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电影《温柔壳》上映的时候,我正在武汉旅行,回到天津后第一时间去影院看了这部电影。想想认识导演王沐应该也有差不多十年的光景。从最初以编剧身份参与的电影《少女哪吒》开始,他和导演李霄峰也有多次合作。

之后是爱奇艺网剧《十日游戏》的总编剧,在那个时候,他已经开始筹备自己的电影处女作《温柔壳》。2021年他在微信里说,自己处在“疯忙”的状态。毕竟当了父亲,事业上也正是突飞猛进之时。而在《温柔壳》里,你能体会到人生进入新阶段的创作者对生活的感悟。

这部电影足够残忍,也足够温暖。残忍是往昔岁月的痕迹,是挣扎的过程,而温暖是化解痛苦的良药。有些人会被这部电影感动,也会有人因此而被治愈。

导演王沐在海南电影节创投会上

这是特殊人群在大千世界的角落互相温暖并找寻到真爱的故事,所以在最初的海南电影节创投会上,能看到讲述这部电影的背景剧照用的是《新桥恋人》。觉晓和戴春都被身边的亲友当作不正常的人,被主流人群拒绝的他们,只有在此处获得重生。

觉晓被小姨送到医院治疗之初,并不认同自己是“病人”,她无法融入这个在她眼里同样不正常的世界。殊不知,在小姨眼里,一个拿了钱到处乱跑找母亲的女孩,已经不能算作是正常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从这种身份的不认同里也能看出,虽然觉晓自杀未遂,在某种程度上,一旦她的情绪恢复平稳,内心世界得到疗愈,她就会比这里的人更容易恢复到正常状态。

而心灵的治愈,恰恰来自另一个在别人眼里看起来同样有问题的戴春。是后者及时抱起了躺在血泊中的觉晓,也是他偷吃了觉晓手中咬了一半的苹果,又将一个新的苹果放在觉晓面前后,不好意思地逃掉了。

最令觉晓感动的是,戴春愿意代替身心疲惫的她去寻找家人。当觉晓接过戴春递过来写有地址的字条,她笑喷了,因为那是她从某位病友的口袋里翻出来的。片刻欢笑后,觉晓就在戴春的举动里感受到了温暖,于是喜极而泣。王子文在这段戏的表现也是出色的。

关于苹果的意向,在影片快结束时又出现了。这次,戴春捧着一大盆苹果,分给在场的每个病友,相当于把每个希望都赠予需要它的人。这种形式感中多次意象的呈现,最触动人心的还有飞鸽。

参加过这部电影一些观影团活动的人,也可以看到主创们在现场做的鸽子手势,成为这部电影的一个充满温暖和希望的象征。

三次鸽子的意向也都不同,第一次是鸽子从两人紧握的手中飞走,在一部现实题材电影里,有了超现实的质感,好像贾樟柯电影《三峡好人》中突然飞起的建筑。

第二次是觉晓安抚戴春,虽然没有鸽子飞出,但觉晓自己扮作鸽子飞翔的样子逗戴春开心;第三次,起初是贴在玻璃上,在阳光下形成影子的飞鸽,之后则是戴春与落在窗外的鸽子道别。

苹果和飞鸽的意象既是形式感的体现,也可以看出主创对细节的专注。细节里的温暖才是打动人心的关键,比如戴春买来手表用来挡住觉晓被割伤的手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为这部电影增色的恰恰是黑白影像里的梦境世界。关于螃蟹蜕壳的核心内容也出现在戴春和小女孩的对话中。而从戴春最后向医生表达的话语里,也可以看出,戴春把那个女孩当作是自己未来要出生的孩子。

在梦境与现实之间,在这些温柔意象的背后,是往昔岁月带给两位主角的伤害,过往里隐藏着黑暗的前史,如同戴春不敢打开的那扇门,不敢进入的房间,那是通往伤痛之门,能让他回想起家暴的父亲和自尽的母亲(电影中小心有所保留的表露)……

于是每一次摆脱伤痛都如同螃蟹蜕去一层壳,没有柔软的壳,也就没有坚硬的壳。每一次蜕变,都经历不同的挣扎,如同突然受了刺激,需要电击治疗的戴春。

残酷的现实是,患有精神疾病和抑郁症的人群,往往家人和社会都不能治愈他们,他们只有彼此互相拯救。先是戴春治愈了觉晓,之后也是觉晓一次次地安抚戴春。觉晓的小姨和戴春的弟弟做不到的,只有他们自己才能互相给予。

结尾孩子呼唤父母的声音,不知情的观众也当作两位主角孩子出生的暗示和美好愿景。而王沐在导演笔记里提到,那声音来自他三岁的儿子。这就令人有些艳羡了。一个电影导演借着创作的机会,把自己孩子的声音留在了永恒的银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