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二阳”话题屡屡登上热搜




潮小妹的身边
也有很多亲戚朋友
相继出现发烧、喉咙痛等症状
一测抗原,结果发现自己"二阳"了




也是有许多人说自己中招了
对此,有人担心
"第二波疫情高峰要来了吗?"

就在近日
一则关于"新冠第二波疫情高峰"
引起众多人关注,钟南山预测
新冠第二波疫情高峰
或将在6月底到来

6月底将发生第二波疫情高峰
近日,钟南山院士表示
基于seirs 模型的预测显示
2023年新冠第二波疫情高峰发生在6月底
钟南山表示,基于seirs 模型的预测显示,2023年新冠第二波疫情高峰发生在6月底,约6500万每周。钟南山认为,一个奥密克戎感染者可传染30多人,我们的(疫情)防控战略已经从过去的预防感染调整为现在的预防重症,因为感染是很难预防的。

感染新冠病毒后,人体内中和抗体在4个月后出现降低,特别是对于XBB变异株的保护作用较差。但是,人体内还存在结合抗体,可激活细胞免疫,在感染6-7个月内仍然有保护作用。
在去年12月感染新冠病毒的人群,体内的抗体和免疫都会降低。“病毒变异太快,因此不能一劳永逸,有可能再次感染”。

与此同时,近日一则
#专家"二阳"患者不要带病上班#
也冲上了微博热搜
很多网友表示:
“不要跟我说,跟我公司说”
专家:“二阳”患者不要带病上班
据@健康时报 报道
近期二阳”病例增多,多位专家建议:
“二阳”患者应该居家隔离,不要带病上班
不仅不利于感染者恢复
还会增加病毒传播的风险

一位传染病流行病专家指出,奥密克戎变异株在人群中依然处于散发流行状态,传染源依然存在。一旦感染,居家休息非常必要,也可以降低病毒传播的风险。
北京一家三甲医院感染学专家也表示,感染者带病上班不可取,不仅不利于感染者恢复,还会造成病毒传播,尤其是重点机构(如医院,养老院、护理院等)的工作人员需经常接触高危人群,带病上班会增加高危人群感染风险,更不可取。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生物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赵卫指出,对于感染者来说,应该暂时不要去学校、地铁等公共场所,如果必须去,建议一定全程戴口罩。对于年龄较大或有基础疾病的,一旦症状加重,需要去医院就诊。
在武汉大学公共卫生学院创始院长、公共卫生学教授谭晓东看来,新冠是一个呼吸道传染病,从传染病防控角度来说,用人单位应该提倡新冠感染员工自我隔离,减少病毒传播,新冠感染的密切接触者,建议减少到人群密集的办公区活动。
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研究中心主任、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党委副书记、院长卢洪洲建议,现阶段,依然建议阳性感染者自行居家隔离,一旦确诊感染尽早进行抗病毒治疗,不具备传染性再外出上班或进行相关活动;
对于“二阳”病例增加,上述业内人士建议,不要过度恐慌,也不能过度无视,鼓励有重症高风险因素的人群按时加强疫苗接种,医疗结构加强药物储备。
在此提醒各位街坊
看似新冠已经离我们很遥远
但是最近出行,特别是人多的地方
一定要不要放松警惕
尽量佩戴口罩,做好个人防护
特别是已经出现症状的街坊
出门一定要戴口罩
一起做个健康的第一负责人
|来源:南方日报,人民日报,健康中国,网络。
|东莞潮事儿编辑整理,如有侵权请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