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觉睡醒,看到一条新闻,迅速冲上了互联网热搜排行榜,而且热度居高不下。

但很多网友的第一反应是莫名其妙。

一些网友甚至扬言,难道连自来水都被西方卡脖子了吗?

自来水公司呼吁要节约用水,每个月洗澡两到四次,还有专家出来站台说冬季较为合适。

关键现在才刚刚来到夏天,就开始为冬天做准备了?

这样的消息突然出现在互联网上,很多网友感到一头雾水,难道我们的水资源紧缺吗?

看到这样的新闻,我第一反应是去年的新闻,在俄乌冲突的期间,媒体报道了西方的能源出现了巨大的危机,缺水断粮。

要节约能源,大家节能减排,少开灯,少用煤气,当时不少网友嘲笑,靠着节能减排,节衣缩食就能行吗?

自来水公司突然跳出来发布这样的消息,确实让人感到莫名其妙,当然了,也可能和最近的高温有关。

现在正值夏天,地方的气温都很炎热,那么肯定会涉及到大量用水的情况。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自来水公司呼吁要节约用水,每个月洗两到四次澡比较合适。

还有专家出来站台解读了这一消息,但很多网友还是感到莫名其妙。

节约用水当然支持,但是一个月洗几次澡,还要有专家出来站台解释,这是不是太过魔幻了?

很多网友表示不能理解,冬天这样呼吁也就算了,夏天这么热,大家都感到非常的难受。还如此的宣讲,实在是让人感觉好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很难想象,如果这样的消息传到外媒的耳朵里,会是什么样的境地,如果一些外媒如果添油加醋,是不是也就有了可以讨论的空间?

还有一些网友甚至调侃到,难道我们的自来水公司也被美国卡脖子了吗?

一些专家好像脱离了大家能够理解的范围。

对于老百姓的指导五花八门,层出不穷,但是对于免费医疗和高昂的房价则闭口不谈,对于现实的情况,属于两眼一抹黑的状态。

各种大道理信手拈来。但对于身边同胞发生的事情却置之不理,这也是大家不信任专家的缘故。

在这几年有两件大事,一个是疫情,一个是俄乌冲突,在这两件事当中,我们都看得出来,很多专家已经丢光了颜面。经过时间的检验,一些专家的指导和建议不仅是无稽之谈,还显得非常的愚蠢。

如果城市出现了缺水的问题,那么应该考虑的是如何解决缺水的问题,而不是呼吁大家要少洗澡,这完全是本末倒置。

与其呼吁大家要减少洗澡的次数,不如去检查一下城市的洒水车每天的工作日程是否符合标准,符合流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然了,也有一些网友的见解比较独特,大家有没有关注最近的新闻,一些地方的电价已经调整了。

按照这样的事情关联起来很有可能,呼吁节约用水的前提是在为提高自来水的价格做铺垫。

不得不说,这样的想法还是挺有观点的。

一方面是电价上涨,一方面是呼吁用水,大家也可以明显的注意到,根据一些媒体的披露,今年的降水量也是在明显的减少,在西南地区,水力发电也一直很紧张。

限电也是目前西南制造业面临的问题之一,很多网友也在讲自己家乡今年很干旱。

无论怎么联想,我看大多数网友的意见还是普遍认为这是要涨价的前提。

现在很多地方的财政很紧张,捉襟见肘,大家也知道,其实不仅是捉襟见肘了,很多地方的财政完全变成无底洞,大量的外债非常多,而且无法解决。

南宁市的停车费收费如此的高昂,已经说明了很多地方正在为了财政从各个方面入手,那么按照这样的联想来考虑,一些网友认为这是水费要上涨的铺垫也不难理解。

如果核心问题是缺水的原因,那么应该去考虑怎样解决水源的问题。

按照我们的朴素认知来说,节约用水。阶段供水,或者像用电一样的阶梯水价,这根本不是长久之计,一些专家的呼吁也完全是纸上谈兵。

现在自来水公司的呼吁突然出来,我觉得应该是释放了某种信号,降水减少个人理解也是站不住脚的。

如果回归到现实,没有水,一年不洗澡也是过,但是不吃饭不生活可不行。

一些专家的建议还是少提,最根本性的问题是如何解决水源才是当务之急。

不能一出了问题。就让老百姓买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