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0月,沙特顶着美国的巨大压力,与俄罗斯达成一致,共同减少石油产量以遏制油价下跌,当时美国总统拜登亲自上门求情都不管用。今年4月,双方宣布从5月开始再次减产,可这次到了约定减产的时候,沙特却发现俄罗斯非但没有减产,反而是“背信弃义”不断增产,这让沙特感到非常不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报道截图】

多名沙特官员日前向《华尔街日报》表示,两国承诺从 5 月开始每天减产 50 万桶石油,然而,俄罗斯的石油出口已经连续数周增长。沙特方面认为俄罗斯并没有履行减产的承诺,他们已经要求俄方遵守协议。

数据显示,4月份双方就减产达成一致后,原本因美国银行危机而暴跌的石油价格迅速回暖,布伦特原油价格上涨至每桶87.5美元;而到了5月份,随着俄罗斯继续向市场供应大量石油,石油价格下跌超过10%,跌至每桶77.1美元。

【5月份,随着俄罗斯继续向市场供应大量石油,石油价格下跌超过10%】

实际上,俄罗斯石油出口不减反增的情况,早在本月初就被许多媒体所关注,而当时俄罗斯负责能源事务的副总理亚历山大·诺瓦克曾信誓旦旦地表示:“俄罗斯将每周减产50万桶”。结果近一个月的时间过去了,俄罗斯副总理的这番话似乎并没有兑现。

首先要说明一点,俄罗斯说好要跟沙特一起减产,但如今却“背信弃义”,继续增产,这背后俄罗斯的确有自己的苦衷。遭遇西方全方位制裁的俄罗斯,如今国家财政状况不容乐观,今年第一季度,俄罗斯的能源收入同比下降45%,财政赤字超过34000亿卢布——而俄罗斯今年全年的预算赤字也不过29000亿卢布。在巨大赤字的影响下,俄罗斯第一季度GDP同比下降1.9%。普京在年初曾表示俄罗斯今年将会实现GDP 正增长,但俄罗斯经济在第一季度的表现,无疑为这雄心勃勃的目标蒙上了一层巨大的阴影 。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俄罗斯总统普京】

明眼人都能看出,俄罗斯经济下行的主要原因,就是能源收入下降。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只能继续大量出售石油,而且是低价出售。因为他们得遵守西方定下的石油价格上限,否则很难卖出去。而且像印度这种国家还会趁火打劫,仗着自己进口量大故意压低价格,而俄罗斯对此一点办法都没有。

当然我们也要看到,尽管俄罗斯的“背信弃义”是有自己的苦衷,也能在短时间内缓解自己的财政困难,但这种做法总体来说仍然是比较短视的。

一方面,石油减产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遏制油价下跌,通过抬高油价来稳定国内物价,对冲美元超发、加息,不让严重贬值的美元收割人民的劳动成果。美国通过不断加息、不断印钱来抵抗通货膨胀,而由于大部分国家间的大宗商品贸易都是使用美元,所以美国的经济风险就这样分摊到了每个参与国际贸易的国家身上。而主动减产,就是为了减少这种分摊到自己身上的风险。

【美元收割全世界】

而俄罗斯现在大量出售石油,不仅会导致供大于求,石油单价下降,并影响整体能源收入,而且不利于自己“去美元化”的长期目标。

更重要的是,失信就是失信,这种行为的性质没办法洗白。俄罗斯虽然有自己的苦衷,但沙特所面临的困难与压力实际上一点也不少。去年7月,为了阻止沙特与俄罗斯就石油减产达成一致,拜登亲自访问沙特向王储小萨勒曼求情。而在10月份双方正式开始后,拜登则放出狠话,表示美国将重新审视两国关系,并警告沙特这么做“必有后果”。

【美国总统拜登与沙特王储小萨勒曼】

换句话说,既然沙特愿意冒着得罪美国的风险来减产石油,那么俄罗斯有什么理由不作出同样的牺牲呢?而现在的情况是沙特单方面牺牲来让俄罗斯获利,沙特自然有理由感到不满。

如果说俄罗斯仍然选择增产而不减产,那么俄沙两国关系必将受到不小的损害。对于俄罗斯来说,他们现在本来伙伴就少,再少一个沙特,其外部环境将会变得更加艰难。而且沙特的背后,是整个海湾地区国家,俄罗斯与沙特交恶,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自己与其他海湾国家的关系。

中国有句古话说得好“人无信不立,业无信不兴,国无信则衰”。俄罗斯越是面对困难,越是应该坚持“守信”二字,用实际行动来立住自己的大国形象。不能一边天天谴责美国和西方“背信弃义”,谴责北约“违背不东扩”的承诺,而一边自己却做着类似的失信行为,甚至被别人发现了还不愿承认。现在的俄罗斯应该说到做到,尽早履行自己当初许下的承诺,否则不仅会让自己在中东丢失一个宝贵的合作伙伴,也可能会让其他那些仍坚持与俄罗斯合作的国家变得有所保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