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朝,有个少年在街上遇到一个相面先生,先生见了他,摇头说他穷苦又短命,然而20年后少年金榜题名,路遇先生,先生纳闷地问:你是如何改命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这个少年叫崔沔,是家中独子,他8岁左右,父亲就去世了。

他和母亲相依为命,可母亲忧郁成疾,患上了眼病,越来越严重,已看不清。

小崔沔很担忧。

一天,他上街给母亲抓药,路上遇到了一位相面先生。

他突发奇想,让先生给算算母亲的眼病,什么时候才能好。

然而,先生看了看崔沔说:“你先别问你的母亲了,我看你呀,这一生穷苦至极、灾难重重,六亲无靠,而且短命,见你孝顺,我好心给你提个醒,你还是尽早做打算吧。”

先生一边说,一边的摇头叹息。

而崔沔却说:“先生,我不担心自己的命运,唯一挂念的就是我的母亲,她眼睛看不见,万一我没了,她可怎么办呀?”

先生叹了一口气:“哎,天命难违呀!”

崔沔听了心里很难受,边低头沉思,边去给母亲抓药。

回家之后,他把家中所有值钱的东西拿去变卖,到处请大夫为母亲治病。

只可惜,钱花了,病没治好,母亲彻底双目失明了。

相面先生说的话,崔沔没有对母亲说,他不想让母亲担忧。

先生说他短命,他反而更加珍惜和母亲在一起度过的每一天。

为了让母亲吃饱穿暖,小小年纪,他就耕田种菜,起早贪黑,辛勤劳作。

粮食不够,他宁愿自己饿肚子,也要让母亲吃饱,再苦再累,他对母亲向来是只报喜不报忧。

为了不让母亲烦闷,他就扶母亲到户外晒太阳,陪她散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母亲眼睛看不见,崔沔就把身边的事物,生动形象地描述给母亲听。

为了让母亲高兴,他每天坚持读书学习,把学来的知识,绘色绘声讲给母亲听。

可尽管这样,他心里对母亲还是很愧疚,觉得自己没有能力治好母亲的病,太对不起母亲了。

就这样20年如一日,他无微不至的照顾到母亲去世。

母亲走了,崔沔了无牵挂,他潜心耕读了几年书,之后去参加科举考试,竟然金榜题名。

在吹吹打打,衣锦还乡的路上,恰巧又遇到了当年的相面先生。

这先生也记起了他,心中纳闷:我当年没看错呀。

突然他想到了什么,忙问:“你是如何改命的?这些年你一定是做了大善!”

崔沔笑了笑,“先生,我这20年确实穷困,哪有什么能力去做大事,你相得不准啊。”说完,他笑着走了。

相面先生说崔沔短命,可他活到近70岁。

说他“六亲无靠”,他娶妻生子,家庭和睦,子孙贤孝。

他的官位做到了中书侍郎(正三品),而他的儿子更是青出于蓝胜于蓝,官拜宰相。

相面先生一生相过很多人,一般都看得准,颇有名气,而在崔沔这砸了招牌。

他很郁闷,后来专门去打听崔沔,终于恍然大悟。

“百善孝为先”,原来是崔沔20多年对母亲的虔诚敬养,使他改变了命运。

结 语:

以上是民间故事,其真实性有侍考究,但历史上唐朝真有崔沔这个人。

史书上对他的记载:此人很有才华,纯正谨慎,无虚言,非常孝顺父母。

他早年丧父,母亲有眼病,小小年纪他便撑起了家,并用心照顾母亲。

他一边种菜糊口,一边发奋读书,后来终于考中进士。

唐睿宗征召他,授予他官职,但他却坚决辞让,因为担忧母亲的病,他请求陪在母亲身边,尽心奉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一次,崔沔带母亲外出游玩,在餐馆吃饭时,崔沔给母亲夹了一片高笋,母亲吃后连连称赞,“这高笋细滑爽口,好吃。”

回家后,崔沔便请人在门前挖塘,栽上满塘高笋,这样母亲就能时常吃到新鲜的高笋。

母亲去世后,崔沔很伤心,每年清明他总不忘给母亲送上一份高笋。

后来世人把那地方取名高笋塘,以此纪念崔沔对母亲的拳拳孝心。

结语:

这个小故事无论是民间版本还是真人实事,都告诉我们:孝,是做人的根本。

大家不用去算命,也不用舍近求远,烧香拜佛求好运。

⽗母就是我们的根,他们就是在世佛,孝敬父母就是在行善积福。

命运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做人顶天立地,问心无愧,做事竭尽全力、持之以恒,即便一时遇到困难,遭遇窘境,也会峰回路转,柳暗花明。

孝敬父母是一种人生修行,子夏曾问孔子什么是孝。

子曰:"色难。”

孔子说:侍奉父母经常保持和颜悦色是最难的。

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孔子说:现在所说的孝,指的是养活父母便行了。照这种观点,狗和马也都可以得到饲养,如果侍奉父母没有发自内心的尊敬,那与养狗养马又有什么区别呢?

所以孝养父母,我们不但要养父母的身,让他们身康自在,还要养父母的心,使他们心情愉悦。

其实善待双亲,就是在积攒福气。

父母心安体健,家庭和睦,自然扭转命运,财运、好运滚滚来。

不管你有多大,有父母在,你都是孩子。

不管你走多远,有父母的地方,永远都是家。

祝愿每一位父母,老有所养,幸福安康。

而每位儿女,子欲养,亲健在,便是人生一大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