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战中,八路军侦察员刘锡琨正送情报,不料迎面遇到大队日军。他忙拉帽遮脸,淡定继续走,却被当头的汉奸一眼认出他来:“快抓八路,他就是刘锡琨!”

1916年,刘锡琨出生于山东淄博索镇,自幼尚武,跟村中长辈习得一身好武艺。抗日战争爆发后,刘锡琨报名参军,加入了廖荣标领导的抗日武装。
刘锡琨入伍后积极发挥头脑灵活、武艺高强的特点,很快便立了功,部队为其火线入党并提了干。廖荣标将刘锡琨安排在侦察参谋岗位上,让其负责对鲁中一带日军伪军情报情况进行搜集。
刘锡琨每次执行任务中,都能深入分析地形地势、敌我特点等情况,进行系统深入的摸点调查,因此任务执行得又快又好,为我军取得一个又一个战斗胜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一次,刘锡琨成功探得日军发往青岛的列车装满了军火和被装,将出发时间、停靠站点、押运人员等情况摸得一清二楚。
他将这些情况及时向上级作了汇报,上级在某停靠站点组织人员进行拦截,将军火和被装全部收缴。

还有一次,刘锡琨探得有几个大户人家秘密投降了日军,私底下搜查我军及进步群众信息,带领日军杀死好几名民兵及十几名群众。
刘锡琨恨得牙痒痒,经上级同意后他制定了锄奸计划。
刘锡琨带领手下在夜间从房顶进入大户人家家里,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破门而入,将投降的汉奸及家人迅速解决掉。整个过程没有留下任何蛛丝马迹,没有留下任何活口,给汉奸分子极大震慑。
有一次,刘锡琨奉命孤身一人执行送递情报任务。他化装成商人走在乡间小路上,却不小心与十几名日军相遇。他赶紧把帽檐往下拉,靠边走过去。
在刘锡琨以为化险为夷之时,日军队伍里却有人用中文大叫道:“他就是刘锡琨,是八路,不能让他跑了!”
原来,有个肥头大耳的汉奸在为日军带路,他在未投降前就曾经被刘锡琨逮住教训过,因此怀恨在心欲除之而后快。

刘锡琨一听迅速向前跑了出去,日军待反应过来掉头回追时,刘锡琨已经跑出去好大一截。不过日军毕竟人多势众,有跑的快的已经渐渐追上了刘锡琨。
刘锡琨不敢再闷着头往前跑,他迅速跑到了树林,用一棵大树作为掩护,提手拿枪,一枪放倒一个,将最前面的几个日军全部击毙。
刘锡琨不敢恋战,他观察了一下眼前的情况。出了树林之后一侧是山,另一侧隐约有村庄。如果进山,地势险要不说,还容易被敌人包围。他因此选择向村庄跑去。
刘锡琨进了村庄之后选择了村口一处废弃的房屋,他考虑到日军穷凶极恶,因此坚决不能去群众家躲避。他靠近一个围墙坐了下来,一来跑得已经力竭,借机好好喘息一下,二来探听敌人的动态。
刘锡琨坐着查看了一下要送的文件,万幸文件都没有丢失,他悬着的心放下了。敌人已经进了村里,他们分成了两组,一组进村深处去找,一组就在村口旁边寻找。

隐约之中刘锡琨听到有日伪军在撞门,好在进来时他就在里面插紧了大门,并用院子里废弃的石磨等物紧紧抵挡住。日伪军见大门不好撞开,又开始拿工具在挖土墙。
房屋早已废弃,因此土墙质量并不可靠。刘锡琨迅速做好战斗准备,在土墙倒塌的一刹那,他提枪射击,将前面几个敌人全部击毙。后面的敌人在卧倒的一刹那,刘锡琨冲了上来,用脚飞踹,拿枪托砸头部,又全部解决掉。
不仅如此,刘锡琨将敌人的枪支弹药全部收缴。他之前已经没了子弹,这下敌人正好送上门来,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为了不将战火引入村里,他迅速朝远离村庄的方向跑去。其他敌人闻风前来,刘锡琨手中弹药充足,他在敌人迫近时转身扔下手榴弹,将追赶的敌人炸得人仰马翻。

就这样,刘锡琨基本上将这小股日伪军消灭殆尽,那个指认他的卑鄙汉奸也成了枪下之鬼。刘锡琨在逃跑过程中碰到了村里民兵,他们将其带到安全地带,并协助他将情报安全送到指定位置。
刘锡琨舍身保护下来的情报信件在我军下一次战斗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廖荣标为了表彰刘锡琨的巨大贡献,专门给其立三等功一次,并称赞他为“智勇双全的侦察英雄”。
在刘锡琨等英雄的共同努力之下,鲁中抗日根据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战斗的胜利,令日本鬼子及其傀儡伪军闻风丧胆。刘锡琨后来又多次立功,并受到上级嘉奖。

建国后刘锡琨先后任长春航校副校长、空军某部副司令员等职位,为人民空军的建设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