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悉,20223年的1月11日,已经监控到目前为止最亮眼的“伽马射线暴”、“全球磁场勘测图”、“太阳过渡区图像”···。根据相关报道,中国科学院“创新 X”系列第一颗星(也就是空间新技术实验卫星)带来了第二批科学研发成功果实。
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
“中科院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通过实力研究,带来了“创新 X”系列首发星,于2022年7月27日中科院通过自主研制的固体运载火箭力箭一号成功将其送入太空预定轨道。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中科院“创新X”系列首发星
该卫星搭载46.5 nm超紫外线太阳成像仪(SUTRI),中科院国家天文台、北京大学、同济大学、西安光学与精密机械研究所、中科院微卫星创新研究院联合开发的。从2022年八月三十日起,已采集到1.6 TB以上的观测资料,完成了我国第一个太阳过渡区的观测,并取得了我国第一张太阳过渡区影像,其中包括太阳过渡区的网络组织、活动区的冕环系统、日珥、暗条、冕洞等都清晰显示了。
SUTRI检测的具体事件
同时SUTRI也检测到了许多耀斑、喷流、日珥爆发以及日冕物质的喷发,并发现太阳活跃区域内有大约500,000度的能量流向太阳的表面。这些流动对于太阳大气的物质循环来说是十分关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46.5nm极紫外太阳成像仪(SUTRI)探测到的太阳活动
在2022年十月九日21点17分,由中科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开发的高能探索者(HEBS),发现了有史以来最明亮的伽马射线暴。通过对 HEBS的准确测量果,它的亮度超过了人类所观察到的最明亮的伽马射线爆发的10倍,打破了伽马射线爆发中最强各向同性能量、最大各向同性峰亮度等记录录。同时,我们的“慧眼卫星”和“高海拔宇宙线观测站”也观测到了也发现了——伽马射线暴。HEBS的准确测量结果,将有助于进一步了解伽马射线爆发的成因及机理。
此外,卫星上我国自主研发的的国产量子磁力仪(CPT)及伸展臂也在太空中首次实现了空间应用,并取得了全球磁场勘测图。同时多功能集成照相机、异构多核智能处理单元、可伸缩辐射器、空间元器件辐射效应试验平台等空间载荷和平台新技术,目前也获得了成功。
国产量子磁力仪(CPT)拿到的全球磁场勘测
“力箭一号”工程副总指挥、卫星系统总设计师张永合说:“中科院“创新 X”系列卫星是新技术众筹的先锋,
所有的新载荷、新技术、新产品,都由各方自行投资,许多都是从零到一的。“通过试验星,将技术进行快速的融合和验证,能够加快从基础技术到轨道应用的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