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7月中旬,豫东战役的硝烟终于散去,此役蒋军动用了大批精锐和杂牌部队,番号更是乱七八糟:什么区寿年兵团、黄百韬兵团、吴绍周兵团,还有邱清泉整编第五军、胡琏整编第十八军,再下辖一堆整编师和整编旅,更有快速纵队和交警总队等建制,任何一个战地指挥官看到这样的作战序列,脑袋瓜子都得嗡嗡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国民党军队再次调整编制

部队番号杂乱无序,必然会严重影响作战指挥和管理,此乃军事常识,于是同年8月3日起,在新任“防长”何应钦的主持下(小诸葛被踢到武汉去了),蒋军在南京召开了军事检讨会议。

之前曾经不顾左右劝阻,坚持进行第二期、第三期“整编”的老蒋,尽管嘴上不承认错误,行动却是狠抽自己的脸:在一众将领的强烈要求下,不得不同意整理部队的编制和番号。

因此在这次会议上,决定废除自1946年春启用的编制,取消所有整编军、整编师和整编旅的番号,对各部作战序列实施改编,重新规定新的编制和番号。

具体办法是:原嫡系整编军就地扩编为大型机动兵团(下辖三到四个军)、原整编师一律重新扩充为“军”、原整编旅一律重新扩充为“师”,换句话说,之前的折腾全白瞎了。

比如以整编第五军为基干,组建下辖四个军的第二兵团;整编军长邱清泉升任兵团司令官;以整编第十八军为基干,组建下辖四个军的第十二兵团,整编军长胡琏迷迷糊糊成为了兵团副司令官。

而整五军的主力整编第5师,则重新扩充恢复为第5军的番号,整十八军的主力整编第11师,重新扩充恢复为第18军的番号,原整编师所辖之各整编旅,统一扩充恢复为相应的师级番号。

经过一番手忙脚乱的调整,至1948年10月间,除之前根本没有参与整编的东北、华北地区外,以及来不及整理的新疆守军,在华东、华中和西北地区的蒋军,都恢复了军、师的编成和番号。

总兵力共计105个军(含少量整编师)、285个师(含少量整编旅)198万余人,在这一拨改编中,同时规定:每个军的额定兵员为35000人,军以下单位恢复“三三制”编成,取消旅一级编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根据这样的编成原则,中央军嫡系部队、部分半嫡系部队的各军,纷纷进行了兵力扩充,从整编师时期的25000到28000余人,普遍增加到35000人左右,不过受限于新兵补充的困难,绝大部分杂牌军仍然达不到这个标准。

以编入第十二兵团的第85军为例,该军军长由兵团副司令官吴绍周兼,他被俘后回忆道:“第85军下辖第23师、第110师、第216师,军部直属部队有山炮营、重迫击炮连、工兵营、搜索营、特务连等,总计全军官兵35000余人”。

另据第5军副军长郭吉谦的回忆,淮海战前,第5军每个师官兵约10000人,全军连同直属队一共约40000人,这也是军级单位兵力的天花板了。

需要说明的是,在第5军所辖的三个师中,第200师属于比较特殊的存在。

该师是抗战初期组建的第一个摩托化师,由于师直属部队编制庞大,单师兵力已达15000余人,若非如此,第5军在正常满编状态下,也应在35000人左右。

而调整编制和序列的另一个妙用,是高级军官的职务好听些了:原来的军座、师座、旅座,如今都改称为司令官、军座、师座了,据说可以提高士气,反正在实际作战中咱是没看出来。

二、华野整编期间的建制调整

淮海战役结束后,自1949年1月19日起,华东野战军在徐州东北的贾汪,召开了野战军前委扩大会议,出席人员除了总部首长外,各纵队、各师的军政主官也全部到会。

会议的一项重要议题,便是贯彻中央军委《关于统一全军序列和番号的命令》,将华东野战军整编为第三野战军,当然,整编工作不仅仅是换个番号。

这道命令是1948年11月1日下发的,只是因为淮海大战在即,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来不及贯彻执行,只好拖到了次年初的大休整时期。

在贾汪会议上,华野代前委书记、代司令员兼代政委粟裕,就部队整编事宜发表了专门讲话,其中有以下几个要点:

1、中央要求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编制、统一番号,野战军各纵队一律改为军,军下为师,采取三三制,一直到团,团以上全国统一番号。

2、中央军委决定,三万人左右编一个军(炮兵团除外),但目前全国统一困难,暂时按一个野战军为单位统一编制。

3、华东野战军改称第三野战军,编成四个兵团,每个军编三个师九个步兵团,另一个炮兵团,共35000人左右。

那就是说,英勇善战的我华东野战军,在改编为三野期间,也是按35000人的定额,对各军进行整理,与敌方军级单位的规定员额,出现了惊人地一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稍后的整编过程中,三野几个主力军的兵力情况如下:

第20军(原华野一纵):下辖三个师32000余人;

第21军(原华野二纵):下辖三个师36000余人;

第22军(原华野三纵):下辖三个师32000余人;

第23军(原华野四纵):下辖三个师35000余人;

第27军(原华野九纵):下辖三个师35000余人;

第28军(原华野十纵):下辖三个师36000余人;

第29军(原华野十一纵):辖三个师33000余人。

不难发现,第三野战军各主力军的兵力,纷纷从淮海战前各纵的25000到28000人,扩编到35000人左右,这得益于地方部队的升格和大量的“解放战士”,当然,各军实际情况不同,未必能全部达到规定标准。

三、为什么双方同时选择定编35000人?

不要被什么“全美械”、“机械化”的形容词所误导,在解放战争时期,绝大多数国民党部队,至多实现了骡马化,其摩托化程度很低,也就邱部的第5军、傅部的第35军勉强可以算上,更谈不上机械化了。

因此国共双方的军队,解放战争时期均只能视为“轻步兵”的状态,炮兵、工兵、骑兵、辎重兵、通讯兵、装甲兵等特种兵科部队,各军各师直属队配备的比例非常有限,主要作战单元仍然是步兵团。

一般来说,当时“三三制”步兵师的员额,框算应为步兵团编制人数的4倍,即三个步兵团的人数,加上约等于一个步兵团人数的直属部队,便是一个步兵师的总兵力数字。

如果一个步兵团满编2500余人,则步兵师满编应为10000人左右,以抗战中期陆军师的编制表为例,装备野炮的步兵师定额为10335人、装备山炮的步兵师定额为10494人,相差无几。

其中师直属部队的规定编制有:炮兵营、工兵营、输送营各一,特务连、搜索连、通讯连各一,以及军需组、修械组各一,是不是也接近一个步兵团的兵员数?这就是系数为4的原因。

而下辖三个师的“甲种军”之满编兵力,框算应为步兵师编制人数的3.5倍,军直属部队的规定编制有:

炮兵营、工兵营、通讯营、人力输送团、畜力输送营、特务连、军械保养连、搜索排等等,杂七杂八大约半个师的兵员数,这就是系数3.5的由来。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辖三个师的甲种军额定员额,确实达到了10500乘3.5的37000人左右,抗战后期的美械军重装备增加,可达38000余人,个别嫡系部队比如第74军还要超出些。

而在1946年的整编过程中,军属三个师被缩编为三个“整编旅”,且每个旅仅辖二团,旅级兵力普遍约在6000余人,少数能达到8000人,已经大大低于了抗战时期的师级编制。

因此解放战争初期,华东和中原战场上的蒋军,多数整编师只有六个步兵团,兵力在20000到25000人左右,这是常态。

超过30000人其实是少部分,仅就官兵数量而言,整编师普遍少于抗战时期的军级编制。

笔者之前曾经撰文说明,整编师并不完全等于军,而应视为“加强师”或“小型军”,便是这个道理。

而1948年8月“军事检讨会议”以后,由于整编旅扩充的各“师”恢复为三团制,兵力自然增加到9000到10000人,那么参考前述的系数,每个军的额定官兵数量,自然在35000人左右。

注意我们这里说的是“框算”,系数只是理论上的,且各军各师情况不可能完全相同,千万别抬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那么我军的三野,为什么也把每个军定编为35000人呢?华东野战军之前的纵队编制,其实跟敌人的整编师比较类似,拥兵25000人上下是常态,超过30000人的仍属个案。

尤其是战事频繁屡有伤亡,每战下来能够补充到原来的数字,已属不易,一直到淮海战役结束后,华野真正地实施了大规模休整,才有时间有条件对部队进行全面整编。

根据军委在《解放战争第三年军事计划》中所规定的中等编制,每个步兵师应编9000人,每个纵队应编30000人,系数大约是3.3左右,毕竟解放军各部队的特种兵科配属,比例还要低一些。

华野在淮海战场缴获颇丰,起义、投诚、俘虏的人数更是接近40万人,编制自然要充实些,因此达到了“中等偏上”的标准,实施整编时,每个军三个师加上军直属部队的兵力,确实应以35000人合适。

某种意义上,战场双方的编成方式和满编员额,也是互相有所参考的,如此在战役期间,可以有针对性地计算和部署兵力,可以视为双方定员相同的另一个原因。

四、额定编制和实际员额存在差距

由于各战略区的情况不同,因此四大野战军在完成整编后,“军”级部队的编制也有一定差异,这也就是粟裕将军所说的“目前全国统一困难”,具体来说:

四野各军普遍超编、三野和二野各军基本达标,而一野各军就要勉强些。

1、第二野战军完成整编后,几个主力军的兵员数量如下:

第10军:下辖三个师共35000余人;

第11军:下辖三个师共38000余人;

第12军:下辖3个师共25000余人;

第13军:下辖三个师共29000余人。

第14军:下辖三个师共23000余人。

毕竟刘邓大军在转战大别山期间,严重伤了元气,淮海战役结束后,还是通过华野和华北军区在兵员方面的大力支援,才编成了九个军28万余人,平均每个军只有30000人左右,只勉强达到了“中等编制”标准。

2、第一野战军完成整编后,几个主力军的员额情况是:

第1军:下辖三个师22000余人;

第2军:下辖三个师36000余人;

第3军:下辖三个师21000余人;

第4军:下辖三个师19000余人;

第6军:下辖三个师14000余人;

第7军:下辖三个师11000余人;

可见第一野战军除了“王胡子”的部队,也就是原第2纵队后来的第2军,确实堪称兵强马壮以外,其他各军的兵力都比较单薄,七个军(不计华北两兵团)另两个骑兵师的建制,总兵力仅15.5万人,跟另外三大野战军完全没有可比性。

3、东北野战军的编制最为充实,第一个原因,是后备兵员和武器装备充足,扩军较为容易,其野战纵队的兵力,到辽沈之前之前,基本从原来的25000余人,猛增到35000到40000人左右。

第二原因,是东野的特种兵配属较多,尤其是炮兵。

最关键的第三个原因,其实是其团级编制较大,根据1947年底“东总”颁布的编制表,一个满编步兵团的员额为2959人,几乎可以用3000人来描述。

那么在三三制的原则下,东北野战军每个步兵师满编达到了11221人,仍按3.5的系数,各纵队当然达到了40000人左右,及至1948年11月纵队改编为“军”时,各军兵力更是普遍多达5、6万人。

这是由于彼时的每个军,又临时编入了一个独立师,属于军辖四师的特殊情况,一定要注意,如果部队员额大大超过规定编制,从军事上说并不是什么好事情。

平津战役结束后,解放军总部的调查小组,曾深入四野部队调研,结论是部分军超编过于严重,比如第39军达到了惊人的7万人(含下辖的北平改编部队),非常不利于部队指挥和管理,“消肿”势在必行。

因此四野南下后,将所辖各独立师,逐步划归转隶新解放区的各地方军区,各军仍恢复到辖三师的状态,加之水土不服减员严重,各军兵力普遍下降到不足5万人,以海南岛战役为例,我一个兵团部率两个军,总兵力只有10万人左右。

尽管如此,第四野战军的军级编制,仍然是四大野战军中最庞大的,属于“高级编制”,这种情况一直延续到抗美援朝战争爆发,经过整补后,首批跨过鸭绿江的第38军、第39军和第40军,各军兵力皆在5万人以上。

尾声:

淮海战役打响之前,敌“徐州剿总”所辖部队已经基本完成整补,也就是按新的编制和定员,对各兵团各军进行了补充,按照杜聿明的自述,战役期间蒋军实际投入作战的兵力,为24个军70余万人。

去掉剿总和各兵团部的直属部队,这一期间敌各军兵力,平均下来勉强达到了30000人左右,可见并未达到规定的员额标准,但缺编得不算特别严重,结果淮海一战,又被消灭了55万人。

因此三大战役结束后,其正规军虽然还有71个军227个师的番号,总兵力却只有115万人,平均每个军连20000人都达不到了,说明南京政府已无力对战损进行足够的补充,只能维持着一大批军、师的空架子。

比如渡江战役期间,敌人在1800余公里的长江沿线上,共部署了115个师约70万人的兵力,简单算算就知道,一个师最多5000来人,那一个军呢?

其实到这个时候,敌人的一个军的实际兵力,只能算一个“加强师”了,所规定的满编员额只存于“理论上”,再加上素质和士气的差距,双方同等编制下的对战,当然要被解放军秋风扫落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