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30年代的大上海,究竟强大到了什么程度?
上海的强大、纸醉金迷、东亚首屈一指的繁荣仅仅是极少数人所享有的。上海的强大在于这是一个中国旧社会三座大山势力的最强交汇点,三个不同的势力在对旧社会普通人民各方面的敲骨吸髓和盘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三十年代,上海普通工人收入平均为一百多元,除去吃用应酬祭祖的花销平均一年有两元多可用在娱乐上,白雪公主的票价在五至八元,票房四十万。三年可以看一次电影,平民看电影次数全国最多。
张乐平老师大家可能没听说过,但他画的《三毛流浪记》大家应该都看过吧?
三毛,就是一个上海的流浪儿。让我们以三毛这个上海底层人民的视角,看看夜晚上海灯火之下的真实。这么来说,上海是远东的国际情报交易中心,各种势力盘根交错。

电影《八佰》中有一句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如果说那边是天堂,那么这边就是地狱。”但即使是废墟,我们还是能在电影中看到30世纪繁华上海的一角,苏州河边的租界依旧霓虹闪烁,莺歌燕舞,一副繁华大都市的形象。而这一切,很难让人想到这是30年代的中国。
1931年,上海市人口311万,全国第一,全球第五;
1949年武汉解放时,武汉三镇人口仅有102万,这时候的上海是500万。
1933年,上海工业产值7.3亿,约占全国12大工业城市产值的66%;排名第二的天津仅为7400万。
30年代上海还是亚洲最大的黄金交易中心,世界第三大证券交易市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另外,上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就像一块磁石,吸引着无数进步青年汇聚于此。定居上海的鲁迅对培养青年倾注热情,他的目光一刻也没有离开过青年。

不同于以前,三十年代有大量知识分子或者从大革命中退下阵来,或者从迅速解体的旧社会和传统家庭中分化游离出来,他们廉集于上海和一些大中城市,数量之大空前。
其中一些人信奉着各种时毫的主义和旗号,颇有不平,要求革命,也谋求个人的出路,于是造成了一个颇为热闹的“文坛”,其规模、性质、内容和复杂性,是五四或二十年代所不能比拟的。他们是新的一代。
鲁迅与他们的接触和较量,其数量和深广度也是以前没有过的。
正是这些日益增多的知识分子,鲁迅明确意识到,作为革命者,对工农群众可以起先锋和桥梁的作用;作为反动者,对工农群众却起欺骗和精神毒害的作用。
他们是旧文化的承袭者,同时又应该是新时代的开拓人。
鲁迅一方面对知识分子给予极大的爱护和帮助,同时也不断揭露和批判了知识分子身上的个人主义、利已主义和其他种种劣根性,特别是指出其中一些人实际拖着长长的传统封建意识形态的尾巴,只要条件一具备,气候一适宜,就将暴露出来。
例如,从鲁迅同辈和上辈的“想见汉官威仪”,到鲁迅下一辈的“红袖添香夜读书”,到更下一辈或沉溺于《庄子》《文选》之类的国粹,或呼喊“张大吃人的血口”。
总之,帝王思想,才子佳人,或……
中国是个封建主义极长的社会,封建意识形态及其文化发展得非常完备而成熟,它不但表现在政治、经济上,而且渗透在人们的日常思想、生活、习俗中。
它不但凶狠地吃掉人们,而且也笑吟吟地诱惑着人们。
千年陈货可以用新形式出现,而知识分子首当其冲,因为他们身上本来就伏着旧事物的魂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