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生于新中国成立初期,经历风风雨雨,和祖国一起长大。

他曾是一名光荣的海军士兵,也下过工厂,进过报社。哪里有需要,就扎根在哪里。

他任职江苏二十一年,和群众打成一片,带领南京百姓谋发展,将人均GDP翻六倍。

即便退休之后,他也不愿意休养享清福,始终在基层一线实地考察,继续发挥自己的价值。

今天我们要讲述的人物,就是曾任南京市委书记、江苏省省长、省委书记的罗志军。一同回顾这位杰出官员的生涯历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生于建国初期,与祖国同甘苦共奋斗

罗志军是辽宁凌源人,他出生于1951年,而这一年也是新中国刚刚稳定,开始发展的一年。罗志军的人生,一路见证祖国从振兴到富强的风雨历程。他从小就经历了那段迷茫曲折的起步时期,更是在自然灾害面前认识到了平民大众们的艰辛与不易。

一份为国为民的决心与责任,根植在罗志军的心里。

十七岁的罗志军毅然参军,被选拔为北海舰队的一名海军战士。

六七十年代的中国海军,正是发展最艰难的时期,面对西方列强的坚船利炮,我们可供使用的战舰吨位和数量都难以抗衡。在这样悬殊的差距下,海军将士们的压力可见一斑。

罗志军在海军服役了十年,他做过水兵,做过技术员,还当过文员,在他参军的这十年时间里,中国海军首次在和外敌的战斗中取得完胜,迈出了国防发展的重要一步。

罗志军也在军旅生活中磨练出了钢铁般的意志,以及为人民甘愿奉献的崇高理想。

27岁退伍的罗志军进入北京医用射线机厂,担任团委书记。两年后他进入了中国青年报社。

报社的工作对于罗志军来说是一个新挑战,他从零学起,一步一步承担起了报社的重要职责。他在中国青年报社干了又一个十年,他在报社工作表现优秀,最高做到报社的副秘书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90年,罗志军离开中国青年报社,进入中日青年交流中心,担任管委会委员、副总经理。三年后,他调任共青团中央任常委,同时也担任实业发展部部长。

这时,罗志军刚刚42岁,在共青团中央工作两年后,他正式调任江苏,开始长达21年的为官之路。

甘当人民公仆21载,下到一线体察民情

1995年,44岁的罗志军开始任职江苏省南京市副市长。罗刚任职南京时,该市的经济发展并不理想,作为江苏的省会城市,比隔壁浙江杭州人均GDP要落后四千多元,而经过几十年的发展,2021年南京市人均GDP已经是当年的六倍。

在这段时间里,罗志军以身作则,下基层体察民情,尽全力为百姓办实事,通过实际行动展现出一位称职尽责任的政府官员应有的素质。

1995年到2010年这段时间,罗志军担任过南京市副市长、市长、市委书记。特别是在2003年后,他开始担任南京市委书记,真正担负起南京市发展的主要领导工作。

不同于其他政府高官整日高坐办公室,两耳不闻窗外事,罗志军在政府机关处理日常工作,作出高层决策的空余时间,都拿来走基层,做调研,放平身段融入群众,听取大众的意见。

南京百姓都乐于谈论这位平易近人的市委书记,还有网友提起自己在机场遇到罗书记,并被邀请一起喝咖啡的轶事。

也正是这种和民众一条心的为官态度,让政府很多决策能够触及痛点,落到实处。

2010年后,罗志军上任江苏省委书记,成为了江苏省的“一把手”。与任职南京不同,罗书记从管理一个市上升到治理一个省,公务更加繁忙,责任负担也更重。

任职省委的罗志军始终坚持自己的一贯作风,走基层,访群众。特别是针对“乡村振兴”等聚焦民生的关键问题,他以身作则,连续六年深入农村,带头开展“三解三促”住点调研工作,与农村百姓同吃同住,体察民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苏中苏北的许多偏远贫困乡镇、农村,都留下了罗志军的足迹。这位省级领导干部与村民亲切交流,了解他们实际困难,帮他们想办法、尽实事,尽力改善并提高乡镇居民的生活水平。给乡亲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退休依旧为民操劳,贪腐谣言不攻自破

2016年,65岁的罗志军已经到了退休的年龄,怀着对这个工作生活21年之久的土地,与日夜相处的千万百姓感情,他正式卸任江苏省委职务。

在江苏任职的这段时间里,罗志军与街头巷尾、田间地头的百姓都有过亲密交往,这片河山以及生活在上的人们,都将是罗书记珍贵的回忆。

罗志军为人正直,脚踏实地,一直受到单位同事以及百姓们的尊敬与爱戴。为官生涯中也从未爆出他贪污腐败、品行不端的只言片语。

但是在2017年,香港《明报》等海外媒体发布报道,称罗志军遭到中纪委调查。可是没过多久,《新华日报》刊登消息报导罗志军前往徐州调研“三农”工作。谣言瞬间不攻自破。

身正不怕影子斜,罗书记立于大地之上,行走在阳光之下,谣言污蔑都无法伤其分毫。

而这位年近七十岁的老人退休后没有在家修养,享受平淡的时光,而是继续工作,用有限的时间为群众办更多的实事。

他退到二线,担任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以及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职务。虽然这是一个二线职位,但是他本人还是频频出现在一线现场调研,在农村实地考察情况,带领下属干部们把乡村振兴和脱贫工作落到实处。

他时常告诫下级,调研考察要深入细致,不能走马观花,亦不能人云亦云;提出调研结果需要能够落到实处,避免“话都不错,没有管用的”。针对三农问题,应当提起重视,不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可以看出罗志军切实有着一颗心系百姓的心,让他身居高位依旧可以体恤群众,把满腔热血都用来服务人民。

他不辞辛苦地奔波于江苏各地,亲身体验百姓生活,了解百姓疾苦。他深知自己肩负的责任,让他始终不会停下脚步,退休后依旧以身作则,振兴乡村,带领群众脱贫致富。

2022年地11月,罗老还率队前去北京市农林科学院参观调研,可能那时他还在想着怎样带领乡里乡亲们栽种果树改良农田,获得更多收入。

但留给罗老的时间已然不多了。

坚持理想奋斗终身,廉政精神万世永存

今年的4月1日,这位把一生奉献给国家和人民的优秀干部在北京因病去世,享年72岁。

国家各级领导,特别是江苏省和南京市的有关领导参加了罗老的送别仪式,表达了对罗老先生的崇高敬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罗志军的为官一生,与近年来大力反腐,彻查出的贪官污吏们的丑恶行径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罗书记的清正廉洁,一心为民,值得每个人的尊敬与学习。如果每一个官员都像罗书记一样,求真心办实事,民族怎能不振兴,国家怎么不富强。

真正的付出,百姓会感激,历史也会铭记。感谢罗老一生的无私奉献,罗老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