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中国就是棒!”(伏拉夫语气)

这可不是要阴阳怪气,我这次主要夸的是我们国家是真的地大物博,各种资源都很丰富,其中也包括了普通人不怎么在意的一种资源——化石资源。你想想,出现在新闻中的我国被称为“化石之乡”的地区有多少啊?贵州关岭、山东榆社、四川自贡、广东南雄、内蒙古二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实在是太多了,这些化石的研究周期是很长的,但因为发现的很多,时间间隔不断被填补,所以几乎没多久就总有化石新发现的新闻能登上热搜。

今天我们要讲的是来自广东省南雄市的化石发现。

广东发现一亿年前大型龟鳖类化石

5月30日,国际著名生物学期刊《PeerJ》上发布了一则研究报道,内容是关于我国发现的一个南雄盆地大凤组的龟鳖类化石。

广东省南雄市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就发现了许多的白垩纪古脊椎动物化石,其中就包括了很多的白垩纪龟鳖类化石。龟鳖类一直是古生物学家的噩梦,它们的起源和进化到现在都还是谜,因此这些化石都没怎么被系统研究。因此我国对于白垩纪龟鳖多样性以及南雄盆地古生物群落的认识都是比较少的,不过这次发现的化石终于填补了部分空缺。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韩凤禄副教授团队联合国内外科研人员在广东省南雄市发现的龟鳖类化石标本算是很大型的了,虽然只有部分头骨和甲壳部分,但光是头骨就有13cm长,由此估计这个龟鳖的完整甲壳得有60cm左右!

经过后续的研究,科研人员将其归入了南雄龟科南雄龟属,并取名为杨氏南雄龟。这个名字是为了纪念我国的中国古脊椎动物学的奠基人杨钟健院士,他的许多工作都是中国初创性的,如果不是他,现在我们的古脊椎学就不会发展得这么顺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有何特别之处?

杨氏南雄龟的背甲前端有一对很像是角的凸起,这种结构在一亿年后的现代的龟鳖中都没有发现,那么这个构造是干嘛用的?科研人员认为主要是为了保护和减少阻力。这对角刚好在头骨的两侧,可能有保护头部的作用;另外经过复原和建模,科研人员发现这个结构能使杨氏南雄龟的背甲呈现流线型,能够有效的分散流水的压力,减少25%的水流阻力。

这就说明杨氏南雄龟这个大型龟鳖物种是水生或者半水生的,毕竟白垩纪时候的气候那是恐怖的炎热,想要降低体温对龟鳖这种光溜溜的物种来说,泡水中是最好的选择。

另外,科研人员还发现杨氏南雄龟跟远在日本的角异龟有很近的亲缘关系,这倒不难解释,毕竟白垩纪中晚期的时候,日本海压根不存在呢,而且亚欧大陆东缘和日本岛弧具有地理联系,所以杨氏南雄龟在这个区域走来走去谋生存也是很正常的。不过这个是推测,没有确凿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