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件精品明式家具的价值大体是由器型的价值、工艺的价值、材质的价值等综合起来的去衡量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经常谈到最多的就是材质上的价值,而通常一件精品的红木家具,往往很容易被忽略的就是器型和工艺上的价值。而今天想聊聊的就是红木家具中常见的8种精工工艺价值。

第一种:镶嵌工艺。镶嵌工艺里有镶嵌百宝工艺、嵌铜工艺、掐银丝工艺嵌螺钿贝工艺等。而这种工艺在红木家具的工艺中等级是非常高的。其价值占据比例很大,因为这种工艺,往往是需要很有经验的老师傅才能完成,并不是随便一个工厂的里师傅都能制作,具有一定的独特性。镶嵌工艺的家具,看上去更显得高端和高贵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靠背镶嵌百宝工艺

嵌铜工艺

第二种:瓜棱工艺,瓜棱工艺是明式家具的框架制作甜瓜的形状,而其在一根木里有多线与饱满的弧面组成,看上去立体感很强,而其制作和打磨难度系数也大很多。

整个框架是瓜棱工艺

第三种:雕刻工艺。当然如今市面上的大部分图案都是以机雕加手工修磨的多,当然机雕工艺也是看机器设备的级别了,有一些机雕的工艺看上去也是很精致和精准的状态,当然也还有一部分工匠精神传承着纯手工雕刻工艺,这种价值就更加的难得可贵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第四种:凹槽工艺,凹槽工艺在红木家具中也是比较常见得到,凹槽工艺是一根木材做了一个凹进去的弧线,往往这种弧线的对称性和打磨上都是要求比较高的,而每根凹槽工艺组装起来形成的框架,其主要也是看上去具有更好的立体感和层次感。而现实中还要凹槽工艺与瓜棱工艺的相结合,其难度也就会更大一些。

像围栏中的就属于凹槽工艺

第五种:竹节工艺,竹节工艺,就是把一件明式家具的框架知足成竹子的形状,中国人喜竹,代表高风亮节之意,所以也把这种构想雕刻在了家具之中,因为竹子有节,所以要把整个框架制作成竹子的形状,是非常的耗时耗工艺的。

竹节工艺

第六种,攒接图案工艺。市面比较多的是万字锦攒接工艺,而攒节工艺则是通过一小块一小块的木头,制作成榫卯的结构,尽量会用不同颜色进行攒接,以造成鲜明对比,区分图案出来。而攒接工艺就如同小时候的拼图游戏,有时候制作成千过万的小木头然后再一块块的慢慢攒接起来,真的是个体力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攒接工艺

第七种:手工编藤工艺。我们经常看的到家具中的座面,有些是板面,有些是藤面,而很多时候手工编藤工艺的椅子往往比板面的还要贵,就是因为它编藤的时间成本和制作成本,比一块板面的成本都还要高。

座面编藤工艺

第八种:起碗线工艺,起碗线,言外之意就是一些边起的线如碗边那么细那薄,所以制作起碗线是需要非常的小心翼翼的,因为给人的感觉是稍微粗鲁点它就会断掉,所以也非常的考验做工师傅的细心和追求。

皇宫椅的靠背就有一处是起碗线,你知道在哪里吗?

当然市面上也还有很多其他的工艺价值,欢迎评论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