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拜登政府一直将“维持俄乌战争长期化”作为其重要的政策方向,他们一方面并不希望俄罗斯赢得战争,另一方面拜登也不愿意为乌克兰提供足以在最低限度下赢得战争所需要的援助。

但现在距离美国必须做出选择已经并不远了,因为俄罗斯承受长期消耗战的能力显著的强于乌克兰,而后者正面临兵源、装备、弹药多方面资源枯竭的危机,这些问题会在之后慢慢暴露。

拜登当局“高高挂起”的姿态维持不了太久时间了,他们必须做出选择,要么大幅度增加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让后者能够继续战争,要么就只能坐视乌克兰失利而不得不主动寻求停战谈判。

在上个星期,美国《纽约时报》刊登了一封大量前美军、美国政府官员联名的公开信,公开信呼吁拜登政府主动寻求通过外交途径结束俄乌战争。

公开信称“俄乌战争是一次彻彻底底的灾难,这场战争的事态必须得到控制,否则最终会引发严重的后果,成为一场更大规模的将核大国卷入其中的战争的导火索”。
公开信还称“在外交上,站在对方的角度看待问题,这并不是软弱而是一种外交智慧”。

这显然是在批评拜登上台之后对俄罗斯纯粹的对抗战略,客观来说如果不是拜登政府三年来的一系列举措,俄罗斯恐怕还真不至于全方位地和西方翻脸并倒向中国,至于说在这之前,2014年乌克兰危机之后美国对俄罗斯的外交政策,拜登也要负很大的责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因为乌克兰危机爆发时候,拜登是当时的美国副总统,而他实际上全盘制定了围绕乌克兰危机展开的一系列计划,否定了冷战结束后美国奉行了较长时间的对俄罗斯的“接触、遏制”战略,推动了在地缘政治层面对俄罗斯的全面敌对战略,2014年乌克兰危机之后,拜登的小儿子亨特·拜登,就一直在乌克兰负责培养该国的极端组织。

联名信最后还警告说:“如果拜登大幅度升级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这只会引来俄罗斯更高级别的战争动员,让战争规模进一步升级。

那个时候如果白宫不希望此前的军事援助打水漂,那么沉没成本将导致双方为了赢得战争无法停下加码的手。

这一现状当然不能完全归结为美国的外交政策,但这不代表我们能对其中的风险坐视不理,如果我们不能去推动一项缓和战争局势、停止杀戮的停战方案,那么这可能会成为毁灭美国的潘多拉魔盒”。

那么他们怎么知道美国要大幅度升级军援呢?其实就是很简单的原因,因为再不升级援助规模,继续像此前那样按部就班地小规模援助,乌克兰坚持不了很长时间了。

乌克兰军队,总体上而言是一支以苏联遗留武器装备为主,加上少数西方援助的现代装备形成新质作战力量,但仍然表现出人员数量多,而技术装备少这个特点的军队。

虽然苏联遗留装备,那都是冷战时期的东西也算不上先进,但数量毕竟足够多,这就是为什么即使是美国军事援助规模并不多的情况下,乌克兰还能打这么久。

但苏联遗留武器也不是用不完,自2014年之后乌克兰东部地区一直处于低烈度轮战状态,这本身就消耗了乌克兰的库存,2022年大战打响,在大范围的战场上一场较高烈度的战争大量消耗着库存的武器弹药。

现在乌克兰在前线已经出现了装备匮乏,人员过剩的情况,这种人员过剩可不是说乌克兰不缺人,而是相比起他们拥有的装备而言人员密度高,战争继续下去,库存消耗殆尽的时候,届时北约必须大量提供军事援助完全替换掉乌克兰军队的装备体系,届时需要援助的规模相比现在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而这个节点距离现在恐怕并不是很遥远了,那个时候拜登政府将必须做出选择,是扩大援助规模,让战争显著地升级层次,还是说放弃援助在谈判桌上解决问题?

无论如何有一点是可以确定的,在军队尚有余力的情况下谈判,会比战场形势急转直下一溃千里的时候去谈判更有利。

俄罗斯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如果他们靠着自己的军事胜利把美国、乌克兰逼到谈判桌上,那时候他们的要价恐怕就不是现在的要价了。

而对于这个问题,目前来看拜登当局并没有表现出很明确的倾向,从他们的一些外交表态来看,也许存在一些争论,但总体上并没有得出较为统一的意见。

实际上相比起“继续战争”亦或者是谈判,拜登当局可能更担心的是,对局面的控制权落到其他人手里,或者说,就算是谈判,他们希望自己能够主导的谈判,排斥任何其他的第三方势力的干涉,特别是中国。

毕竟如果说中国最终调停了这场战争,那他们要怎么把战争的黑锅扣在中国头上呢?不要觉得这不可能,谎话说上一千遍就会变成真理,无数现代中国人的经典认知都是被一遍遍重复的谎话塑造的。

比如说,民主的大旗什么时候被美国披上的?不过是苏联解体之后,冷战时候美国官方层面上反民主,光明正大地推行精英主义,因为“民主会导致多数人的暴政”,但现代人有多少知道这些呢?

而中国确实是想要调停俄乌战争的,虽然在2022年的时候,中国是俄乌战争的旁观者,甚至在一定程度上来说,这场战争带来的地缘政治影响是朝着对中国有利的方向发展。

但在2023年,战争结束对中国可能更加有利,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能看到,“中国政府欧亚事务特别代表”李辉访问乌克兰,标志着中国正式开始调停俄乌战争。

但从目前的事态来看情况并不乐观,早在李辉访问乌克兰之前,美国政府就通过一些“非官方”渠道的信息隐晦地向乌克兰施压,甚至露骨地对泽连斯基本人及其亲属发出了死亡威胁警告后者保持与美国步调一致。

之后李辉在乌克兰访问期间,乌克兰外交部长则表态:“乌克兰不会接受任何涉及失去领土或暂停冲突的和平提议”,在俄罗斯立场同样明确的情况下,这番发言为俄乌和谈蒙上了一层阴影。

不过乌克兰政府还是保持了一个比较正常的立场,至少他们没有对中国发泄不满,还是非常理性地,尊重了中国作为第三方的立场。

虽然美国发明了一个词,叫做“亲俄式中立”,称中国虽然表面中立但实质上倾向俄罗斯,但显然乌克兰其实并没有接纳这套说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在声明底线的同时,乌克兰外长也对特使李辉更加详细介绍了乌克兰政府的诉求,包括在尊重乌克兰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基础上,恢复可持续和平公正的原则。

虽然乌克兰是战争中的一方,而且得到了美国的军事援助,但是如果站在中国视角上看,那么绝不可能将乌克兰视为美国阵营的一员,也许在对俄政策上,美、乌站在同一阵线,但在对华政策上则截然不同。

泽连斯基的对华政策,与其前任,也就是2014年危机中政变上台的波罗申科不同,甚至在美国视角下,有不少美国政客认为泽连斯基亲华。

一个侧面的证据,就是俄乌战争爆发以来美国一直试图将中国与俄罗斯捆绑在一起,试图营造一种“中国的经济支撑了俄罗斯开战”的假象,但乌克兰政府在涉及中国的问题上从未与美国保持步调一致。

但很显然,任何一个国家的政府都不可能说放弃对某片领土的主权,乌克兰在这个问题上也没有退路,过去一年的战争中他们付出了太多太多,如果说以承认乌东独立为前提结束战争,那么届时乌克兰政府将完全丧失其执政的合法性被推翻,这是毋庸置疑的。

也就是说,如果俄罗斯想要实现其战争目标,那么必须是占领乌克兰全境并推翻现政府,另立新政府,否则乌现政府拒绝与俄罗斯谈判。

另外乌克兰的表态还委婉地透露了另一个信息:“乌克兰不会接受任何涉及失去领土或暂停冲突的和平提议”,其中“暂停冲突的和平提议”,很可能指代的是类似朝鲜战争的停战方式。

朝鲜战争其实并没有在法律层面上结束,而是“冻结”、“暂停”的状态,也就是相当于将半岛南北的主权问题搁置并且暂停了冲突。

而“朝鲜模式”,这原本可能会成为一种暂时停战的方案,这个方案主要好处是,乌克兰不愿意放弃对克里米亚以及东部独立州的主权,那么这个问题可以以后再谈,双方先暂时结束军事冲突,但现在乌克兰方面委婉地表示了不接受这一可能方案的立场。

至于拒绝的原因我想也不难理解,乌克兰的实力远远比不上俄罗斯的实力,而在美国、欧盟两大势力眼中,乌克兰的价值也没有特别高。

就算乌克兰像历史上那样重新变成俄罗斯的一部分,俄罗斯到欧盟国家的边境线中间仍然隔着波兰等国家,并没说必须要有乌克兰这个缓冲带。

那么更不可能在未来帮助乌克兰夺回领土,那么朝鲜模式就等于是承认失去了克里米亚与东乌克兰地区,不仅如此,未来西乌克兰自身的独立地位也难以保障。

而这是和谈的关键,就是说谁能保证未来乌克兰政权的存续?和平谈判,谈判的核心其实不在于结束这场战争,而是谁能够给出一个长期的安全保证,保证在战争结束之后乌克兰仍然以一个正常国家的状态存续下去。

现在乌克兰不见得在这个问题上信任欧美,战争爆发一年多时间以来仍然维持在较低水平的军事援助,乌克兰精英对此自然心知肚明,如果中国能够以较强有力的姿态给出一个安全担保,这样是可能主导和平谈判的。

中美之间就俄乌战争的停战谈判主导权的竞争必然很快就会开始,我相信只要中国投入足够的资源,那么中国能够主导这个进程,因为中国拥有一个相比美国而言非常巨大的优势。

就是中国同时维持着与俄、乌双方的稳定关系,用西方的话说,俄罗斯现在是中国实质上的附庸,而对乌克兰而言,中国也是未来长远角度考虑,他们最重要的合作伙伴。

美国能给他们的东西,比如安全保障,中国同样有能力给,而美国给不了的东西,比如说双边贸易,企业投资,这些中国同样能给,只不过是现在可能局势还没有发展到很合适的一个全力介入的时机,但是反过来讲,俄乌战争爆发的原因?最终解释权在谁手上?

其实很简单,谁结束了这场战争,解释权就在谁手上,如果是中国调停下结束了战争,那么这场战争的爆发原因,完全可以说是“美国干涉下爆发的一场内战,最终演变成为了国与国之间的战争”,那个时候东乌亲俄的独立政权就不是暴民,而是反对美国干涉的乌克兰本土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