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1月1日,《人民日报》头版头条刊登了《告台湾同胞书》,同时国防部长徐向前下令:停止对大、小金门等岛屿的炮击。持续了二十年的炮击金门行动结束,两岸关系出现缓和迹象。而这也让当时驻守金门岛的一名国军上尉连长,心中燃起了对祖国大陆的一份特殊热情。

这个人就是林毅夫。1979年5月,驻守在中国金门马岛前哨的林毅夫趁退潮之时跳入海中,朝两公里之外的大陆游去,当晚金门国军就发现连长失踪。当时的林毅夫,还在使用原来的名字“林正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无论是在台湾还是在大陆,林毅夫都堪称传奇。林毅夫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的思维非常活跃,对中国历史非常感兴趣,也正因为如此,他深深地知道大陆和台湾同宗同祖、同根同源,只是历史的原因导致两岸暂时对立。迟早有一天,中国必将统一。从他年轻的时候起,他心中就有了一股冲动,回到大陆。何谓志向远大者?林毅夫如是也!

年轻的林毅夫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岛内最高学府台湾大学,但是仅仅一年之后,他就主动申请转入岛内军校就读。对于他的这个决定,外人非常不理解。其实他的想法很简单,在普通大学里只是为了自己的前程,投笔从戎才是真正的报效国家。台湾最优秀的学生主动进入军队,在当时引起了轰动,蒋经国还亲自接见了他,并对他大加赞赏。

从军校毕业之后,林毅夫顺利进入军队,并被派驻到了金门第一线,他所在的马山广播站距离大陆仅有两公里,站在岛上就能看到对面的大陆。大陆雄伟的海岸线和连绵起伏的山峰,再次勾起了林毅夫的那份向往。

于是,林毅夫自己购买了一台收音机,每天收听大陆的新闻。通过电波,他得知大陆开始了改革开放,解放军在对越自卫反击战中获得大胜,等等信息。这一切都让具有眼光的林毅夫感到,东方的巨龙正在苏醒,马上就要崛起。

他感觉到自己对祖国大陆有一股按捺不住的热情,他要回到大陆去,那里才是他的归宿,那里才是他施展才华、报效国家的地方。

但是,要回大陆何其不易,当时两岸还处于敌对状态,别说回大陆,平时连说都不能说。终于他下定决心,要回到祖国大陆去。

林毅夫在岛上听说过,此前曾经有一位排长,因为思乡心切,冒险游回了对岸,还受到了优待。于是林毅夫也暗下决心找机会游过去,他平时热爱运动,身体特别强壮,游泳更是他的强项之一。虽然没有在水文复杂的海峡里进行过长距离游泳,但年轻人的勇气战胜了一切困难和恐惧。

5月份的一天,林毅夫趁退潮之机,跳入了海峡之中,朝着对岸快速游去。三个小时之后,精疲力尽的林毅夫终于接触到了祖国大陆的土地,很快他就被边防战士接走。金门方面发现林毅夫失踪之后,曾经进行了大规模搜索,随后经过分析认为有两种可能,一个是林毅夫被海流冲走,另一个就是他“叛逃”大陆。

由于林正义在台湾也算是名人,台当局为顾及颜面,马上宣布林正义在海里游泳时意外失踪身亡。大陆方面也考虑到林正义还有亲人在台湾,为了保护他们而封锁了消息。林正义还更改了名字,就是林毅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回到大陆后,政府尊重林毅夫的个人意愿,同意他继续求学,他在台湾就已经取得了MBA学位,后来进入北京大学经济系学习。在北大期间,他有幸结识了到中国交流的西奥多·舒尔茨,并成为了他的关门弟子,随他去美国攻读博士,学成之后仍旧选择回国效力。最后,经过长期努力,他当上了世界银行副行长。

在大陆多年里,林毅夫为中国的改革开放提出了非常重要的建议。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时,林毅夫就直接指出中国当时出现了“双重过剩条件下的恶性循环”,并且建议政府直接干预经济,对经济实施宏观调控,运用各种手段加大基础设施投资建设。这些建议得到中国决策层的采纳,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位传奇的经济学家,至今仍在为国家的改革和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