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河岸或者沼泽附近,人们经常会发现蓉草的身影。它身材纤细,样子嫩绿,是喂养马匹的好材料。好马当然要和英雄相配,荣成是一个有蓉草的地方,同样的,它也是一个孕育着诸多英雄的地方。自古以来,这里就是精忠报国精神的土壤。从上世纪30年代直到今天,荣成已经为祖国孕育了将近170位将军以及副军职以上的干部,陈培民老先生就是其中之一。

在今天的川东路附近,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比较显眼的建筑,崂山区人民武装委员会就设置在这里。早在上世纪40年代开始,崂山区就有了人民武装委员会了,当时,陈培民老先生就在这里工作。1941年,日寇入侵杨家村,在这里大开杀戒,用机枪不停地对着老百姓扫射,害得27名无辜同胞死于非命。
这一血腥的惨剧极大地刺激了陈培民的内心。为了让山东不再有这样的惨剧发生,十四岁陈培民来到了崂山区武委会工作。因工作期间表现良好,他被调到了胶东军区。在胶东军区,陈培民一面以战士的身份与日寇战斗,一面积极学习文化,成为了一名优秀的文化干事。
1943年,为了给司令许世友身边增强安保力量,刚刚加入八路军的陈培民被调到了许司令身边负责警卫方面的工作。虽然职务还只是一个负责警卫工作的战士,但陈培民的能力绝不仅仅是做好警卫人员,相反,他曾经在多次战斗中彰显个人魅力,这个时候的他还只是个十七岁的小伙子。

自侵占马连庄村之后,日寇在这里欠下了数不清的孽债。所到之处,民房被拆毁,田地被践踏,百姓被杀害。为了帮助乡亲们解决来犯之敌,陈培民参与到了攻打马连庄的战斗当中。
对于这次战斗,陈培民的印象非常深刻。马连庄的城墙是真的高极了,由于身材并不高大,陈培民即使登上梯子也只能用手摸到砖沿。要知道,这样的情况是非常危险的,一旦敌人用刺刀之类的锐器刺伤手指,很容易就坠墙身亡。可陈培民一点也不怕,不顾危险,他坚持着双手用力一撑,两脚用力一蹬,就这样爬到了城墙里边。
靠着这种不怕死的劲头,陈培民和特务营、13团的战士们一起,狠狠出了一口恶气,在这场战斗中,有20多个日寇遇到了命中的大劫,不是被打死就是成了咱们的俘虏。经此一役,日军在马连庄的许多据点都被破坏掉了,就连西海军分区的回旋地区也得到了扩大。
在每场战斗中,陈培民都能做到身先士卒。国民党顽固派赵保原是一个非常恶毒的败类,自从和日寇合作之后,这个败类就接二连三地对我们的根据地进行扫荡,就是因为他,不知道有多少根据地的乡亲们被残害了。

这样罪大恶极、毫无廉耻的败类,怎么能不好好教训一下?陈培民所在的特务营2连组成了一个警卫中队,配合其它部队与赵保原展开了激烈的战斗。经过一个晚上的激战,赵保原在万第的外围部队被全部歼灭。之后,我军乘胜追击,歼灭了赵保原手下兵丁12000多人,自此,赵保原的部队已经全线崩溃。
看到自己的部队都已经被打到全线崩溃了,赵保原带着一大伙人跑到了即墨,彻底投靠了日军。为了打击拒不投降的日寇和负隅顽抗的赵保原,陈培民和一众战友们发起了对他们的武力惩罚,经过了三个小时的战斗,13团的战士们将3000多个敌人给歼灭了,陈培民以及特务营的其他战士们也不示弱,让1000多个敌人成了俘虏。可以说,陈培民以及一众参与到战斗中的军人们都对即墨城的解放做出了贡献。
为了肃清在东北地区的日伪军残余势力,陈培民与一众战士们坐船来到了东北,由于晕船,许多战士们的身体健康都受到了影响。不过,为了能够顺利肃清日寇和伪军,陈培民与其他战士们还是坚持下来了。到达东北之后,陈培民立刻投入到了战斗当中,在乌拉街,战士们歼灭了300多个伪军。在白旗屯、五常等地区,陈培民与战士们更是越战越勇,配合着第2支队,将3000多个敌军。

日寇和伪军得到了教训之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1946年,在反动派的影响下,牡丹江地区的江匪势力十分猖獗,与反动派互相勾结,他们残害百姓、积累枪炮,做下了不少坏勾当。为了粉碎这些江匪的势力,牡丹江军区第2支队的战士们团结一心,剿灭了不少江匪,让5万多百姓得到了解放。在这一过程中,最令人难以忘记的就是智取威虎山的故事了。其实,在和江匪斗智斗勇的过程中,付出努力的不只是杨子荣,还有陈培民。
作为牡丹江2团的连指导员,陈培民也曾执行过剿匪的任务。在抵达牡丹江的路上,陈培民所在的牡丹江2团,和匪徒们接连打了10多场仗。由于实在太饿了,几个年纪小一点的战士没得法子了,竟然到老乡家里拖了一头猪。
看到这头猪,陈培民不但不高兴,反而十分生气。一路走来,他已经见过太多次被江匪劫掠的百姓了,由于经常被这些匪徒光顾,老百姓们的吃食真的不多了。如果2团的战士们再去拖去抢,那岂不是让百姓们雪上加霜。
想到这里,气愤不已的陈培民立刻派人给被拖猪的老乡家送了400斤高粱米。很快,2团的战士们知错就改的故事传遍了牡丹江一带,相信我们的部队和匪徒们不一样,许多人都加入到了支援我军的行列之中。

在打击反动派的过程中,除了参与剿匪的战斗,陈培民先生还曾经参与过平津战役、渡江战役等许多关键性的战役。在这些战役中,对于陈培民来说,最恶的应该就是攻打四平的时候了。带着2团的战士补充到335团的时候,陈培民遇到的状况非常糟糕,当时我军遭受的伤亡非常大,物质条件相当之差。为了解决在伙食费再分配方面的问题,陈培民大胆地提出了按人头均分物资的方案,很好地改善了在物资方面的困难。
由于接连打了两场胜仗,再加上335团一连的战士们在陈培民等干部的管理下已经关系非常融洽,上级很快就将陈培民提拔为一营的。然而,由于原来的副教导员坚决不肯离开一营,陈培民只好屈居团协理员一职。
面对这样的安排,陈培民一点怨气都没有,一直积极地做着政治工作。由于他在工作方面态度积极,上级很快就给他颁发了工作模范的奖章。陈培民等干部的管理工作不是白费的,攻打天津的时候,335团的战士们可英勇了,接收到指令之后,他们立刻冲到了城里,将反动派的士兵吓得和没有上色的白斩鸡一样。
1988年,军事改革之后,历经挫折时期的磨砺,陈培民先生得到了中将军衔。为什么陈培民老先生能够得到中将军衔?

论战绩,自解放战争之后,陈培民一直没有忘记为祖国而战。担任38军组织部的干事之后,没过多久,他就和一众荣成的战士们奔赴了朝鲜战场。从第一次到第四次战役中,人们都可以看到他的身影。
在入朝参战期间,陈培民被评为了英模人物,到了晚年的时候,更是拿到过入朝作战70周年的纪念章,想来付出的苦痛只会多不会少。在这场战争中,有4600多名荣成的儿郎奔赴战场,这4600多个好男儿中,有600多人将生命永远留在了异乡。像这样每一次都会出现大量伤亡的战役,陈培民老先生参与了不少于40次。
论能力,陈培民先生的组织与协调能力绝对是不能小看的。上世纪70年代,受重大挫折时期的思想影响,保定地区发生了劫持市委领导的事件,随着事态的恶性发展,清苑地区的少部分恶徒竟然开始抢劫枪支和弹药。为了迅速解决这件事情,陈培民先生立刻运用38军政治部主任的身份参与到这件事情当中,和一众将领们将保定问题给解决了。
陈培民老先生与友人

进入八十年代之后,65军因种种原因出现了内部不团结的问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身为政委的陈培民先生以身作则,不但工作时非常积极,还经常关心部下的成长问题,在他的努力下,65军遇到的许多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论责任感,陈培民老先生更是不输现在的许多杰出青年。从朝鲜回国之后,意识到我国的国防必备品必须要进行现代化的改变,陈培民先生接受组织的命令,来到了高级步兵学校学习炮兵方面的知识,学习结束之后,他多次担任炮兵方面的职务,为国家的军事现代化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上世纪70年代,我国的体育事业受到了极大的破坏,为了竞技体育的发展,陈培民先生接过了体委政治部主任的工作,在老先生以及一众体育方面的领导、人才的共同努力下,靠着艰难的挣扎,我国在德黑兰亚运会上拿到了33枚金牌。
德黑兰亚运会

可以说,无论是从战绩、能力还是责任感的角度去评判,陈培民先生拿到中将这个军衔都是合情合理的。得到军衔之后,陈培民先生并没有因为年迈而放弃那份责任感,在进入人大常委之后,他依然为国家发挥着自己的绵力。
连续15年,他为军队的发展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建议。其中,如何保护军人的权益、如何让军人离开部队之后还能得到妥善安置,直到今天都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进入90年代之后,陈培民先生开始投身于军事之外的活动,不但参加过参观类的活动,还对反腐问题很有兴趣,曾经和反腐调查组的工作人员们一起到岳阳检查工作。面对后辈们,陈培民老先生始终不改当年保密的习惯,后辈们告诉他公务方面的事情,他从不向外泄露,对待他们的成长,一直都不改其关心。

2023年4月19日,在重病的折磨下,陈培民老先生不得不来到医院。然而,由于抢救无效,这位热爱祖国热爱了一生的老人,还是永远地离开了这个世界,享年95岁。得知这个消息,许多受过老人关心的年轻军人都是无比伤心,纷纷在自己的社交平台表示悼念。为了满足老人生前一切从简的遗愿,人们为他的遗体盖上了党旗。想来,一生不贪图虚弱、忠诚为国的陈老先生,有了这红色的陪伴,心里一定会倍感欣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