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微微笑了
谈起婚姻,不少人会想起:
“围在城里的人想逃出来,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对婚姻也罢,职业也罢。”
这句话一针见血道出“婚姻围城”真谛,可谓一绝。
当然,这句话并不是出自钱钟书之笔,而是其夫人杨绛对小说《围城》主要内涵的理解,没想到短短一句话竟成为如今的婚姻名言。
对于婚姻与夫妻相处之道,杨绛很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与心得,值得我们深思与学习。
现总结出这两点真实的婚姻真谛,与大家分享:
婚姻观1:最好的爱是理解,理解越深,感情越好
杨绛与钱钟书是不少人羡慕的神仙眷侣,携手走过63个年头。
她是他最贤的妻、最才的女,他们俩更是志同道合的夫妻,一起读书,一起做学问,一起成为烟火人间最迷人的灵魂伴侣,他们的爱情故事被誉为“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在我们刻板印象里,杨绛与钱钟书应该应该属于“门当户对”。但事实并非如此。
在嫁给钱钟书之前,杨绛是一个国民大小姐,十指不沾阳春水。
按杨绛的话来说,“我由宽裕的娘家嫁到寒素的钱家做‘媳妇’”,这分明就是下嫁。
嫁给钱钟书后,杨绛从大小姐到买菜做饭的老妈子,她甘愿做钱钟书的“灶下婢”。结婚了,生活质量明显下降,但杨绛甘之如饴,一点都不觉得委屈,这一点很不可思议。
这到底为什么?
后来,杨绛在《走到人生边上》书中给出了答案。
她说:
“因为我爱,出于对丈夫的爱。
我爱丈夫,胜过自己。我了解钱钟书的价值,我愿为他研究著述志的成功,为充分发挥他的潜力、创造力而牺牲自己。这种爱不是盲目的,是理解,理解越深,感情越好。相互理解,才有自觉的相互支持。”
爱伴侣胜过自己,这需要很大的勇气与底气,特别在这个快餐化、权衡利弊的时代。
看到杨绛这番话,真的有很大触动。
以前我以为,最好的爱是势均力敌,最好不要牺牲自己去成就他人,去赌人性的真实,风险太大,不值得。过低风险的人生很好,因为主动权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上。
但,其实这何尝不是对伴侣对自己对人性不相信。
杨绛有一双慧眼,能智慧地看到伴侣的能力、渴望以及价值,且确信双方有深层次的理解与信任,哪怕牺牲自己也要成全对方,让对方实现自己的价值,这是一种大爱,也是一种深爱,更是难得的格局。
这种不盲目且真挚的爱,是相互理解、支持与信任的产物,深入骨髓的真爱,太难得了!
婚恋观2:门当不对,并不重要,感情最重要
关于结婚找伴侣,不少年轻人变得现实且理性,甚至有些过度刻意。
似乎在物质条件面前,感情是最不值得一提的东西。
越来越多年轻人,在吃透了生活与婚姻的苦头后,都在悔不当初,发出感叹:门当户对真的太重要,爱情在现实面前一文不值。
但,这真的如此吗?
对此,杨绛提醒我们:
“只是在物质至上的时代潮流下,想提醒年轻的朋友,男女结合最最重要的是感情,双方互相理解的程度,理解深才能互相欣赏吸引、支持和鼓励,两情相悦。
我以为,夫妻间最重要的是朋友关系,即使不能做知心的朋友,也该是能做得伴侣的朋友或互相尊重的伴侣。门当户对及其他,并不重要。”
在杨绛眼里,门当不对或者其他物质条件,并不重要,最重要的是男女之间的感情。
而这种感情并不是一见钟情的激情,而是相互理解、吸引与鼓励,是来自灵魂上的共鸣与心心相印。
这种感情不是一时一刻的,也不是一年一载的,而是一生一世的,却又超越生死的。这种爱与感情不是表面上的,也不是形式上的,而是内心里的,却又行动上的。这种爱不是自私自利的,也不是索取奉还的,而是无私无畏的,却又奉献牺牲的。
为了让钱钟书安心写《围城》,才华横溢的杨绛就心甘情愿地做起了“灶下婢”,为他们小家庭一日三餐忙前忙后,焦头烂额。
而,钱钟书心疼杨绛,也看出杨绛好面子,怕大家闺秀的她拿菜篮子出门难为情,特别陪杨绛到小菜场买菜,一路有说有笑。
也想要减轻杨绛的负担,钱钟书还悄悄洗衣服,当然是洗得一塌糊涂,但这份心疼与心意,杨绛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这就是最好的感情,不是轰轰烈烈的,也不是缠绵悱恻的,而是平平淡淡的,却又坚坚实实。
理解对方,欣赏对方,心疼对方,支持对方……
一起吃,一起睡,一起聊。
特别喜欢杨绛的通透与从容淡定。
回顾这一生,杨绛这样说道: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无论单身还是已婚,无论一事无成还是功成名就,无论是经历怎样的痛苦与悲伤,永远陪伴着我们的人,不是伴侣,不是孩子,而是自己。
愿您参透杨绛先生的百年人生智慧,做一个明媚从容、淡定优雅的女子,好好与自己促膝长谈,与孤独握手言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