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还要从1997年说起。当时,中国银行在内部清理账目时发现了一笔神秘的账目——以周恩来总理为名义留存的1.2万英镑。

工作人员查到这笔英镑是1967年存入银行的,按照当年汇率,折合人民币8万多元。这个在今天看起来"中等意思"的金额,在当年可是属于一笔巨款。

要知道,周总理每个月的薪水也不过是400元,去世后又把主要存款捐做公益,身后根本不可能留有这样的数目的钱款。

那么,这笔钱究竟是如何出现在周总理名下的?它的背后潜藏着什么样不为人知的故事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其实和一对跨国夫妇有关。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一大批来自海外的华人华侨、国际友人为襁褓中的新中国建设事业出钱出力,不求回报,与中国人民并肩奋斗,书写了一章章令人感动的故事。

这其中,就包括了本文所要提到的一对跨国夫妻——刘本昆、刘道蕊。

(英镑)

一、神秘人士匿名汇巨款;周恩来批示:个人存款,国家不能收

1967年,周恩来总理收到了一封匿名寄来的信件。除了收款人姓名以及1.2万英镑外,上面只留下了这样简短的一句话:"捐献给国家,支援国家建设。"

这封神秘的信件令周总理及在场工作人员完全摸不着头脑,是哪位同志有这么高的觉悟主动将财物上交给国家?主动义捐也罢了,连名字也没有。

面对这笔来历不明的烫手资金,周总理并没有直接如寄信人所愿收入国库。他对身边的工作人员说"精神可嘉。但个人的收入交国家,国家不能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当时,要在短时间内查清寄款人,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于是,周总理便托中国银行代为保管,准备等到查清了寄信人,再原封不动地返回。

光阴似箭,这笔钱安静地躺在了银行之中长达三十年之久。直到 1997年,在中国银行内部的一次审计工作中,这笔以周总理名义存放的巨款得以被重新发现。

经过多方打听才终于知道,英镑的主人竟然就是中国银行的两位干部——刘本昆和刘道蕊夫妇。

通过汇率折算和利息相加,银行打算将四十六万七千元的人民币物归原主,交到这对夫妇手中。

而使工作人员感到震惊的是,这笔足够刘本昆和刘道蕊夫妇安度晚年的资金,竟被对方郑重明确地拒绝了。无论工作人员如何劝说,他们都坚决不肯接收。

令人迷惑不解的是,这对夫妻为何捐献巨款给国家?又为何屡屡推却返还请求?

要说清这两个问题,就得从刘本昆和刘道蕊在英国那段充满传奇的工作经历说起。

二、身在伦敦 心向中国;发动起义 保全外汇

刘道蕊这个名字,一听起来是像是标准地道的中国姑娘名。但实际上她却是一名土生土长的英国伦敦公民,本名多莉。

她出生一个贫困的家庭里面,从小就养成了勤俭持家的习惯。她对于不平等的社会充满了憎恨,对左翼思想心驰神往。

1940年,二战的硝烟弥漫着英伦三岛的上空。22岁的刘道蕊进入了伦敦的中国银行工作,在这里,她一方面担任柜台出纳,完成一些日常性的工作;另一方面,还要为上百名中国海员发放工资,办理汇款。

由于这些海员处于国民党所管理的俱乐部里面,耳濡目染上了种种赌博恶习。一向节俭的道蕊十分看不惯这些海员。

为了帮助海员戒掉恶习,她劝说这些人只要不再聚众赌钱,自己就在职权范围内帮助他们减免足够多的手续费。

也是在中国银行工作的这段时间内,刘道蕊因为一件"捐款风波",结识了日后与她共度一生的爱人——来自中国的刘本昆。

刘本昆比道蕊大了5岁,20岁那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清华大学。当他顺利毕业正要一展拳脚之时,却赶上了七七事变。

兵荒马乱的岁月里,他多次辗转上海、南京、重庆等地,并在1943年外派到伦敦的中国银行。途中经过地中海时一度遭遇飞机袭击,差点命丧大海。

当时,正是抗战最艰苦的岁月,为了帮助那些抗战将士,民国政府和红十字会在中国银行设置募捐箱。

令刘道蕊感到愤怒的是,不少民国官员通过募捐箱大肆敛财,暗中盗取募捐款项。

于是刘道蕊自作主张,将民国的募捐箱撤到柜台底下,只让捐款通过正规的红十字会渠道。

对国民党而言,毁人财路,如杀人父母。国民党官员转而向银行污蔑道蕊私藏了募捐箱,迫于压力下的银行经理本想就此将她辞退。

没想到的是,同事刘本昆及时站了出来向领导力证道蕊的清白,这才使她勉强保住了这份工作。

身上洋溢着绅士精神的刘本昆将刘道蕊深深吸引住了,两人的爱情之路也就此开启,并在1949年步入了婚姻殿堂。就此,多莉给自己起了刘道蕊这个美丽的中文名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刘本昆、刘道蕊)

此时已经是国民党兵败如山倒的最后时刻,新成立的人民政府正要在全世界各地接收前政权遗留下的各类资产。其中,伦敦的中国银行里面的大量外汇成为了国共争斗的焦点。

刘本昆、刘道蕊等员工早就厌恶腐朽透顶的国民党,认为只有共产党才是唯一能够带领中国走出国弱民贫困境的政党。因此他们对新政权向往已久,打算将银行交给新政权接收。

而另一边,支持国民党的员工不但拒绝接受中行新总处的领导,还妄图将外汇转移到台湾。一旦得手,后果不堪设想。

刘本堃(左五)、刘道蕊(左四)

刘本昆等5人决定先下手为强,联络其他人发动起义。根据北京的指示,他们数人以中行的名义,在伦敦汇丰银行另外开设了一个英镑帐户,并规定使用这个帐户必须有其中五人中的一人签字方为有效。

就这样,一笔数额巨大的外汇成功被保护起来。

由于刘本昆此时已经在英国落地生根,北京方面便安排他和刘道蕊继续在伦敦工作。刘本昆被任命为襄理,他妻子则在旁协助。

三、不顾反对 加入中国国籍;游子归国 支援经济建设

在共产党领导下的银行工作,刘本昆夫妇感受到了完全不同于旧银行的工作氛围和风气。无论遇到了什么样的困难,组织上总会尽力关心帮助,上级和下级之间也没有过去那样森严的等级之分。

在业余时间,使馆人员经常邀请他们参加了解国内形势的相关活动,甚至在1953年安排他们回国参观,让他们对如火如荼的国内经济建设有了直观的接触。

尤其是工人农民充满活力的精神面貌、政府官员廉洁守法的工作作风,给刘道蕊留下了非常深的印象。

刘道蕊发现,原来报纸广播上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对共产党的宣,传完全是恶毒的抹黑和攻击,共产党是切切实实在为人民服务!

(建国初期宣传画)

一个大胆的想法浮现在夫妇的脑海里——放弃英籍、加入中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当中!

在新中国一穷二白的五十年代,这一想法可以说是石破天惊了。当时的英国已经从二战的创伤中走了出来,经济生活条件极其优越。

刘本昆一家在伦敦也并不属于贫困阶层。作为银行管理干部,他们一家收入不菲,房车兼备,儿子也已经上了小学,可以说是一个标准的舒适小家庭。

而他们所要前往的国家,是一个物资极度匮乏、产业百废待兴的地方。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放弃在英国的稳定工作,他们能够在中国忍受单调朴素的艰苦日子吗?

俗话说儿不嫌母丑,子不嫌家贫。刘本昆离开祖国的漫长时间里,无时不刻牵挂着祖国的一草一木。

特别是新中国建立后,抗美援朝的胜利大大提振了全世界华人的自信心。他看到了共产党确实是在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鞠躬尽力。

于是,留藏在大脑深处的家国情怀彻底碾压了待在英国过安稳日子的念头,他决定举家搬迁前往大陆支援国内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社会主义建设宣传画)

多年来对共产党有深入了解的刘道蕊不出意外地尊重了丈夫的想法。尽管家里人不停地反对,可她仍然决定放弃英籍,加入中国籍。

不过,刘道蕊加入中国国籍、夫妻俩回到国内的过程却几经波折。

首先是英国政府拒绝刘道蕊修改国籍。移民管理人员要求她,必须先出示中国政府愿意接受她成为中国公民的证件,否则不予办理。

在同大使馆再三交流之下,北京方面很快颁给她一张入籍证明。移民办事机构这才正式注销了她的国籍,刘道蕊成为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

由于种种特殊原因,国内有关负责人一直未能安排夫妻两人回国工作。1967年,经过了夫妇俩多次申请,有关领导才最终同意回国的请求。

由于走得匆忙,夫妻俩来不及彻底处理伦敦家产,在廉价变卖值钱的财物、换得1.2万英镑后,两人便回到了久违的中国,刘本昆又一次闻到祖国泥土的芬芳。

而这1.2万英镑正是开头所捐赠给国家的那笔巨款。

初到中国,对一切都显得陌生,使得夫妇俩不知道该从哪些正规的渠道捐给国家,于是便打算直接把这些钱寄给最信任的周总理手中,就这样出现了开头所说的那一幕。

四、遭遇排挤 不改初心;年近古稀 光荣入党

由于是长期在西方工作,所以两人来到中国后并没有像原来一样被委以重任,而是被分配到了中国银行总行营业部做着最基础的工作。按照我们今天的想法,这是地地道道的"流放",可是这两人并没有就此心生抱怨、后悔离开英国。

(刘道蕊在总行工作期间与同事合影)

一方面,即使是简单基础的工作,他们也能够孜孜不倦地认真完成。根据当时周围同事的回忆,刘道蕊工作时间从不"摸鱼",一进办公室就是工作,一直到下班走人。

其他上班闲聊的同事想拉她一起"下水"时,总是被"我很忙"给推辞,甚至多次忍受不了办公室里闲聊的氛围,直接当面怒斥这种"摸鱼"行为。

原中国银行职工赵宇真这样描述刘道蕊,"打错一个字,一个字母,老太太毫不客气,就给撕了,让年轻人继续重打。"

在同事眼中,这样的工作风格快要近乎偏执,以至于当时不少刚入行的小年轻被这样对待后,常常斜着眼看着她,敢怒不敢言。

刘道蕊却认为,一丝不苟完成工作是一个员工的本分,我相信那些取得成绩的年轻人终将会理解我的做法。

(刘道蕊晚年)

另一方面,刘本昆也在框架之内向上级反映不合理的工作安排。当时有一部分归国技术人员不受信任,被放在了相对偏僻的岗位上,真正的工作才能无法得到充分发挥。

刘本昆认为这是一种不平等的歧视。

刘本昆便向行长乔培新如实反映了这些情况,上级领导慎重考虑之后,欣然采纳了他的建议,一大批归国同志纷纷得到了与自己能力相匹配的岗位。

刘本昆被安排到了研究所,道蕊也被安排在教学岗位上面。

(乔培新)

在以后的这段时间里,两人以优异的工作成绩回报了组织上的信任。刘本昆凭借优异的国际金融经验、出彩流利的英文水平在中行日益得到重用。

在升任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国际部副总经理后,他多次受派遣给时任国务院副总理的李先念 同志、姚依林同志当翻译,经常参加联合国举办的经济金融研讨会。

刘道蕊在教学岗位上同样兢兢业业, 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三八红旗手等荣誉称号。

在工作上屡获佳绩的同时,越来越强烈的入党心愿也始终萦绕在心间,在业余时间不断认真研读《毛泽东选集》、《中国共产党党章》等马列著作。经过了组织上漫长的考察,夫妻二人先后于1979年、1985年加入中国共产党。面对鲜艳的党旗,他们终于在人生的最后一段路程,许下了为共产主义奋斗终身的誓言。

入党后,夫妻两人时刻践行发下的誓言。尽管两人腿脚不便,却仍然长期坚持参加党组织的活动。每当党组织关心慰问老人是否有需要帮助的地方时,夫妻总是回答没有,不向组织提出任何额外的要求。

有一次,刘道蕊因重病入院治疗,经过医生们及时抢救总算化险为夷。当护士门用"奶奶"亲切地称呼这位老人时,道蕊却有那么一丝不愉快,这令医护人员感到不解。

直到一次换药时,老人才用她那不太流利的普通话说出了原因:"你能称呼我'同志'吗?我是共产党员,我喜欢你们这样称呼我。"

五、一生清贫 矢志不渝;设立基金 激励后人

刘本昆、刘道蕊夫妇的经历,可以堪称中国金融界的白求恩。他们不为名、不为利,即使是余生的最后一段时光,也要燃烧自己奉献给中国人民。

在中国银行得知那笔周总理名下的英镑是他们所捐赠、打算连同利息一起如数返回时。这两位老人拒绝了!"一个人如果将个人所得全部用于享受,那么这笔钱就失去了意义,我们捐赠了这点钱,没有什么值得表扬的。"

虽然说两位老人担任过重要职位,但生活过得一直十分拮据。他们常年在食堂吃着窝窝头,身着一身深蓝色的长裤套装。退休之后,两人靠着退休金简单过活。

尤其是刘本昆在90年代长期患病,需要经常入院治疗。可就算如此,他们仍未曾想取出这笔钱款补贴家用。

两位老人认为,与其将这笔钱留给自己颐养天年,不如帮扶那些年轻有为的年轻人。

在老人持续的坚持之下,中国银行以这笔款项设立了一个基金会,专门用来激励内部那些有着突出贡献的员工。直到今天,这笔钱仍然发挥着作用。

在一些以"移民跑路"为追求的人看来,两位老人放弃发达国家的优越生活,主动投身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建设,是无论如何也难以理解的。

然而,这世界上总会有那些道德高尚的爱国者,用自己的烛光照亮了国家和民族前进的道路。新中国从一穷二白的农业国发展到如今的工业大国,恰恰是这样刘本昆夫妇这样千千万万愚公移山式的爱国者,用双手铸就而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