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俄新社发布一条震惊世界的消息。白俄罗斯总统卢申科的专机座驾,突然失灵。既不能启动发动机,也不能“唤醒”电子系统,好好的一架飞机成了一个大号“玩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正当全世界都以为,这又是波音公司的一大“丑闻”时,美国财政部却“发表”了不同意见。原来,这是美国财政部针对白俄罗斯的某些行为,进行了一系列制裁。

冻结总统专机,就是“制裁”内容之一

美国波音公司通过远程连接,控制客户端芯片,冻结发动机,使其无法启动,最终达成“制裁”。

一个国家现任总统的专机,说冻结就冻结了,可谓是细思极恐。这还是老美在飞机待命时下令冻结,如果是正在航行中呢?可以说,你的小命随时掌握在人家的手里。

表面上看,此事与我国没有关系,但实际上真的是这样吗?

截至2021年末,我国共有民用航空飞机2376架,其中就有波音客机1115架。假如未来有一天,美国用同样的招数对付我们,我们该怎么办?

说到这里,就不得提一下咱们的“龙芯之母”黄令仪,黄先生。先生虽是女流之辈,却早在60多年前就已经意识到,芯片之于国家的重要性。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1936年,黄令仪出生在广西南宁乡下的一个小山村。由于国家动荡,幼时的她,过早的历经了流离失所之苦。

从小到大,入眼的皆是山河破碎的绝望、感受的尽是民不聊生的恐慌。可她没有因此而退缩,反而早早就在心中埋下了救亡图存、立志报国的鸿鹄之志

长大后,黄令仪通过自己的努力,最终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华中工学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1956年,为了发展我国的科学事业,由清华大学牵头、邀请苏联专家来讲学,创办了国内首个半导体专业。而黄令仪也因为其优异的成绩,被选派入学,主攻半导体器件。

从这一刻起,黄令仪终于真踏上了那条蜿蜒曲折,却为中国科技崛起而奋斗的征程。

这一路,她走了60年

1960年,黄令仪结束了在清华的课程,重新回到母校华中工。她在从事半导体和材料课的教学工作之余,开创了半导体专业,为华中工奠定通向未来的文脉。

不仅如此,她更是在一穷二白的情况下,创建了国内首个半导体实验室。在那些孤寂的岁月里,陪伴她的,只有实验室里那盏略显暗沉的灯。

历时一年,她排除万难,几乎以一己之力,研发出了我国首个半导体二极管

1962年,黄令仪被调入中科院计算所二部,专攻微型计算机和三极管,为突破“两弹一星”中的瓶颈做贡献。

当时,中国还没有芯片研究团队。资源匮乏,设备缺乏,人才短缺,材料稀缺,但黄令仪带领团队不畏艰险,全力以赴,最终成功研制出了半导体三极管

然而,成功的喜悦还没持续多久,黄令仪和她的团队又踏上了艰难的芯片研发之旅。

为了尽快研制出稳定性能的存储器,黄令仪和她的团队一步一个脚印,勇往直前。在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后,他们研制的芯片即将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接下来的几年里,黄令仪和她的团队们仿佛进入了“快车道”,攻克了一个又一个“山头”。

1978年,他们获得了全国科学“重大成果奖”;1984年,集成电路和芯片上的进展,几乎可以与国际领先水平并肩

这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里程碑。

然而,不出意外的话,就要出意外了。

当时间来到1987年时,中科院突然叫停了她的项目,理由是资金紧张。这个消息对于一心想在高科技上追上“列强”的黄令仪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

当黄令仪神情麻木的走出中科院计算所时,向来坚强的她,再也无法控制内心的悲苦,泪水夺眶而出。

1989年,她受邀参加国际芯片博览会,却惊讶地发现,在成千上万的展位中,竟没有一个展位以汉字书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曾经我们引领全球科技潮流的时刻,现如今却无法在这个舞台上找到立足之地。

她在日记中写下:“琳琅满目无国华,泪眼汪汪情难挽”。

在后来的技术交流会上,美国专家甚至目中无人地宣称:“我们可以随时关闭中国发电厂的发电机,因为它们所用的是美国芯片。”

这句话如同一把钢刀,狠狠插进了黄令仪的心。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2001年,黄令仪已经半退休,却突然收到中科院胡伟武教授的邀请,邀请她加入“龙芯”课题组。

那时的黄令仪内心既忐忑不安,又有些期待。她内心矛盾,她渴望为祖国尽一份力量,但又担心项目会半途而废,没有结果。

为了心里有个底,她私下里找来自己熟悉的韩承德教授咨询,询问这个项目有多少经费。当她得知只有200万,而且其中100万还要用来培养研究生时,黄令仪的心一下子凉了半截。

软件费、投片费、人工费、返工费,各个方面都需要资金支持。那100万能做多少事情呢?

她犹豫了、迟疑了

可是出于对国家的深厚感情,她最终还是下定决心,义无反顾地加入了龙芯研发团队

技术迭代快?硬学!

新零件陌生?硬啃!

非典大爆发?硬扛!

老人家这般“拼命”,可吓坏了随行的保健医生。可是面对医生的“苦口婆心”,她却只是笑而不语,到最后甚至避而不见。

她明白,自己的时间不多了。

她像一支即将熄灭的火炬,在和时间赛跑,只为驱散那片笼罩在中国芯片上,最后的迷雾

从设计到研发再到试生产,她都亲力亲为。遇到资金不足,她自掏腰包;人手不够,她坚守在第一线;她和年轻的小伙子、小姑娘一起,连续几天几夜不回家。

最终,她的团队在次年成功研制出中国的第一块芯片,那就是“龙芯1号”。

然而,即使取得这样的成就,她的辛勤付出却未能得到国人的认可和支持,其中甚至包括国家采购方面。

你们的芯片不如国外的,我们为什么要使用你们的芯片?”在这种不理解和排斥的环境下,龙芯面临着无法获得适当应用和后续资金支持的困境,难以通过不断改进来提高性能。

心力憔悴的她最终决定再次申请退休。然而就在这时,一个令人意外的消息令这一切产生了变数。

2004年,美国对中国开始实施制裁,中国的高科技产业受到了极大冲击。一时间,风声鹤唳,国内产业纷纷陷入困境。

生产中国人自己的芯片”的呼声,才渐渐在响彻开来。

坚守于挫折之下,崛起于不屈之中

而她,虽然年近70,却再次振作起来,重新投身其中。

2018年,“龙芯3号”破壳,给我国的高铁北斗导航安上了“中国芯”;歼20、055大驱等向控阵雷达,也换上了“中国芯”。

欧美列强扼住中国信息产业咽喉的历史,就此终结。

此时的她,已然82岁高龄。

从1960年到2023年,在这长达半个多世纪的岁月里,黄先生愣是在四面楚歌、十面埋伏之下,一次次逆袭、一次次突围,直至为中国闯出一片新的天地

她的成就让美国人对她恨之入骨,称她为“中国最可怕的人”;可是对于中国人来说,她又是那样的可敬。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这位最可敬的人,却永远的离开了我们,离开了她坚守的岗位。她生前曾公开表示:我最大的心愿就是匍匐在地,为祖国擦去耻辱

中国的“龙芯之母”黄令仪,于2023年4月20日去世,享年86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百年前,黄令仪的祖父廖藻曾立下家训:“虽富贵不易其心,虽贫贱不移其志。以通今学古为高,以救时行道为贤。”

百年后,黄令仪谨记祖父教诲,以柔弱之躯和满腔热忱,倾尽一生心血,践行了自己的誓言。

结语

通过美国冻结白俄罗斯总统专机一事,我们不难发现,即使是已经售出的波音飞机,美国依然有能力远程冻结、甚至是远程控制。

由此可以得出,除了波音飞机外,是否还有更多的“美国货”,也是美国政府手中潜在的“武器”?比如地上跑的特斯拉电动车、手持的苹果手机、甚至是windows操作系统。

如果未来有一天,中美关系恶化至现在俄美关系,以中国的体量,所遭受的损失只会更大。因此对于中国来说,未雨绸缪、提前准备无疑我们的必然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