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所周知,国民党军队中有五大主力,分别是新一军、新六军、第五军、整编11师以及整编74师。相比之下,国民革命军第52军或许显得有些名不经传。甚至比起桂系的第七军,傅作义集团的35军,52军也显得十分不起眼。然而就是这一支不起眼的部队,却在解放战争结束后的数十年里,不断给我军造成麻烦。甚至到了今天,这支部队依然能给我军登陆造成很大的麻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林彪棋差一着

1948年10月,辽沈战役已经进入了最后阶段。此时国军将领廖耀湘正带领着由新一军、新六军以及71军等美械军组成的庞大兵团,沿着辽西平原拼命地逃窜,试图利用强大的美式装备,突破我军层层叠叠地包围。

虽然敌军已经穷途末路,但林彪仍丝毫不肯怠慢,他调集了自己所能调集的全部兵力,并一股脑地将之投入到声势浩大的辽西会战之战。林彪料定,只要能歼灭这支大兵团,东北局势必然大定,而国共相争的局势也将大幅度地倒向共产党一方。反之,若让这支部队逃出生天,让其与关内的敌军会合。全国的解放恐怕还要推迟。

正所谓智者千虑必有一失,林彪虽然竭尽脑力,却依然让一支强大的美械军钻了空子。这支部队就是52军。

虽然52军并不出名,但是其来头可不小,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黄埔军校的6个教导团。这支部队在中原大战前被蒋介石编组为教导2师。从这支部队逐步扩编出黄杰的第二师,汤恩伯的第四师和汤恩伯的第25师。

抗战爆发后,52军正式成立,而抗日名将关麟征,成为52军的首任军长。从武器装备和战斗力来看,52军自然不能与五大主力相比。但比上不足比下有余,从战斗力上来看,52军堪称第六大主力。

这是为何?首先,从战斗风格上看,52军非常不“国军”。这支部队最擅长的,是其他国民党部队最为头疼的野战。国民党其他部队机动性不足,喜欢依托工事顽强战斗。而52军则不同,他们非常善于刺刀见红,顶得快、撤得也快,可谓是来去如风。论及机动性,即使五大主力也不如它。

我军总结52军的特点:守备和野战均强,一般军官指挥能力较好,守备中能组织反突击,有一定图吉利。战斗力应对能力强,见形势不利及时逃窜。“快动、猛打、穷追”,是52军的作战方针,也是以前国军中少见的。52军敢打近战、突袭。遭遇强敌时有“我军愈静则敌愈怯”的据守态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其次,52军还有个灵魂人物,他便是军长刘玉章。此人是黄埔四期毕业,与林彪同期,为人粗俗却精明过人。在指挥风格上,刘玉章敢打敢拼,从不拖泥带水。遇见敌人,先是集中火力猛打一番,然后就上刺刀与敌人打白刃战。

与其他喜欢克扣士兵军饷的贪官污吏不同,刘玉章可以用爱兵如此来形容。他在对士兵们演讲时说:

“我是鸡儿,你们是毛,拔掉哪一根我都痛。”

话虽然说得粗俗,但士兵们却很受用,因此愿意为军长效死力。

抗战时期,52军屡立军功,还被派往云南参与抗击日寇,战绩不俗。抗战结束后,52军得到了换装,成为了半美械军。

解放战争爆发后,52军和13军成为第一批进入东北的国民党部队。进入东北后,52军主要驻扎在辽南,面对实力较弱的南满军区。因此在东北解放战争期间,52军一直没吃什么亏,也没打什么败仗。因此辽沈战役时,52军的实力依然较为完整。

辽沈战役爆发后,52军正驻扎于辽阳。10月15日,杜聿明向蒋介石进言,提出“以营口为后方,必要时可保辽南”的方案。刘玉章抓住这个机会,于是极力怂恿卫立煌实现这个方案。卫立煌也认为,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因此同意了刘玉章的计划。

二、52军营口脱逃

就这样,52军得以脱离廖耀湘军团,也逃脱了该兵团在辽西平原灰飞烟灭的结局。当廖耀湘带领西进兵团进逼锦州之时,刘玉章则带领52军迅速南下,抢占了营口。

锦州被我军解放后,营口便成为国军退往关内的唯一通道。对于这个地方的重要性,毛泽东从一开始就注意到了。

从10月19日开始,毛泽东便一再给林彪发电,要他注意营口方向的敌人。在当日的电报中,毛泽东提醒林彪:

“蒋介石在天津集中五万吨船只,准备从营口撤兵的情报是相当确实的。”

到了10月24日,毛泽东突然给林彪发来一封急电:

“建议以12纵队以及三个独立师由钟伟指挥,由四平以北上车,赶于24日以前全部抵达清原,以急行军开到鞍山、海城,堵塞敌向营口的退路。此计划甚为必要,请即点高岗、伍修权照此速办,越快越好。”

但此时,12纵尚在长春外围,无法赶到辽南。而52军早就于23日占领了海城、营口。

听闻国军已经占领营口,毛泽东大为震怒。在电报中,毛泽东以很不客气的语气将林彪狠批了一顿:

“你们事先完全不估计到敌人以营口为退路之一,在我们数电指出之后,又根据52军西进的不实消息,忽视对营口的控制,致使52军于24日占领营口,这是个不小的失着。

事实上,林彪并非不想要营口,他只是将全部注意力都投向了廖耀湘兵团。早在10月21日,长春解放后,林彪就命令苏静带领重炮连去辽南独立2师。当时,独立2师隐蔽在盘山,距离营口最近。

其后廖耀湘兵团果然到达了盘山,独立2师并非主力部队,兵力寡少,照说是挡不住廖耀湘的。然而苏静的重炮连却出人意料地起到了关键性作用。这些美式重炮“一开口”,竟让廖耀湘产生了误判:“既然对面有重炮,自然是解放军的主力部队,营口可去不得了。”

因此,廖耀湘掉了个头,往沈阳方向开去了。既然廖耀湘兵团已经跑了,林彪误以为营口就没有仗可以打了。于是林彪于22日下令:

“因敌不向营口撤退,辽南独立2师去营口无仗可打,应即返回,进至新民与一半拉门之间,侧击敌人。”

就这样,独立2师参与到围猎廖耀湘兵团的行动之中。而敌52军则趁这个机会,迅速攻占了营口。

当林彪获悉52军占领营口的消息,不禁大惊失色。此时黑山阻击战正处于白热化阶段,手头根本无兵可派。在接到毛泽东的指责电报后,林彪感到问题很严重,于是当天硬是挤出12纵队的兵力,要求他立即南下,夺取营口。谁知长春经四平、梅河口到清原的铁路完全被破坏,不通火车。因此12纵只好沿着铁路徒步前进,到达铁岭的时候,已经10月30日了。

而此时,在营口的刘玉章也是心急如焚。廖耀湘兵团陷入合围时,刘玉章接到命令,要求他立即北上,驰援沈阳。然而刘玉章可不傻,如果把52军调过去,肯定陷入解放军的重围,那可就“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就在刘玉章进退两难之时,译电员突然给他报告了一个好消息:

“来电悉,该军固守,已电总统派船来接。”

刘玉章一字一句地看完电文,不禁欣喜若狂,他收缩部队,修筑工事,眼巴巴地等着蒋介石派船来救他们。

就在此时,廖耀湘兵团已经几乎被全歼,毛泽东在“极为欣慰”的同时,又一连发了两个命令,让林彪立即抽出几个纵队,追歼营口之敌。

但此时东野大军已经连番作战,人困马乏了。为了不让敌人从海上逃跑,战士们忍受着饥饿、困乏,咬牙坚持前进。有的战士走着走着就困得睁不开眼,为了防止掉队。每个班发一条绳子,班长牵着绳头,班副拿着绳尾,战士们拉着绳子,可以边走边打瞌睡。

31日,我军九纵终于来到了营口市郊,准备进攻营口。谁知刘玉章狡猾至极,他料定我军远来,必然困乏,于是突然发动反击,打了我军一个措手不及。纵队司令詹才芳见势不妙,于是命令部队稍稍后撤,做好准备再进攻。这一来二去,又耽误了一些时间。

就在这时,国民党的炮舰以及运输船已经开临营口港,早就等得不耐烦地国民党官兵争先恐后地往船上涌。由于船只太少,不敷使用,因此刘玉章丢掉了所有重装备,将所有士兵打乱编制,一股脑地塞上船。每条船都好像沙丁鱼关头,连一点空间也没有。

说时迟,那时快,城外的东野已经休整完毕,仅用了3个小时便攻占了营口市。26师把大炮拖上了码头,向逃离的船只猛轰。一艘满载3000多敌人的轮船被击中起火,引发剧烈爆炸,船上的人纷纷跳海,淹死、烧死甚重。

在解放营口的战斗中,我军共歼灭52军的2师、25师大部以及军属辎重团共14800多人。而刘玉章则率领一万多残军侥幸逃入了关内。而52军也成为辽沈战役中,唯一以较为完整建制撤离的国民党军。

让人万万没想到的是,正这逃出来的52军,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不断给我军造成麻烦。

三、52军差点去了朝鲜

我军与52军再一次交战,那还要等到渡江战役之后了。在上海战役中,52军驻守在月浦,他们凭借着严密的地堡、工事防御系统,顽强阻击,对我三野第29军造成了巨大的伤亡。

说实话,52军并不难打,这些水泥工事也并非不好摧毁。只是因为我军为了保护上海的工商业,不得使用重武器攻城,可谓是“瓷器店里打老鼠”。如果有重炮加持,52军的命运可能并不比碾庄圩的黄百韬更好。

在52军的阵地前,我军付出了8000人的巨大伤亡,其中光是牺牲的,就达到2000余人。担任主攻的第260团伤亡惨重,只剩64人,253、259团也损失惨重,259团团长胡文杰、253团政治处主任王里等阵亡。时任29军参谋长的梁灵光后回忆:“这种不怕强敌、不怕牺牲、英勇顽强的精神真是惊天地、泣鬼神。”

三野大军在月浦等地受挫,使得敌人保全主力的军事战略得以实现。5月24日,吴淞口外军舰上的汤恩伯,密令其嫡系各军及各特种兵部队登船撤离上海。包括第52军在内在高桥、吴淞一带地区陆续登船离开, 使汤恩伯的主力大部得以撤退到大陈岛等地,最终撤往台湾。三野在月浦受挫,在上海的国民党宣传机器大肆“祝捷”,称为”月浦大捷。

52军逃往了台湾,但他给新中国造成的麻烦并没有结束。朝鲜战争爆发后,蒋介石在台湾的小朝廷终于有了喘息的机会。从编制上看,蒋介石在台湾尚有16个军、39个师的部队。但实际上,这些部队大多是残兵败将,不成气候,唯独只有52军的战斗力尚属完整。

就在这时,麦克阿瑟突然致电蒋介石,他先是保证美国将保护台湾的安全。其后他又话锋一转,希望蒋介石能够派出一部分兵力帮助防守南朝鲜。对此,蒋介石自然求之不得。

蒋介石仅用了4个小时便做出决定,通过了出兵朝鲜的决定。为了讨麦克阿瑟的欢心,蒋介石决定将自己最精锐的部队——第52军投放在朝鲜战场。从6月26日起,52军就进入了一级战备,随时准备出发。

在决定出兵朝鲜后,蒋介石给李承晚发电,宣布自己将派出52军附13师,共3.3万人出兵朝鲜,直接参战。

蒋介石盘算是,如果台湾军队能够赴朝作战,就可以从朝鲜进攻东北,同时也可以在东南沿海开辟第二战场,南北夹击大陆。蒋介石曾说过这样的话,如果台湾军队参加朝鲜战争,则战争形势必然完全改变。说不准,美军还会将自己彻底绑上战车。一旦第三次世界大战打响,蒋介石就可以跟随美军在大陆“复辟”。

蒋介石算盘打得好,但美国人却并不领情。美国总统杜鲁门认为,麦克阿瑟邀请蒋介石参战,不过是麦克阿瑟的独断,并不代表美国的意志。

国务卿艾奇逊认为,台湾本身就是最容易遭到共产党进攻的地区,为此美国专门派遣了第七舰队去协防台湾。而台湾在被保护的情况下,竟然还要派兵去朝鲜,这实在是荒谬至极。

同时艾奇逊认为,台湾军队一旦在朝鲜出现,新中国必然决定参战。国民党五大主力还在的时候,就不是解放军的对手。区区一个52军,难道敌得过百万解放军?最终美国国会一致决定,反对蒋介石入朝。

很显然,美国政府已经意识到,蒋介石认为唯一的希望就是挑起美国与新中国的战争,因此必须严格限制蒋介石。即使无兵可派,也不能让蒋介石参加朝鲜战争。

然而蒋介石并不死心,8月18日,台驻美“大使”顾维钧奉蒋介石的命令飞抵东进,面见了麦克阿瑟,提出台湾当局愿以“志愿军”的名义,派兵1.5万人参战。

但此时麦克阿瑟认为自己已经获得了4个师的兵力,因此对于蒋介石出兵朝鲜已经没有兴趣。

然而仅仅两个月后,反复无常的麦克阿瑟突然又给蒋介石打来电话,希望他即刻命令52军入朝。

1950年10月下旬,中国人民志愿军秘密入朝,我军强大的战斗力让麦克阿瑟吃尽了苦头,美第八集团军差点被全歼。

看着茫茫多的志愿军战士,麦克阿瑟又急了,于是他于11月20日致电蒋介石,请求他派遣52军入朝作战。他还保证,52军将编入“联合国军”,并且得到全套的最新式美式装备。

麦克阿瑟可绝不只是说说而已。11月30日,7艘运输船、3艘货船以及30架运输机到达了基隆、新竹,为52军配备了各种车辆200多辆,火炮千门,各种器材近2万吨。其火力之强,几乎能与美军一个师相比。这已经不是美械师,几乎就是美军本身。

就在52军秣马厉兵,准备入朝参战时。杜鲁门又一次给麦克阿瑟投出了否决票,他认为,朝鲜战场的局势再严重,甚至就算丢掉南朝鲜,也不能动用蒋介石的军队。蒋介石军队入朝作战,无论是从军事战略还是从政治、外交的角度来看,都是无法接受的、不明智的举动,非但无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还会讲问题复杂化。

就这样,52军入朝参战再一次告吹。

到了1952年5月27日,美国人第三次考虑让52军入朝。而这一次,求援者由麦克阿瑟换成了克拉克将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朝鲜战争进入了相持阶段,克拉克认为自己“后继兵力不足”,因此希望蒋介石能派一个军来朝鲜,以便从朝鲜抽出相应的美军去日本增强防务。

蒋介石感到出兵赴朝似乎又有戏,他再次指示第52军做好出发准备。但这一次,美国国防部再一次否决了克拉克的建议。因此美国已经准备结束朝鲜战争,不愿再节外生枝。

对于美国一而再再而三地放鸽子,蒋介石气恼不已,后来他不断指责英美等西方国家,认为52军没能参战,“乃是韩战最后没有结果的一个重大原因”。

从大陆撤退到让台湾的部队中,52军算是历史悠久且能和解放军主力过两招的部队,这已经属于是稀缺资源。正是因为如此,国内一些“果粉”甚至编出段子,说52军曾被美国军舰运走,参加了诺曼底登陆。这显然是52军差点参加朝鲜战争的移花接木。

1954年7月1日,52军番号改编为第八军,1956年更动番号为第三军,1976年先更动番号为第十一军,再改为第六十九军。1989年军级单位裁撤。

如今台军之中有一个234机械化步兵旅,是台湾的王牌部队。一旦台海事发,此部队就将成为我军最大的敌人之一。而它的前身,正是52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