么都没有恒心。大哥经常教导他。

正处在青春叛逆期与性苦闷期的郁达夫把大哥当成假想敌,为一点琐事就跟大哥闹绝交。他在《沉沦》中写道:“自此以后,他恨他的长兄,竟同蛇蝎一样。“

不过,郁达夫家的跌落没有鲁迅家那些惨痛,他们的性格不像鲁迅兄弟那样尖锐。虽说郁达夫时常跟大哥闹点矛盾,兄弟们还是和睦的,郁达夫对大哥也始终敬重。

郁达夫三岁丧父,从未感受到父爱,只能以大哥为父,不免觉得大哥与他心中理想化的父亲有一段距离。与其说是他与大哥闹矛盾,不如说是那个理想化父亲与现实中的父亲(长兄)闹矛盾。

郁达夫遇到鲁迅以后,如同遇到一个理想化的父亲兼兄长。鲁迅年长郁达夫十五岁,他像父兄一样关照郁达夫,却不批评他,不指责他,不给他施加压力,而是理解他,两人惺惺相惜。

两人有很多共性:都是浙江人,都早年丧父,赴日留学,既能写旧体诗,又能写白话文,还都被母亲包办婚姻,娶了一个自己不喜欢的旧式女子,还都把原配扔给母亲,自己与新女性同居生子。

这种种共性,以及鲁迅喜欢照顾小弟,郁达夫心理上依赖长兄,让两个性情很不相似的人成为默契的朋友。

1934年11月底,一对从东北流亡到上海的文学青年去拜访鲁迅,鲁迅热情接待了他们,他们迅速同鲁迅及许广平建立起深厚感情。这对文学青年是一对恋人,他们一个是萧红,一个是萧军。

萧军在文坛上是个异数,他原是一名旧军队里的军官,身体强壮,性情粗野,带着一身兵匪之气,他虽然走上文学道路,还是习惯于打架,动武。对他的同居女友萧红,他经常动手殴打,后来萧红受不了他的家暴只好含泪离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唯有对鲁迅,萧军始终敬重。

1936年,鲁迅去世,对萧军来说,如同丧父。其实他父亲死的时候他也没有这样悲痛。萧军的父亲性情粗暴,经常对妻儿挥拳头,父子两人闹得水火不容。鲁迅,才是萧军精神上的父亲

鲁迅的儿子周海婴记录了萧军给鲁迅哭灵的场景:

“忽然,我听到楼梯咚咚一阵猛响,我来不及猜想,声到人随,只见一个大汉,没有犹豫,没有停歇,没有客套和应酬,直扑父亲床前,跪倒在地,像一头狮子一样石破天惊般地号啕大哭。他伏在父亲胸前好久没有起身,头上的帽子,沿着父亲的身体急速滚动,一直滚到床边,这些他都顾不上,只是从肺腑深处旁若无人地发出了悲痛的呼号。我从充满泪水的眼帘之中望去,看出是萧军。”

萧军后来到延安,毛泽东多次与他谈论,他对毛泽东很敬重。他仍然认为,鲁迅在他心中是第一位的,鲁迅是他的父辈,毛泽东只是他的大哥。以后他经历了很多政治风风雨雨,唯有他对鲁迅的感情终生不变,直到晚年,他还刻了一个章,自称“鲁门小弟子“。

萧红,更是依恋着鲁迅。

萧红是个内心细腻敏感情感需求很强烈的人,她早年丧母,父亲性情严厉,从不与孩子进行感情交流,萧红从未从父亲那里得到关爱。只有祖父心疼她,溺爱她。祖父去世以后,萧红就没有心理上的父亲了。

萧军跟着萧军来到上海,见到鲁迅,在她颠沛流离的生涯中,鲁迅是为数不多关心爱护她的人,让她像一只狂风暴雨中的小船看到港湾的感觉。她依恋着鲁迅,如同一个精神上的女儿依恋着精神上的父亲。

在上海的那两年里,她经常往鲁迅家跑,有时跟萧军同去,更多的时候是她一人去,坐在鲁迅房中说笑,聊天,在鲁迅家吃饭,装扮。有时许广平觉得萧红往她家跑得太勤快,跟她丈夫有点太亲密了。

人们经常怀疑鲁迅与萧红是什么关系,我觉得就是精神上的父亲与精神上的女儿之间的关系。当然对没有血缘关系的人来说,这种感情不这么纯粹,有点暧昧不明。总起来说,跟萧红缺少父爱有关。

李洁吾写过一件事,有一次他同萧红聊天,他说:鲁迅先生待你们,真像慈父一样哪!”萧红马上说:“不对!应该说像祖父一样,没有那么好的父亲!”这就是萧红依恋鲁迅的原因,对萧红来说,祖父就是理想化的父亲,祖父之死,对萧红来说,如同丧父。

鲁迅去世的时候,萧红在日本,她回国以后,看到的是鲁迅先生的墓碑。在所有纪念鲁迅的文章之中,萧红写的鲁迅是最感人的。

“鲁迅先生的笑声是明朗的,是从心里的欢喜。若有人说了什么可笑的话,鲁迅先生笑的连烟卷都拿不住了,常常是笑的咳嗽起来。鲁迅先生走路很轻捷,尤其使人记得清楚的,是他刚抓起帽子来往头上一扣,同时左腿就伸出去了,仿佛不顾一切地走去。“

萧红笔下的鲁迅是这样生动,每个字里都溢着欢喜,这不像是一个青年文学爱好者回忆一个文学偶像,更像是一个女儿在追念慈父的音容笑貌。

鲁迅去世以后,遗体停放于万国殡仪馆,每天有无数青年赶去瞻仰他的遗容。

亲眼目睹盛况的郁达夫说:

“我跑到万国殡仪馆去,遇见的只是真诚的脸,热烈的脸,悲愤的脸,和千千万万将要破裂似的青年男女的心肺与紧捏的拳头。"

一位作家去世的时候引发万人空巷,这是很罕见的。民国文坛群星闪耀,为什么只有鲁迅受到青年们的推崇与热爱,也许巴金说出了原因。

巴金在《悼鲁迅先生》中说:

“他从不曾高高地坐在中国青年的头上,一个不识者的简单的信函就可以引起他胸怀的吐露;一个在困苦中的青年的呼吁,也会得到他同情的帮忙,在中国没有一个作家像他那样爱护青年的。“

我们从阿累、萧军、萧红等人的经历中,不难看出,巴金所言不虚。在当时的成名作家之中,若论对青年的关注,没有一个人超过鲁迅。

鲁迅身上的“父味”,造成他与弟弟失和,却感染了无数文学青年。

他成为他们共同的精神上的父亲。

作者: 叶儿:爱世间烟火,爱八卦闲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