槟榔虽然生长在海南,但加工主要在湖南,海南拥有原材料,而湖南拥有精深加工技术。上世纪90年代,湖南槟榔开始形成规模化、工业化、现代化的经营模式。截至目前,湖南槟榔产业已走上发展快车道,规模超百亿,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助力。值得一提的是,在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湖南槟榔产业通过积极的就业帮扶政策,在脱贫攻坚方面取得了重要突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作为劳动密集型产业,槟榔产业在促进剩余劳动力稳定就业、增加人民收入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据悉,湖南槟榔行业中的龙头企业为社会提供了数万个直接就业机会,积极为各级政府部门精准扶贫对象,包括有就业困难的老年女职工、建档立卡贫困户、残疾人等提供就业机会,让贫困家庭真正实现脱贫的愿望。

此外,湖南槟榔产业劳动用工还伸向了河南、云南、四川、青海及湖南贫困地区,让那里的人们走出绿水青山,在槟榔产业中拥抱自己的金山银山,帮助农民解决了就业问题,实现了脱贫、振兴了乡村。

湖南槟榔企业在贫困地区还有投产新的基地,专注为贫困地区孵化槟榔产业、培养产业人才。现在国家也在推行消费扶贫,动员社会各界扩大贫困地区产品和服务消费。而湖南槟榔的消费群体也在快速扩大,湖北、河南、江西、广东已经成为槟榔消费的主体市场之一,全国各省市都有湖南槟榔产品。同时,槟榔作为快消品也成为自主创业者的切入点,他们利用“互联网+”的模式,迅速将湖南槟榔推广到世界各地,槟榔产业呈现出广阔的发展前景,进一步推动了扶贫政策的实施。

可以预见,在官方政策和龙头企业的支持下,槟榔这样一枚小青果,将在助力人们脱贫致富奔小康之路上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