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升初是学段之间连接过渡的重要过程。在这个阶段,很多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落差,如果过渡不好,很容易对学习造成影响。鉴于此,东莞万江第三中学开展对小升初衔接课题的研究,研发校本课程,开展小升初衔接活动,从“教与学、师与生”方面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减少升学焦虑,帮助学生顺利从小学过渡到初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学生在上校本课程

正确认识小升初学生心理落差

很多学生对初中与小学阶段完全不同的学习和生活方式不适应。去年9月,家住东莞万江的宇宸从一名小学生正式成为一名初中生,面对陌生的学习环境、陌生的老师和同学,他在心理上产生一定的落差,“初中的主科从语数变成了语数外三门,音美体等副科课时减少,而且还要寄宿在学校,刚开始真不适应,感觉学习任务重,学习比较吃力。”经过一个学期的磨合以及老师和家长的开导后,宇宸如今已经适应了初中的学习环境,人也变得开朗活泼了。

万江街道名师工作室主持人、万江第三中学语文科组长张肖霞表示,小学教育与初中教育属于不同阶段、不同类型的教育,两者之间密切联系又存在差异。小学生的学习具有同化学习的特点,主要是经验的获取、知识量的扩充与增加,而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认知结构与认知方法。而中学生逐渐从同化学习转变到顺应式学习,在接受新知识的过程中,需要发生认知结构的改变。“如果小学和初中协调与衔接不好,中学生特别是在七年级、八年级阶段,仍然采用同化学习的方法,学习效果、学习质量必然会打折扣。”张肖霞说。

据张肖霞介绍,万江第三中学语文科组有3位老师曾在小学进行为期2-3年的语文教学交流工作,了解了小学与初中语文教学的侧重点有所不同。她坦言,小学语文注重用多媒体、教具、挂图、标本等直观教学手段,以生字词为主,记忆多,重复性多。初中则从生字词过渡到课文内容的理解以及写法、技法的学习,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课堂上更加注重概念理解和运用。

张肖霞给七年级学生上课

开展小初衔接课题研究

今年开学初,万江第三中学组织教育集团的中小学老师互相听课、互相交流。其间,初中老师觉得小学老师讲课太慢、内容太少;小学老师认为初中老师讲课太快、太难。而中小学老师在教法上的差异是小学生和初中生学习能力差异化导致的。基于此,万江第三中学开展小初衔接课题研究,服务对象是小学五、六年级和初中七年级的老师和学生,主要在万江第三中学、万江第三小学、万江实验小学、万江中心小学、万江第二小学开展。

今年4月,万江第三中学举办东莞市万江第三中学教育集团语文、数学、英语学科课堂教学专项研修活动。活动中,该校语文老师赵菁上了一堂《驿路梨花》公开课,她循循善诱,引导学生从“略读小说”到“读懂小说”、从“梳理情节”到“写法探究”,让学生透彻理解文章内容。接着,该教育集团成员学校万江第三小学、万江实验小学的老师们重点分享了书写和阅读等内容,介绍了“阅读考级”“书法擂台赛”等活动。最后,老师们就“七年级必备知识小升初衔接教学策略、七年级关键能力小升初衔接教学策略、七年级学习习惯小升初衔接教学策略、小升初暑假课程开发”进行研讨。

“集团化教育加强了小学和初中老师的交流,更利于小升初的衔接。”张肖霞表示,初中七年级老师到小学听课,了解小学毕业班的教学内容和教法,为初中的教学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小学老师到初中听课和交流,了解初中的教学方式以及做法。除此之外,万江第三中学还组织小升初的学生及家长参观校园,全面了解学校文化,体验各类特色校本课程,让学生对初中生活充满期待。

开发小升初衔接校本课程

根据小学的校本课程开展情况,万江第三中学在开发校本课程时,把学生在小学已有的特长继续延续、强化,为将来考取特长生打好基础。为此,该校开发了相应的小升初衔接的特色校本课程,例如书法、国画、合唱、舞蹈、足球、篮球、航模等。此外,该校小升初衔接的课程还包括语文、数学、英语三大主科,以及物理、化学、艺术、体育等学科。

值得一提的是,万江第三中学从2021年3月起开发了新校本课程——醒狮,在传承了本地传统文化的同时,很好地衔接了万江实验小学的醒狮校本课程,让有一定底子的小学生升到初中后能继续加强训练。今年4月17日,该校醒狮队第一次代表学校参加东莞市“客侨杯”龙狮麒麟大赛就斩获了银奖。据悉,该校十分注重梯队训练,通过八年级带七年级的方式,将醒狮队届届相传。

“与培训机构相比,学校的小升初衔接课程更全面更深入。”张肖霞解释道,培训机构的学生来自不同学校,也将升学到不同的学校去,他们所做的小升初衔接主要是文化科的知识点衔接,并没有真正了解学生未来初中的学校真实情况。而万江第三中学则通过教育集团的成员学校领导层交流、科任老师互相听课评课,以及六年级学生到学校参观、体验校本课等方式深入了解,从而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衔接。

助力提升学生学习能力

通过开展小升初衔接课程及活动,学校、老师、学生收获满满。张肖霞表示,对学校而言,学校之间的管理层互相学习,在工作计划等决策上作出调整,更有利于学校的整体发展。对教师而言,初中老师把在教学中遇到的困惑反映给小学老师,希望培养学生做好笔记的习惯,注重对学生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的培养等,小学老师积极配合,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对学生而言,学生提前了解初中学习、住宿、校本活动等信息,不仅减少了升学焦虑,还提升了对初中生活的期待感。接下来,小初衔接工作将继续加强教育集团成员学校之间的交流,共同开发新课程。

张肖霞表示,万江第三中学十分注重小初衔接。在七年级语文教学中,学校设置每周的练字和名著阅读来让学生慢慢适应初中的学习,从简单的文言古诗文背诵过渡到识记重点文言字词、翻译句子、理解课文内容,拓展学习课外文言,并开展诗歌朗诵、作文写作等课程,提升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感受语文传统文化,培养学习语文的综合能力,更好适应初中学习环境。

万江街道名师工作室主持人、心理老师王姨玉透露,他们对小升初家长展开问卷调查,了解家长需求,联合小学心理老师一起研发小初衔接适应主题心理健康课程、家庭教育微课程等,帮助家长与学生一起迎接美好的初中校园生活。

一位家长表示,她的小孩参加学校七年级校本课程醒狮队,不但能强身健体,还增强了抗挫折的能力。醒狮队获奖后,小孩更有自信力,做事积极上进,“每到星期天,小孩主动要求提前到校训练,这比坐在家里玩游戏强多了。”(文、图/邓窕玲)

来源 | 羊城晚报·羊城派

责编 | 朱嘉乐

校对 | 赵丹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