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塔尔王位之争:国王外出度假,儿子迅速登基,顺带冻结父亲财产

清朝吴存礼的《七律·沙丘宫怀古》中写道:“祖龙霸业车申恨,主父雄心宫里愁。唯有朦胧沙上月,至今犹自照荒丘!”

这首诗用来咏怀战国时期一代雄主赵武灵王,世人都知道他改革胡服骑射,把赵国骑兵训成了可以与秦军抗衡的天下精兵,但他的结局却鲜为人知——被儿子困在沙丘宫,活活饿死,令人唏嘘。

在封建社会,君主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君主的意愿就是法律,不受任何约束,权力如魔力,在它的引诱下父子反目,手足相残屡见不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今世人心中,现在已经是文明社会,父子权斗是千百年前才会发生的事情,然而在26年前的卡塔尔就发生了一起儿子成功夺权事件,把父亲逼下王位的政变。

不流血的政变卡塔尔位于波斯湾西南岸,南面与沙特接壤,境内大部分是沙漠,属于热带沙漠气候,每年6-9月份,最高气温可以达到45度以上。

这里地下水资源匮乏,水比油贵,在炎热的夏季,干燥难耐。

所以每年盛夏来临前,国家元首埃米尔哈利法都会飞往北欧躲避即将到来的酷暑,相对于国内的干涸缺水、炎阳炙人,北欧湖光山色,气温舒适,绿树成荫,十分惬意。

1995年6月,这位老君王像往年一样,把儿子哈马德叫到身边托付军国大事,并准备启程飞往日内瓦度假避暑事宜。

儿子站在父亲身边,恭敬地记录下需要处理的事项,表面上波澜不惊,内心却躁动不安,因为他正在酝酿着一件大事——趁着父亲出国度假,取而代之。

行囊准备妥当后,老君王在众人的护送下到达机场,哈利法登机那一刻,儿子和一众下属站在飞机下,挥手送别,他们目送着老君王的背影,心里也在默默道别:“再见,埃米尔哈利法”。

舱门关闭,飞机引擎轰隆隆的响声,奏响了哈利法王朝的丧钟。

正式举事之前,王储已经做了万全准备,首先利用自己的军权控制了国家的主要部门,然后笼络了一大批对君主专制不满的部落成员,并争取到了大多数政府要员的支持。

为了避免夜长梦多,哈马德在父亲离开的当日召集军政要员,宣告自己即刻起取代父王就任埃米尔之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政变命令宣布时,少数有反对意见的人,要么被辞退官职,要么看到披坚执锐的军队已完全归顺王储,也只能附和通过,整个国内政权交接过程十分顺当平稳。

新的政令颁发完成,新的官员职位宣布就任,一切尘埃落地,哈马德拨通了父亲在日内瓦别墅的电话。

老父亲在出发前未感到任何异样,照样在飞机上闭目养神,飞机落地后悠闲地住进度假别墅,然后坐在阳台上呼吸着湿润的空气,观赏着庭院里的满目绿意。

急促的电话铃声打破了这幅岁月静好的画面,佣人传达了电话是王储从卡塔尔打来的,他心中一暖,还以为是儿子来关心他长途跋涉的辛苦,然而对方的话如冷水浇背,让他怒发冲冠。

电话那头,王储用通知的口吻传达了自己的即位:“父亲安心度假,我已于今日宣告各级官员、民众,取代父亲成为新的埃米尔。”

所有人面对噩耗的表现都一样,哈利法刚刚开始以为是在梦中听到的假消息,然后是气到五内俱焚,最后铺天盖地的新闻让他接受了现实。

冷静之后,他通知随从订票回国挽回局面,才发现儿子做事决绝,将自己的账户全部冻结,昔日挥金如土的君王,如今身无分文寸步难行,只能留在日内瓦。

没有武力冲突,没有流血牺牲,卡塔尔这场篡位政变,似乎在一夜之间就取得成功。

可老君王已是风烛残年,哈马德作为王储,王位迟早是他的囊中之物,他为什么急于篡位呢?

有人说是因为卡塔尔太富有了,儿子想为了钱;有人说是为了一个女人——莫扎王妃。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如此一件改天换地的大事,绝非那么简单,是国事与家事较量的结果。

关乎国事如今世界上,大多数国家已是民主统治,极少数还是君主集中制,君主制分为部分权力集中制和绝对权力集中制,前者如英国、日本等国家,君主只是地位的象征,并无实权;后者如沙特等阿拉伯国家等,君主拥有绝对的权力。

卡塔尔属于后者,是君主制酋长国,最高统治者称为埃米尔。

卡塔尔历史上居民以游牧部落为主,靠采集珍珠为生,各部落之间为争夺珍珠养殖场争斗数百年,一直没有统一的政权。

16世纪开始遭受外国入侵,先后遭受葡萄牙、土耳其、英国统治,没有主权,直到1864年,萨尼部落的首领萨尼·本·默罕默德建立了卡塔尔酋长国,从此萨尼家族代代相传,世袭统治着这个国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建国初期的卡塔尔,仅以珍珠养殖业作为国家经济支柱,贫穷落后,直到1940年英国人在这里发现石油,随后英国石油公司取得勘探权,卡塔尔通过出售资源逐渐摆脱贫困。

1971年,卡塔尔从英国人管辖下获得独立,一年后时任副埃米尔的哈利法发动宫廷政变,从一个部落酋长摇身一变成为埃米尔。

他在位期间,正是西方国家大规模发展工业,高度依赖石油的起始阶段,依靠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卡塔尔一跃成为富豪之国。

为了享受奢靡的生活,哈利法通告全国,石油和天然气全部归国有,这招来其他部落的不满,从此国内抗议声不断,但都被武力镇压。

过上巨富的日子之后,哈利法染上了封建庸王的通病——安于现状,贪图享乐。

他开始频繁到欧洲度假,过着花天酒地,纸醉金迷的快活日子,日常政务交给王储哈马德。

哈马德是哈利发的长子,1950年在多哈出生,曾就读于英国桑德赫斯特皇家学院,21岁从英国毕业回国后加入卡塔尔军队,他从营长开始做起,到42岁升为武装部队总司令。

多年的军营生活,使他在军中威信极高,掌有军队实权,这也是他日后政变成功的一大筹码。

在执政理念上,哈马德在留学期间受到西方先进思想的熏陶,他深切体会到民主政治的优越。

他认为老君王哈利法中央集权的的思想已经属于昨日黄花,民间不断爆发的抗议证明国家需要改革、实现民主,而老国王崇尚绝对权力,不肯放权。

在经济上,年轻的储君提出石油、天然气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总有一天国家经济会因为资源枯竭而再次走向贫困,需要发展多元化经济,参考欧美国发展现代化产业,建立新的支柱产业。

而老国王遵守保守的发展策略,拒绝引进国外的成功经验,着眼于眼前享受,对这些提议置若罔闻。

放眼国际,虽然卡塔尔十分富有,但并不属于发达国家,因为发达国家评判标准要求工业技术发达和科技水平先进,卡塔尔在这两方面处于落后水平,这让年轻的王储愤愤不平,锲而不舍地向父亲灌输强国之路。

最开始在家庭聚会时,儿子神采飞扬地告诉父亲英国的金融业和工业有多么强大,父亲装作没有听到。

后来他通过列举国外的成功案例,如英国、德国的工业、如新加坡的旅游业,做了详尽的报告一字一句地念给父亲听,父亲笑而不语,暗示延缓再议。

这位年迈的父亲原想采用拖延战术打消儿子的新奇念头,然而事与愿违,愈演愈烈,儿子把提案搬到了国家协商会议,父亲感觉自己的无上权威受到了贸然挑战。

两人不再是家庭餐桌上闲聊的父子,而是站在改革派与保守派两大对立阵营的塔顶上,矛盾一触即发。

关乎家事统治者的家事也能给国家带来变动,中国有吴三桂“冲冠一怒为红颜”,放清兵入关,加速了明朝的灭亡;西方有埃及艳后情陷凯撒大帝,导致埃及被罗马占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哈马德发动政变的另一个原因,就是由家庭矛盾引起的。

他年轻时候,父亲哈利法为了巩固家族的统治,也为了加固儿子的王储之位,为哈马德安排了一场政治婚姻,崇尚民主自由的王储十分排斥,但年轻时迫于父亲的权威,迎娶了一个没有感情基础的女人。

一日,王储例行到卡塔尔大学做访问,学校安排了各个学科的学生代表,出席王储召开的交流座谈会。

一位主修社会学的女生安静地坐在台下,听着王储侃侃而谈,等到学生提问环节,她从自己的专业研究方向出发,举手提问:“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是经济还是政体?为什么卡塔尔的抗议比沙特等邻国多?”

王储一下被这个问题震撼,这也正是令他困惑的问题,与他的政治理念有异曲同工之意,能提出来这个问题的人就是他的知音。

再看这个女生身材高挑,面目秀丽,黑漆漆的双目盯着她,十分渴求得到答案,目光中透露出她是一个有故事的人,顿时心生好感。

会后,王储从校方打听到了这个女生名叫莫扎,并单独召见了她,通过接触,知道了这个女孩的故事。

莫扎小时候,父亲参与过抗议哈利法统治的集会,集会的口号是“石油和天然气,国民平等享有”,这彻底触动了哈利法的底线,最后把参与者都抓进了监狱永久关押。

父亲入狱后,小小年纪的莫扎一边忍受着缺失父爱的痛苦,一边还要背负着着“囚犯女儿”的骂名,被其他孩子的欺凌和孤立。

更加糟糕的是,哈利法的独裁思想认为对抗议者的惩罚太轻,下令流放他们的家人。

莫扎和母亲受牵连被驱逐出境,流落到了科威特,在他乡举目无亲,吃尽苦头。

这个不平凡的女孩,并未被遭遇的一连串不幸打垮,反而变得坚强独立,凭借自己的不懈努力,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卡塔尔大学。

她的外貌绝美,她的思想深邃,她的经历苦悲,这样的女人最能激起成功男人的征服欲和保护欲,而王储就是这样的男人,他深深的爱上了莫扎,对她展开热烈追求并求婚成功。

卡塔尔实行一夫多妻制的婚姻制度,已婚的王储再娶一名心仪女子做妻子,合情合法,对王室而言也是平常之事,然而落实过程却困难重重。

哈利法听说后,对儿子的这位红颜知己展开了调查,当调查人员将结果读给他听以后,他跳起来坚决反对。

他绝对不认可一个反对者的女儿,如果同意她嫁到自己家,就是质疑自己对反对者的处罚政令,亵渎自己的神圣权威。

为了制止儿子的念头,哈利法提出莫扎是一个毫无贵族血统的平民女子,王室成员从来没有与平民联姻的先例,而且她还是一个囚犯的女儿,嫁入王室有辱国体。

但成年人的爱情并不是一时兴起,哈马德对莫扎的感情到了非她不可的地步,表示决不放弃,与父亲展开拉锯战,最后以放弃王储身份为威胁才争得父亲的同意,不过父亲也提出了一个条件:莫扎的家人不许参加婚礼。

哈马德虽然心疼莫扎,也只能各退一步。

1977年两人大婚,婚礼上,除了丈夫以外,莫扎一眼望去都是陌生人,冷漠的公公对儿媳只说了一句话:认清你的位置,你不是第一位王妃,不是这里的女主人。

此刻她明白自己势力单薄,唯有强忍委屈,先走进王室大门,以后再谋发展。

婚后,王储对莫扎十分宠爱:各种大小聚会,他都只带着莫扎,不带大老婆;在路上和莫扎并排走(传统约定俗成王妃要走在王储身后);在大庭广众下王储为莫扎提裙子,俨然一副小迷弟的状态。

一时间,他的宠妻狂魔形象成为大小媒体的热点报道,民众也将这对佳偶的爱情故事作为美谈广泛传播。

莫扎婚后也并不是像传统嫁入豪门的灰姑娘一样,做一个安逸的“金丝雀”,她的才华开始慢慢地展现出来。

当时卡塔尔国内的珍珠生意以收购稀有精品为主,大而圆的珠子被做成价值不菲的饰品贩售,而她反其道而行,专门收购受市场冷落的小珍珠,用来装饰家具和工艺品,赚取不菲利润,在商界站稳了脚跟。

1979年,眼光独到的她淘到一颗天然黑珍珠,被拍卖行估价70万英镑。

这珍珠又大又圆,黑亮闪耀,是稀世珍品,她的公公看到后爱不释手,按照常理来看,急于获得认可的儿媳应该投其所好主动献给公公。

但莫扎心中始终憋着一口气:你看不上我,我偏不低头,要想拿走,就按照生意人的规矩办事,最后哈利法以100万英镑卖走。

有了这笔钱,莫扎扩大了自己的生意,这位骄傲的王妃变得更加独立,不像王室其他成员那样卑躬屈膝地奉迎哈利法,这让这位埃米尔如鲠在喉,他决定离间儿子和莫扎的感情。

哈利法安排了哈马德的第三次政治联姻,他把一个比莫扎更年轻貌美的女子推给儿子,借机分散儿子对莫扎的爱,用来打击莫扎。

哈马德此次平静地接受了安排,父亲以为他喜新厌旧,却不知儿子有更深远的打算,他提出娶完第三任妻子之后,家里人员增加,事务繁琐,让莫扎代替大老婆掌管王储的家庭事务,负责管理自己的财务和投资。

大老婆是家庭主妇,莫扎早已在商海磨砺多年,对比之下,财商和管理能力立分高下,哈利法同意了儿子的提议。

自此开始,莫扎成了没有大老婆名分,但实权在握的王宫女主人,她由幕后走到前台,为哈马德的政变之路贡献了一臂之力。

首先是形象上的帮助。

莫扎本就是平民出身,她经常随王储走访民间组织,打造出了亲民形象,赢取了民意支持;外事访问时,她与其他国家元首夫人谈笑风生,赢得了一大批海外舆论支持者。

其次是经济上的支持。

莫扎深知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公公的政治筹码是石油天然气的丰厚利润,为了侵夺他的筹码从而压制他的权势,只有比他更富有。

她把实现财富之路聚焦在了现代先进的金融业上,1986年,她成立了王室投资集团,自己担任总裁,在做强传统的珍珠产业外,涉足投资行业,财富暴涨,这解决了王储政变的财务压力。

再次,更重要的是精神上的共振。

莫扎幼年时受的苦,还关在牢里的父亲,时刻提醒她推翻哈利法独裁统治的必要性,王储与父亲每次因政见不合闹矛盾时,她都坚定不移的支持丈夫,甚至推波助澜。

国事上不可调和的矛盾之下,王储萌起篡位的想法,有了经济和精神支持之后,想法很快便付诸行动。

政变后的国家和父子两代人哈马德上任之后,大展拳脚施行新政,开始了现代化改革,他制定政令划出部分国有资金改善民众福利,让卡塔尔公民可以享受免费的医疗、水、电和教育等。

新政使哈马德获得了卡塔尔民众的空前拥戴,国家安稳富足,而中东其他阿拉伯国家经常处于战争与动荡之中。

莫扎则是丈夫的最佳“创业伙伴”,2002年由她修建的伊斯兰艺术博物馆在首都多哈落成,中间汇集了世界顶尖设计师的作品,让这个弹丸小国拥有了世界一流的艺术博物馆。

馆内经常举办各种艺术展,吸引了各地游客,也带动了当地旅游业,虽然卡塔尔仍然是一个能源型国家,但一系列旅游措施,使卡塔尔成为中东地区旅游业发展最快的国家。

另外,她继续在投资行业叱咤风云,用10亿美元收购意大利奢侈品牌华伦天奴,用19亿美元收购曼联足球队,为多哈赢得了2006年亚运会、2011年亚洲杯足球赛举办权。

在房地产业甚嚣尘上的年代,这间投资公司花费160亿美元在伦敦购买房产做投资,其中包括花了9亿买下的伦敦奥运村。

随着丈夫上台后,莫扎的父亲终于在被关18年后被释放回家,父女才得以重逢,家国两安,莫扎更加从容美丽。

在保守的阿拉伯国家,她是唯一一个可以抛头露面的王室女性,她用自己的美丽和能干,征服了整个国家民众,被称为“卡塔尔的奇迹”。

再看老埃米尔哈利法,他在欧洲度过了9年之后,于2004年被儿子接回国内。

重回故土,看到日新月异的卡塔尔,他百感交集。

站在多哈艺术馆前,看着川流不息的旅人,他才理解了儿子当年的雄心壮志,也从心里认可了莫扎,固执的他终于服软,知道属于自己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

历史滚滚向前,那些风云人物的功过是非都会随浪而去,留给后人的只有史书一页。

同样的事情,出发点和结果不同,就会有不同的评价,也许会有人批判哈马德的不孝,但卡塔尔历史记载不会抹灭他对国家的功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