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话说:“福无双至,祸不单行。”
幸福之事儿不会接连到来,不幸的祸事却会接踵而来。这种“祸不单行”的感觉,会随着人之年岁的增长,而变得愈发强烈。
年轻的时候,人们身强体壮,精力充沛,自然不会惧怕任何的问题。哪怕遇到了问题,也能轻松解决,或者咬咬牙关就撑过去了。
到了中晚年,人们的身体不太行了,精力大不如从前,一切都在走下坡路。这个时候,只要遇到了某些问题,普通人多半就撑不过去了。
正如曾国藩所言:“晚年经不得逆境。”对于现代人来说,人过五十,最好就不要遇到太多的劫难了,不然很难活到老。
50岁到60岁的中年人,要警惕了,不幸招惹来这些厄运,命就被毁了。

一、暴戾之气加身的厄运,害了不少人。
有一位名人说过,现代人的物质生活比较丰富,但精神生活特别贫瘠,就跟一望无际的沙漠一样,只有无尽的干旱,而没有一丝的水源。
精神贫瘠的人,到底有什么特点呢?三个特点。首先,脾气暴躁;第二,性格冲动;第三,言行举止特别疯狂。
这三个特点,可以总结为一个词,戾气。戾气太重的人,就跟杀神一样,眼中毫无温柔和妥协,只剩下对于人间的仇恨和抱怨。
年轻的时候,有点戾气,问题不大,反正这是经受生活毒打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经历。到了中晚年,已然见识过世道人心的我们,就不要过分暴戾了。
现实如何,我们无法改变,就坦然接受。生活如何,哪怕再残酷,淡然面对就好。要知道,暴戾到了最后,不仅扭曲了心态,还会让人走向极端。
暴戾之气,说到底就是“催命符”,害死了不少年轻人和中年人。

二、总是强求,没有自知之明,是一场劫难。
小的时候,身边的老人总跟我们说,做人呐,有多大头,就戴多大的帽子就好,没必要奢求太多,过得差不多就行了。
在江湖中游历了一番,才明白“差不多”这三个字,很有智慧。不属于你的,你强求也没有用,差不多就好。属于你的,你没必要强求,差不多就行了。
所谓的“差不多”,就是希望人们有自知之明。自己是什么人,就过什么样的生活,而不是奢求得不到的一切,心比天高,最后命比纸薄。
对于奔五的中年人来说,绝大多数的不幸,都不是别人造成的,也不是老天造成的,而是贪婪的自己造成的。
比如说,月入过万不满足,非要渴望月入十万,这岂不是“欲望滔天”了吗?欲望超过了自己的能力,就是在引导自己走向深渊。
做个不强求,且知足常乐的人,或许,生活会更有质量。

三、总是喜欢抱怨,也许厄运就会找上门。
有一位禅师说过,不恨不怨,不贪不求,随缘随性,终了此生。
人,为什么会感觉到不幸福呢?因为抱怨太多,憎恨太多。例如,看谁都不顺眼,看到什么事儿都觉得不好,少了一颗容纳万物的内心。
在单位中干活,你看到有些同事或者上司,总是在偷奸耍滑,但他们就是混得比你好。因此,你就抱怨,怨恨天道不公,人间不值得。
其实,我们没必要有这样的心态。试想,人间本就是一个大染缸,有黑就有白,没有他人的偷奸耍滑,又如何衬托出你的踏实勤奋呢?
不同的人有不同的选择,亦有不同的命运走向,那相互尊重彼此的人生就好。更何况,我们只能决定自己的行为,而无法决定现实的走向,更无法干扰别人的人生。
很喜欢罗曼罗兰的一句话,这世上只有一种英雄主义,那就是在看清楚生活的真相后,依旧热爱生活。

四、总是攀比,不够豁达,就会招惹来厄运。
从人性心理的角度来说,每个人都有攀比的习惯,所以每个人都有一定的烦恼。
看到别人的孩子考上985和211,而自己的孩子只能考上普通本科,这一攀比,自己的内心就崩溃了。慢慢地,我们就会讨厌孩子。
看到别人有车有房,存款几十上百万,而自己特别普通,也没啥存款,这一攀比,自己的心态就消极了。慢慢地,我们连自己都看不起了。
总是跟别人攀比,就是在用他人的成就,来折磨自己,很愚蠢的做法。不见得跟别人攀比了,我们就有钱了。不见得跟别人攀比了,我们就幸福了。
与其跟别人攀比,不如多想想今天该怎么活。有时间,就去看看书,爬爬山,或者刷刷手机,日子该怎么过,就怎么过,快乐就好。
如果做不到大富大贵,那我祝你安稳无忧;如果做不到安稳无忧,那我祝你快乐;如果做不到快乐,那我祝你平安。
文/舒山有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