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小编在网络上看到了这样一条视频,视频中一个斐济人,站在孤岛上热情地跳着舞。

那一瞬间的感觉非常复杂,就好像是一种古老文献中的消失文明,被现代的我们撞见时迸发出的激动的、震撼的、神奇的、不可思议的情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巧合的是,视频中主角所在的斐济岛,正是电影《楚门的世界》里楚门心心念念的地方。

而真正的世界,远比导演创造的要精彩。

01/ Fiji

在孤岛跳舞的人

细看斐济当地土著的风俗与习惯,瞬间就明白了对于我们来说稀奇的“在孤岛跳舞”,对于他们来说则是再普通不过的日常了。

放眼于日常,他们最爱跳的舞种其实有个通俗易懂的名字——火把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脸上摸得黑黑的、赤着双脚的土著斐济人,在头颈上挂着斑斓的珍珠项链,上身赤裸、下身穿着用植物纤维制成的长裙。

手持一根细长的木棒,连木棒的两端都带有彩色的球环,斐济人随着木棒的飞快旋转和两端彩球的飞起而翩翩起舞,那是他们用以追求光明和希望的美好行动。

比火把节更刺激、精彩的文化节目,当然要数“走火”(Fire Walking)。“走火”,顾名思义,在火上行走。

燃烧的土坑里铺满了被烤得通红的卵石,直往上串的火苗和滚滚的热浪就差吐露出“生人勿进”四字了。

然而这里的土著斐济男子汉却不以为然,伴随着动听的鼓声与歌声,他们竟然赤着双脚走上火堆,泰然自若地在烤得通红的卵石上跳起了舞

几分钟后,他们神态自如地走了下来,接替而上的是两对抬着一个几十公斤重木头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他们不仅要用双手抬起这巨大的木头,还要抬着木头在火堆上跳“抬杠舞”。

此时,火苗迸发的青烟还历历在目,我们似乎能听到他们脚板肉被烤发出的嗤嗤声

他们用这样的“铁板脚”来传承着世代沿袭的风俗,更用行动来建立着与大自然的联系。

就像去藏区的人始终会铭记着“扎西德勒”一般,去过斐济的人,也一定会对“Bula”念念不忘。

当你落地时,当地人无论是否认识你,无论他们是在抱着吉他唱歌、还是跳着自己的民族舞蹈,都会对你喊一句“Bula”

“Bula”这个词在斐济有着很多意思,可以是友好、兄弟,更可以是一句简单的你好。

此时的我们,无需多加思考,只需要回复同样的一句“Bula”,他们就会开心地像个孩子。

作为一个能最早看见日出的国家,斐济可不过世界时间,他们有着自己的“Fiji Time”

斐济人的生活状态很悠闲,对于他们来说享受生活才是人生的目的,赚钱、读书、升官发财都是浮云。

他们最爱说的一句话也是“It's fiji time”,翻译成中文也可以这么理解:别着急,慢慢来,这里不是世界时间,是斐济的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到了斐济之后,会发现一件非常奇怪的事情,那就是这里的男人都会穿裙装(裙子在这里被称为“SOLO”),而女人都会穿裤装?

于是在大街上随处可见这样的“怪状”:到处都是身穿大花衬衣和齐膝裙子的男人,连大街上那些雄壮的男警察也是穿着“SOLO”指挥交通的,而女警察则是身着严严实实的裤装制服。

也就是说,这里的男人要比女人更爱打扮。

这不仅体现在衣着上,更体现在饰品上,这里的男人喜欢佩戴各种各样的装饰品,尤其是红色的扶桑花。

他们还尤其爱把花插在头上,这就又有了一个辨别男人是否已婚的方法——花插左边表示未婚,插两边表示已婚(也有插右边表示已婚的说法)。

在这里,耍酷不是男人的专利,爱美更不是女人的专属,忠于本心才是所有人行为的归因。

02/ Bajau

一辈子生活在海上的人

巴瑶族,又被称为海上吉普赛人,是这个世界上最后的海洋游牧民族,也是唯一没有国籍的游牧民族。

长期生活在海上的缘故,让他们成为了大海的孩子和天生的潜水者。

为了生存,巴瑶族大多数的时间都在海底捕鱼,长时间浸泡在海底也慢慢锻炼了他们身体的各项机能

很小时的他们,便会为了减轻下潜时水压带来的痛苦而将自己的耳膜戳破。

他们可以屏住呼吸长达几分钟,甚至可以几乎不带任何保护措施地跳进几十米深的海底,直到他们有收获时才会从水里探出脑袋。

连他们的眼睛也与我们的不太一样,在水下睁着双眼的他们仿佛带了超强升级版潜水镜一般,比在陆地看得还清楚。

因为历史原因,他们不被允许上岸陆地,长久的船上生活甚至会让他们一上平面陆地就会晕的问题。

除了自制的船,他们只能住在自己的水上屋子里

这种简陋的水上屋往往只由一个细长细长的木杆支撑着,甚至为了减轻木杆的负重,杆子之上的木材都是非常轻薄的。

也是因为这样的限制,屋子的面积也十分小,一家老小居住在这样逼仄的空间里,有时候登陆时木屋还会左右摇摆个不停

巴瑶族人也意识到了木屋的缺陷,所以他们也会定期重新搭建一个新的木屋,他们用着这样的方式与大自然做着抗争

但还有更多困难是他们目前解决不了的,比如他们的捕捞技术已经不能跟上机器捕捞的速度和与日俱增的市场需求。

虽然现在部分国家已经允许他们登上陆地,但是没有接受过教育的他们也没有办法在陆地上寻找一份适合他们的工作

当古老文明和现代社会相碰撞,产生的火花有可能并不是能让两方都双赢的。

很多人都在为此努力着,让巴瑶族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

Gapper也有幸成为了其中的一员,在仙本那马布岛上,当地的慈善人士捐助了一所巴瑶族希望小学,为巴瑶族提供教育服务。

参与仙本那项目的志愿者更是有机会在当地学校与可爱的巴瑶族小朋友互动,向孩子们传递知识的力量,让他们有能力了解到更多海以外的世界,为他们的生活带去小小的曙光。

03/ Mosuo

尊崇母系社会的人

“如果我听别人说你是某某的老婆,我觉得特别不舒服,我不是你的,他也不是我的。

怎么能说我是他的什么,他是我的什么,我是我,他是他,最多我会告诉别人,他是孩子的爸爸。”

22年前的摩梭女人,就已经有着这样的爱情观了。

然而有着这样思维的女人,不是一个孤立单一的个体,而是来自摩梭族的整个群体。

生活在云南和四川边界处泸沽湖畔的摩梭族,是中国仅存的母系社会氏族。

大约在清朝的咸丰年间,即公元1840年,他们就已形成了独特的“走婚制度”:男不婚、女不嫁、结合自愿、离散自由

男人可以选择自己的情人,女方也同样可以,但是都只能选择一个。

而这种走婚关系的确定往往要等到生下孩子之后,女方会与自己的母亲同住,而男方一般只会在孩子出生时带礼物去看望,日常生活中不用肩负起对孩子教育和抚养的责任

也就是奉行了走婚制度的男女,双方都只会生活在母亲身边,夜晚才与对方在一起。

男人们只对自己姐妹的孩子负责,等他们老了之后也由家中的亲人赡养和送终。

摩梭人的走婚只受男女双方的情感意愿支配,不受法律制度捆绑,更不受道德和义务所约束,一旦双方均决定结束这段感情,走婚关系也就跟着结束了。

走婚关系结束后,他们仍可以自由选择与其他人进行走婚。 在他们的婚姻观念里,彩礼并不是必须的。他们觉得,要彩礼就像在卖女儿一样。

“你们高兴的话,我们就成一家,但是我的女儿还是我的女儿。”

值得一提的是,在摩梭地区走婚制和结婚制是并存的,摩梭人可以自由选择走婚或结婚,但是选择结婚就不能再走婚

只谈爱情,一辈子不结婚,这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来自古老文明的另一种社会制度的可能,也因此让我们能带着多样和包容的眼光看待这个世界。

无论是通过品尝其他国家的食物,感受当地原始的文化,还是与陌生人的接触,旅行都能让我们认识这个世界。

虽然每个人都会或多或少带着自己的偏见来看待这个社会,但是正因为我们看到的世界变大了,我们才会变得更加包容和坦荡。

旅行带来的无法用言语表达出来的快乐和震撼,只有亲身经历过才懂得。

本文编辑/ kat

本文素材/ Gapper自摄、网络(侵删)

1.咨询邮箱:info@gappernet.org(2个工作日内回复)

2.微信客服Gapper小雷锋:Gapper002(添加时请备注意向项目)

3.咨询电话:400 606 5502(咨询时间为周一至周五 9:00am - 12:00 am / 2:30pm - 6:00 pm)

↓后台回复关键词解锁更多国内项目↓

冰岛、摩洛哥、巴厘岛、泰国、尼泊尔、斯里兰卡、马来西亚、新疆、敦煌、海南西岛、贵州厦格、云南镇雄、云南维西......

不负热爱

赋能前行

2023, 一起重新遇见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