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5月,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率领500余人组成的工商业代表团飞抵中国上海,正式开展对华访问。在俄乌战争已经演变为消耗战的背景下,俄罗斯总理的此次访华举动引发外界大量关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米舒斯京访华

据俄罗斯塔新社报道,在访华首日,米舒斯京便出席了在上海举办的中俄商务论坛。米舒斯京表示,他代表俄罗斯政府向中方作出承诺,把与中国能源合作视为俄方无条件优先事项,这意味着俄罗斯未来将会长期向中国提供稳定的能源供应。不过,俄方也有一项请求,希望能得到中方的考虑。

俄罗斯的承诺

事实上,米舒斯京的这番承诺具有相当不俗的份量。中国目前的能源进口分布中,俄罗斯占据着非常关键的地位

俄罗斯油气管道

据海关总署发布的数据来看,2022年中国从俄罗斯进口了8600余万吨石油、155亿立方米管道天然气、650万吨液化天然气以及6400余万吨优质煤炭。以这组数据为基准,俄罗斯是中国第二大石油来源国、第一大液化天然气来源国以及第二大煤炭来源国。

俄罗斯向中国出口的能源不仅数量“管饱”,而且价格低廉实惠。以石油为例,俄罗斯出口中国的石油价格平均为每桶89.7美元,而沙特阿拉伯作为中国第一大石油来源国,却向中国开出了每桶98.1美元的高价,比俄罗斯石油贵了9.3%左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石油

而俄罗斯之所以在对华能源合作上展示如此诚意,与当下激烈的俄乌战争息息相关。在俄军进入乌克兰领土作战后,美西方快速联合起来,对俄罗斯施加了多达1.4余万条制裁法令,其中就包括与俄罗斯彻底脱钩能源合作的制裁。

受此影响,俄罗斯能源出口越来越困难,俄罗斯政府预测2023年能源出口将萎缩6.7%左右。除此之外,由于全球经济发展速度明显放缓,各国对能源需求量出现不足,导致能源价格出现下滑,这进一步削弱了俄罗斯的能源收入。

据俄罗斯财政部公布的数据来看,俄罗斯2023年第一季度能源出口额仅有2.2万亿卢布,比去年减少50%,几乎遭到腰斩

俄罗斯油气管道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作为依然保留强劲发展动力的第二大经济体,对俄罗斯能源产业复苏具有重大价值。因此,此次俄总理米舒斯京向中国作出的能源承诺,便是为了传达俄方的合作诚意。俄能源部长诺瓦克甚至公开承诺,2023年俄罗斯对华能源供应预计会增长40%左右

俄罗斯的请求

对于中国来说,能够得到俄罗斯充足的能源供应无疑是一个好消息,毕竟中国境内的油气资源并不算丰富,而国内的能源需求量又处于快速上升阶段。再考虑到未来爆发台海战争的可能性,确保能源安全必然是中国非常关心的事情。因此,俄罗斯的能源承诺的确可以令我们感到安心

中国石油工业区

不过,俄总理米舒斯京也提出了俄方的请求。据塔新社报道,陪同米舒斯京访华的副总理特鲁特内夫提出,希望中国能够在法律法规上做出更多的行动,为中俄贸易进一步增长提供有利条件。

他以俄罗斯在远东设立的“国际发展区”为例,表示中国可以借鉴这一做法,建立实行特殊法律制度的中俄贸易区。如果简单理解俄副总理特鲁特内夫的请求,大概就是“特事特办”,使俄罗斯在中国的贸易活动享受特殊政策的优待。

可以看出,俄罗斯对于未来进一步增加两国贸易具有非常积极的意图,希望凭借中国广阔的市场来带动俄罗斯经济复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副总理特鲁特内夫

在俄乌战争以及西方制裁的影响下,俄罗斯目前的经济状态并不理想,去年的GDP总量甚至出现了2.1%左右的萎缩。

基于经济不景气的背景,俄罗斯国民失业率上升至5.2%,同时国民平均收入下跌1.2%,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的国内矛盾无疑正在激化,这对于前线的俄乌战场而言是一个不利消息。

俄罗斯街头民众

若是俄罗斯与中国的双边贸易能够在短时间内大幅增加,俄罗斯的困难处境将得到明显改善。据海关总署统计,2022年中俄双边贸易额达到1900亿美元,同比增长30%左右。

大量物美价廉的“中国制造”涌入俄罗斯民众的生活里,有效降低了民众的生活成本,同时俄罗斯企业通过出口工业原材料赚得了丰厚收入,为俄罗斯经济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中俄边境口岸

那么,对于中国来说,俄罗斯提出的“特事特办”请求是否可行呢?毫无疑问,若中国为俄罗斯企业专门建立一系列特殊待遇的法律法规,那么中俄贸易必然会获得更大的增长动力。不过,要想将其落实到现实里,并不是中国简单地公布新法规便可实现。

中俄边境口岸

事实上,倘若中国按照特鲁特内夫的建议设立实施特殊制度的“中俄贸易区”,那么就需要海关、税收、工商管理等各职能部门进行协调处理,制定新的市场准入标准,包括行业法规、货物通关、边境口岸等等。

总之,中国也需要为这一项目花费大量的人力物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俄合作前景广阔

但值得一提的是,扩大双边贸易合作已经成为中俄两国的共识,因此中国必然会认真考虑俄方的这一请求。

中俄两国的产业具有优势互补效应,若能更加紧密地合作,必然会创造“1+1>2”的效益。从这个角度来看,只要俄罗斯保持与中国合作的诚意,那么俄方的合理需求均有很大机会得到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