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毛主席与邓小平

在建国前夕的七届二中全会上,毛主席提醒全党要防止和警惕“糖衣炮弹”的袭击,要求党的干部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

而即便是在毛主席的强调下,依旧有一些人被胜利冲昏了头脑,丢掉了战争年代那种艰苦奋斗的精神,走向了反面。

足以见得,一时一事的艰苦奋斗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都能艰苦奋斗,而“艰苦奋斗”这四个字可以说是随着邓小平度过了他的一生......

不搞特殊化

邓小平艰苦奋斗的精神和实践,最早开始于他在法国的勤工俭学。

回忆起那段历史,邓小平曾笑着说:“我们那时候生活很苦,职业化以后生活来源是公家,但只能吃点面包、煮点面条。”

16岁远涉重洋,到法国勤工俭学时,邓小平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国青年,在法国,她有时候找不到一份工作,也没有任何资助,为求生存,他曾在饭馆当招待,在火车站、码头运送货物,搬运行李,他还做过清洁工,清扫垃圾等等。

那时,邓小平干着这样劳累艰苦的杂活,常常筋疲力尽,可即便如此,他依旧咬牙坚持。

1922年,18岁的邓小平加入了“旅欧中国少年共产党”,从此走上了职业革命家的道路,在邓小平23岁时,他担任了党中央秘书长的职务,主要协助中央领导同志处理日常工作。

图|青年时期邓小平

在党中央机关工作,又在繁华热闹的都市,看起来似乎条件优厚,工作舒适一些,但其实不然,除了工作忙碌外,当时党中央所在地上海处于一片白色恐怖之中,周围环境极其险恶,稍有不慎,就面临被捕、杀头的风险。

在此期间,邓小平曾两次躲过匪警巡捕的危险,对于这段历史,邓小平曾回忆说:“我们在上海做秘密工作,非常辛苦,那时吊起脑袋在干革命。我们没有照过相,连电影院也没去过。”

由此可见,当时十分艰苦。

在抗日战争时期,邓小平担任八路军一二九师政治委员,担任过中共北方局代理书记,也担任过八路军总政治部副主任,已经是独当一面、指挥大战区作战的高级指挥员了。

邓小平在进入党的高级干部行列后,做到了能吃苦耐劳,也做到了奉献。

在这一时期,邓小平不是指挥作战,就是行军打仗,军务繁忙,战事不断,为粉碎国民党的进攻,在邓小平与刘伯承元帅的指挥下,大小战役均取得了重大胜利。

不仅如此,从1941年开始,日伪军对华北抗日民主根据地实行烧光、杀光、抢光的惨绝人寰“三光政策”,使华北敌后抗日进入了抗战八年中最艰苦、最困难的时期。

面对敌人的疯狂扫荡,八路军一二九师在邓小平、刘伯承的率领下,开展游击战和反“扫荡”作战,还实行精兵简政和开展大生产,有效地粉碎了日军的“扫荡”与封锁,坚持度过了最艰难困苦的岁月。

一次,邓小平的女儿毛毛问父亲道:“您那时在前方,也够不容易的吧?”

邓小平微笑着回答道:“我没干什么事,只干了一件事,就是吃苦!”

邓小平把在太行山区战斗几年的工作,仅用“吃苦”二字来概括,由此可见当时他的工作是何等的艰苦卓绝。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邓小平

在此后的日子里,邓小平也始终保持着艰苦奋斗的精神,从来不要别人或下级给他的任何特殊照顾。

1942年2月的一天,邓小平来到沙河县独立营检查工作,独立营的司务长得知邓政委来了后,心想:怎么也不能让这么高的首长叶童我们一起吃小米粥和野菜吧!想着这些,司务长赶忙来到食堂看了看,发现没有白面,他便东奔西跑,东借西借,终于借到了一升白面,为邓小平做了一碗面条。

当司务长高高兴兴地把这一碗面条送到营部时,邓小平却皱起了眉头,拍了拍司务长的肩膀说:“小鬼,你让我搞特殊化哟,要不得!要不得!快把这碗面送给那位重伤员吧。我自己到食堂去吃饭。”

不等司务长反应过来,邓小平早已健步走到了伙房,这时饭已开过,小米粥也吃完了,炊事员正在铲锅巴,这时陪同的人很不好意的要领邓小平到二连伙房去吃饭。

邓小平摇头拒绝道:“不必了,小米加步枪是我们的革命传统,我就吃点小米锅巴吧!”边说边拿起一块锅巴嚼了起来。

图|邓小平

邓小平这种不要照顾,不搞特殊化的艰苦奋斗精神,一直保持到他的晚年。

艰苦奋斗

在革命战争年代,生活条件是极其困难的,最艰苦、最困难的莫过于红军长征。

邓小平随中央红军长征,一起渡过金沙江、大渡河、爬雪山、过草地、踏泥潭,度过了艰难岁月。

在长征路上,邓小平以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深深地感染和鼓舞着广大干部和战士,没有吃的,他就和大家摆“龙门阵”,讲各地的美食,当讲到四川的回锅肉、鱼香肉丝、辣子鸡丁等美食如何好处时,说的大家直咽唾沫,也正是如此,消除了战士们长途行军的疲劳,使得大家沉浸在愉快的说笑之中。

邓小平喜欢抽烟,但在长征过程中,他常常用树叶子来代替烟叶。

如果说战争年代的艰苦奋斗精神,是由于困难条件的环境所迫的话,那么,在新中国成立后,在生活条件好的情况下,仍然保持艰苦奋斗精神,则完全是自觉了。

在生活条件好了以后,邓小平的艰苦奋斗精神、以身作则的模范行动,依旧不减当年,他认为:

“我们必须恢复和发扬党的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传统。我们大家都是从苦里过来的,经历过不少困难的时期......为什么过去很困难的局面我们都能度过?根本问题是我们的干部、党员同人民群众一块吃苦。”

为此,邓小平还强调到:“现在需要全国的干部,首先是高级干部起模范带头作用,把我们党的艰苦朴素、密切联系群众的传统作风很好地恢复起来,坚持下去。”

图|邓公

正是这种认识,在建国后,邓小平仍然处处严格要求自己,自15岁离开故乡后,70多年来,邓小平从未回过故乡,若是说在战争年代没有条件回去,那么新中国成立后,肯定是有这个条件的,但邓小平依旧没有回去。

对此,毛毛在《我的父亲邓小平》一书中个,给出了明确的答案:“父亲自己不回老家,也不许我们回去。他说我们一回去,就会兴师动众,骚扰方。”

对于邓小平而言,他不仅是四川人民的儿子,更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既然决定要为全国人民服务,就不能像封建朝廷的官一般那样光宗耀祖,钦差大臣之行,前呼后拥。

邓小平老家的故居也比较简陋,在新中国成立后,当有人问他如何处理旧居时,邓小平直言道:“照现在样子原封不动,让乡亲们继续住在那里。”

值得一提的是,1997年邓小平逝世后,一工作人员袒露道:“邓小平生前曾用过毛主席遗物。”

这一遗物是一盏台灯,这盏台灯是毛主席、邓小平在北戴河办公时所使用的,据北戴河的工作人员回忆:“这盏台灯,原为毛主席使用,毛主席逝世后,等熊安平继续使用,因为台灯有点矮,影响光线,我们就在台灯下面加了一个木质底座,邓小平使用这盏台灯一直到1992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图|毛主席、邓公都使用过的那盏台灯

这盏台灯对于邓小平而言,是对毛主席的怀念,而这盏台灯也见证了伟人们身居高位而生活简朴的精神风范。

邓小平的廉洁和艰苦奋斗精神,还表现在工作作风上,他从来不讲排场,不耍派头,不图形式,他主张干工作不能用别人代劳,要自己动脑,自己动手,埋头苦干,办事情更是雷厉风行,说干就干。

邓小平的女儿在描述父亲廉洁的工作作风时曾写道:

“有一次,父亲告诉我,他在苏区时,一人,一马,一警卫兼马夫,轻骑减从,就这么从瑞金、会昌一带那么大的一个区域内来来往往,他的那匹马,长征过雪山前死了,他的警卫员,也在长征之前换掉了,父亲这个人,最不讲排场,反对烦琐哲学,这种一人、一马、一警卫的习惯,一直保持到抗战开始,在他就任更重要的职务后,他也是这样崇尚简朴,整个抗战期间和解放战争期间,他没有私人秘书......”

在邓小平女儿的描述下,她为父亲廉洁的工作作风可谓是“画了一幅像”,即便不提此人是谁,人们也能猜得出是邓公,因为邓公这种廉洁的工作作风,早被世人知晓。

严格要求,时时处处想着人民群众

在自己艰苦奋斗的同时,邓小平对家人也要求十分严格。

图|邓公与家人合影

在和金维映在一起时,邓小平对她也十分严格,金维映喜欢吃粉干,那时县城附近只有一家粉干厂在秘密生产粉干,支援前方。

一天,金维映生病吃不下饭,想吃点粉干,但她知道邓小平的脾气,不敢向他说,便偷偷地自己去买粉干吃。

但这件事还是被邓小平知道了,严肃的批评了金维映一顿:“人人都想你这样,还怎么去支援前方,你不能因为我是县委书记,就可以搞特殊化。这是不行的,同志!”

在教育子女时,邓小平要求他们遵纪守法,不能利用他的特殊地位搞特权,谋私利,他从不让子女参与自己工作上的事,也从不向孩子们透露党和国家的重大机密或未出台的重大措施,并不让孩子们向自己打听,他还要求子女加强组织纪律观念,不能乱说乱讲。

在与子女们相处的同时,邓小平也会抓住各种机会,利用聊天的形式,潜移默化地对他们进行革命传统和艰苦奋斗教育,他向孩子们讲述得最多的话题是革命胜利来之不易,共产党员要先苦后甜、革命成功要靠理想和信念等等。

在艰苦奋斗的同时,邓小平的心里更是时时处处想着人民群众。

图|邓小平

在大别山这这样一件事:1948年除夕那一天,邓小平等人带着部队来到金寨县的一个村,小村紧邻着一条小河,住在一家地主的大院里。

没住多久后,隔着这条小河的金寨县县委书记得知了邓小平的到来,连忙领着工作人员带着慰问品来看望首长。

在见到邓小平后,县委书记和工作人员把湖北麻糖、花生、羊肉和一只鸡等慰问品拿了出来,邓小平微微蹙眉问道:“这些东西哪里来的?”

“今天是除夕,是群众慰问的。”

邓小平严肃地说道:“真是‘山中无历日,寒尽不知年’哪!群众生活够苦的了,这些东西还给他们!”

闻言,在场的人们都急了,连忙告诉首长这个村里的地主和群众跑光了,生活上的必需品,连花钱买也买不到,要不要把这些东西留下,作价还给群众行不行?

邓小平再次拒绝道:“不行,正因为要过除夕,群众也需要这些东西,要全部退还群众,不要留下。”

图|邓公

见邓小平作出了决定,县委书记和工作人员只得带着与首长告别,众人走后,卫士长不高兴地说道:“不拿群众的东西,买总可以吧!不留下东西,除夕你们连晚饭都没有。”

闻言,邓小平笑了笑:“不要噘嘴嘛!哪有花钱买慰问品的事,你一定还什么,拿出来吃嘛!”

“只有几个麦饼,又冷又硬!还有一些枣子。”

邓小平笑着说道:“快拿出来吃,麦饼烤烤,红枣当菜,蛮好的一顿年夜饭嘛!”

吃饭时,邓小平边吃着麦饼,边回忆他当年从苏联回国那段路上的艰苦情景,就这样,邓小平度过了1948年的除夕之夜。

纵观邓公这种廉洁安苦、俭以养德的精神和模范行动,为后辈树立了一代风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