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11时

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

3名航天员

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

与中外媒体记者集体见面

神舟十六号瞄准5月30日9时31分发射

3名航天员将执行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神舟十六号3名航天员3种类别

航天驾驶员景海鹏航天飞行工程师朱杨柱来自航天员大队,主要负责直接操纵、管理航天器,以及开展相关技术试验;载荷专家桂海潮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一名教授,主要负责空间科学实验载荷的在轨操作。3名航天员简历>>>

· 景海鹏:每天600个俯卧撑上千次跳绳

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行任务,将是航天员景海鹏第四次飞天。景海鹏告诉记者,为了能四次圆梦,为了能到咱中国航天空间站走一走看一看,出一趟差,这七年他没有耽误过训练,每天晚上12点前没有睡过觉,周末也几乎没有休息过。

△景海鹏在进行货船操作训练。

现在每天要做600个俯卧撑,600个仰卧起坐,上千次跳绳,这已经成为我的标配了。我们的飞行手册、操作指南加起来有70多本,指令有成千上万,这一切都已经烂熟于心。”

· 朱杨柱:从大学老师到飞天战士

朱杨柱在发布会上说:“2021年初,我们三批18名战友光荣地加入了航天员队伍。这两年多来,我从一名普通的大学老师成长为一名飞天战士,这是事业成就的,更是时代哺育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朱杨柱在进行振动体验。

1986年出生的朱杨柱曾任战略支援部队航天工程大学副教授,他表示,感谢千千万万的航天工作者,是你们的无私奉献和默默托举,铸就了伟大的航天梦想。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我深深地为我们伟大的祖国感到无比骄傲和自豪

桂海潮:戴眼镜的北航教授

今年36岁的桂海潮,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的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致力于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的研究。“2018年,当得知我国要选拔首批载荷专家时,我毫不犹豫地报了名。”

桂海潮经过层层选拔,从众多报名参选的人员中脱颖而出,成为我国第三批航天员中4名载荷专家其中之一。载荷专家与以往从飞行员中选拔的航天员不同,他们拥有更加专精的技术方向,但是作为航天员,他们从选拔到训练,对体能的要求非常苛刻

△2022年9月20日,桂海潮在训练中。

作为我国首位进入太空的载荷专家,桂海潮有着丰富的实验室经历,在航天器动力学与控制领域成果丰硕,在SCI发表了二十多篇学术论文,这些学术研究也为神舟十六号任务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你准备好了吗?”

飞向太空之前,面对记者提出的这个问题,桂海潮十分自信地说:“到今天为止,我觉得我从技能上、身体上、心理上都准备好了,我有信心迎接这次任务的挑战!”

戴眼镜也能上太空吗?

细心的读者可能会发现,载荷专家桂海潮佩戴着眼镜,这也是我国首位戴眼镜执行飞行任务的航天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近视也可以“飞天”吗?答案就藏在不断发展的航天事业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视频
明天出征!有两名“85后”教授,网友:戴眼镜也能上太空了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副总设计师杨利伟曾表示,航天员的选拔标准变得越来越科学了。“以前的选拔标准比较单一,航天员既是驾驶员,也是工程师。随着工程的发展,分工越来越细,科学实验越来越专业,任务不同选拔标准也有所不同,驾驶员和工程师的标准有了区分,高度近视是不行的,低度的近视还是可以的。我们现在招了几个载荷专家,有好几个也是戴着眼镜的。”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官方网站资料显示,针对我国载人航天工程发展的新要求,相应地在对第四批航天员的岗位类型、专业要求和身体条件要求方面,都给予了更为细化的设计。

比如在第四批航天员中担任载荷专家序列的航天员,就面向大学、科研机构及从事太空科学研究及应用的多行业人员开放。同时允许他们的身体条件比飞船驾驶员和飞船工程师要低一些,低度近视也被纳入可接受的范畴

载荷专家是干啥的?

2018年5月,我国启动第三批预备航天员选拔工作,为满足空间站工程任务需要,这次选拔在航天驾驶员基础上,增加了航天飞行工程师和载荷专家两个类别

飞行工程师负责太空站建设和维护,主要来自科研部门、高校的工程师或机械师。

载荷专家负责空间科学实验载荷的在轨操作,主要来自载人航天工程空间科学研究及应用领域的科研人员。

何谓载荷?航天器上装载的、直接实现航天器在轨运行任务的仪器、设备、人员、试验生物及试件等,被称为有效载荷。

“神十六”乘组有什么工作安排?

中国空间站进入应用与发展阶段,将常态化实施乘组轮换和货运补给任务,航天员乘组的在轨工作安排也将趋于常态化,主要包括六类任务

  • 驾乘载人飞船交会对接和返回,辅助货运飞船、巡天望远镜等来访飞行器对接和撤离;

  • 对空间站组合体平台的照料;

  • 乘组自身健康管理,包括健康状态监测、在轨锻炼训练等;

  • 进行在轨实(试)验,利用空间站舱内外应用设施开展大规模科学研究与应用;

  • 开展科普及公益活动,包括天宫课堂授课、公益视频拍摄等;

  • 进行异常情况处置,包括在轨故障的应急处置,对故障设备进行在轨维修更换,必要时通过出舱活动进行舱外维修作业。

我国计划在2030年前

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副主任、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新闻发言人林西强在29日上午的发布会上透露,近期中国载人月球探测工程登月阶段任务已启动实施,总的目标是2030年前实现中国人首次登陆月球,开展月球科学考察及相关技术试验,突破掌握载人地月往返、月面短期驻留、人机联合探测等关键技术,完成登、巡、采、研、回等多重任务,形成独立自主的载人月球探测能力

神舟飞船巡天16次

哪些航天员入选执飞

他们创下了哪些纪录?

一图回顾

加油,中国航天!

来源 | 南方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