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有专家学者或者是领导,在调研馆陶县大运河的时候,位于该县最南端、与山东省相邻的徐万仓村漳河、卫河汇流处,往往是调研活动一个最重要的点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卫星图上的漳河、卫河汇流处

或许会有人奇怪了,就是这样单纯的两条河流交汇而已,在全国各地这种情况还不比比皆是,有什么好看的?难道仅仅就因为这里是到德州四女寺就结束、仅长157公里卫运河的起点?

这样的想法当然是错误的,漳河入卫河真正的意义有两点:

一是漳河入卫河,乃至卫河流域的形成,是人工干预的结果,是运河的“用以沟通地区或水域间水运的人工水道,通常与自然水道或其他运河相连” 概念具体体现;
二是漳河入卫河,保障了明清中国北方漕运一多半的水量,如果没有漳河入卫河,明清两朝北方的漕运就无法进行!

为何说漳河入卫河,乃至卫河流域的形成,是人工干预的结果?

漳河最初并不入卫河,反而距离卫河较为遥远。战国时期的《尚书·禹贡》,对黄河流经路线的记载中,就有漳河:“北过降水,至于大陆”降水即指今漳河,黄河在流经今天邯郸市临漳、肥乡、曲周时,漳河汇入,最终于今天天津一带注入渤海。

战国时期入黄河的漳水

隋朝及以后,漳河受黄河故道影响,河槽摆动不定、徙移无常,大致可分为三支,亦称三道:“始自磁州、邯郸、永年、曲周,北趋滹沱河入海,是为北道。后又改由肥乡、广平、阜城、东光入海,是为中道。其由大名府之旧魏县、元城至山东馆陶入卫,初为中道之支流,后遂为南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漳河迁徙的“三道”

漳河迁徙虽分北道、中道、南道,但也有主流、支流之分,宋、元代之前漳河主行北流,以自然变动为主。宋元之后,人为干预因素在漳河迁徙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并且人为干预漳河迁徙的方向就是使其汇入卫河,漳河入卫的位置绝大多数在馆陶县境内,主要有三处:

在馆陶孙庄入卫

元代“(卫河)由内黄东出,至山东馆陶西,漳水合焉”。此时为大德四年(公元1300年),从临漳境内分引漳河一支,经成安、广平至馆陶县孙庄南入卫河,不过这条河道很快就淤塞了。直到清康熙三十六年六月初九日(1697年7月26日),又在馆陶孙庄入卫。

在南馆陶入卫

清朝康熙四十七年(公元1708年)漳河又改为由临漳经魏县过元城(今大名县北部),由南馆陶入卫。道光二年(公元1822年)漳河在安阳漫水下流,经大名、元城、过红花堤(在今馆陶县刘齐固村)再次在南馆陶入卫。

在徐万仓入卫

1942年漳河自魏县南尚村改道后全漳在馆陶县徐万仓入卫,形成了今与卫河合流汇入卫运河的形势。

老卫星图上漳河在馆陶入卫河的痕迹

漳河为什么要入卫?为了漕运“引漳济卫”而已,特别是在明朝永乐皇帝定都北京不久,随着入京漕粮数额的不断增长,中国北方运河的水量已难以满足漕运需求,于是就有大臣建议继续、长期采用元朝时开始的引漳河入卫河之策。

清雍正《馆陶县志》河渠记载了户部尚书蒋廷锡在雍正三年所奏的《为漕运全资水利条列五事》,其中就提到了卫水少,而需引漳水一事:

查卫水出辉之西门,其泉甚细,虽东引淇、阳、洹之水,而三水皆微弱,故河南漕艘每苦浅阻……自临清至青县仍仅卫水一流供运也……故卫河之流势常充盛,运道无浅涩之阻……自大名以至青县六百余里若得漳水,以广其流,诚七省漕运之大利也……

大意就是,卫河之水虽有淇水、阳水、洹水汇入,但仍然流量不大,在上游的河南漕船也经常受阻,而到临清至青县段仍靠卫河一河之水供漕运,漕船行船之难可想而知了,只有卫河之水水流充沛的时候,运道才可以保证畅通,而达到这个情况,只能将漳水引入,增加河水流量,对于7个有漕运任务的省份才是最有利的。

户部尚书蒋廷锡于雍正三年所奏《为漕运全资水利条列五事》

总的来说,因为需要把漳河之水引到卫河,除了利用天然河道之外,还需要人工开挖一些河道,所以说漳河与卫河之间的连接是运河也是可以说通的,因为运河的定义就是:“运河是用以沟通地区或水域间水运的人工水道,通常与自然水道或其他运河相连。”

不说漳河,其实就连卫河也算得上是一条历史古老的运河。它最早是黄河的一条故道,因黄河改道之后河水变清、有些河段有白色贝壳,所以在不同的地方,也就有“清河”“白沟”的称呼。

东汉末年,曹操将白沟改造为联络洛阳和邺都的运河,并且把本为黄河支流的淇水用枋木筑起大坝,使其不入黄河而入白沟:“在淇河口下大枋木以筑堰,遏淇水入白沟以通漕运”,这是卫河首次用其他河流之水辅助漕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隋大运河永济渠所经

时间到了隋朝,炀帝开凿的大运河永济渠,是利用曹操的白沟进行了重新疏凿,永济渠因为炀帝龙舟经过,而被命名为御河,这个名字一直使用到了宋朝、元朝。明朝才改为“卫河”。

无论是白沟,还是永济渠、御河,人工干预的因素始终处于主导地位,从这一方面说,卫河就是运河。

为何说没有漳河入卫河,明清两朝北方的漕运就无法进行?

在相邻的两条河流或者流域中间,往往会存在一个“分水岭”,以山岭或高地作为分界点。而在以人工连接起来多条天然河流形成的京杭大运河上,也有一个这样的最高点,称为“水脊”,这个水脊在山东省济宁市汶上县南旺镇。

《运河纵剖面图》,红圈处即为南旺镇位置,最左处为天津,最右处为杭州

整条大运河以“南旺水脊”为中心点,向北、向南均呈越来越低的趋势。明朝永乐年间,在这个“水脊”处,巧妙地把人工引来的汶河水,一分为二,水量的十分之七向北流、十分之三向南流,也就是民间俗称的“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

在南旺以南,与大运河汇流而过的泗水、黄河、淮河、长江等河流众多,虽然汶河之水只有三分南下,但是大运河水量极为充沛。

但是从南旺往北,为人工开凿的大运河会通河段,直到临清与卫河交汇,四百里的距离,却没有河流汇入,虽然汶河之水有七分向北,但是仍然不够行船使用。为了保证运输,只能建立起21个船闸保水行船,但在干旱年份,水浅的时候,船只就需要停在河道里,等水足够深了才可继续前行。

1886年《山东运河全图》可见卫河、漳河交汇后在临清与汶水相汇

在汶水和卫河交汇处,汶水河底比卫河要高,如果卫河没有充足的水量和足够高的水平面,一旦两条河流交汇处的船闸开启,闸室内的河水会瞬间流干,导致船只搁浅。因此,只有时刻让汶、卫交汇处的水平面保持一致,才可以平稳行船。

卫河为了维持与汶水一致的水平面,必须有着充沛的水量。但是卫河发源于河南辉县,由南向北一路流淌过来,所经的豫北、鲁西、冀南,均是粮食主产区,灌溉用水极大,导致卫河水量不足。为保证漕运,虽然采取了“官三民一”的用水制度,即“三日放水济漕,一日塞口灌田”,但仍然不能满足漕运需要。

为了解决这一难题,也就有了引漳河之水入卫之举。

漳河自太行山出山之后不远就入卫河,民间灌溉用水极少,并且漳河水量较大,完全可以满足漕运。漳水入卫之后,在一些水大的年份和季节,还需要通过四女寺、捷地、兴济、马厂四条减水河,向渤海下泄水势,避免发生决堤等洪灾。

在临清向北的运河,仅有几条减河与海河入海,其他河流汇聚到天津三岔口

临清到天津的运河,除了一条用来排除河北省南部沥水的老漳河(也称清凉江)在青县入运河之外,其他的如滏阳河、滹沱河、大清河、白沟河等河流所汇流成的子牙河,直到天津三岔口才汇入运河,并且随即入海,对于补充运河水量起不上作用。

可以这么说,从“南旺水脊”向北的大运河,除了水量微小的汶河水之外,漳河、卫河汇流之后的河水,就成为其最主要水源,保障了明清两朝中国北方漕运一多半的水量,可以说没有漳河入卫河,明清两朝北方的漕运就无法进行,这种说法是一点也错不了的!

您了解的情况是这样吗?欢迎在文章底部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