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族办公室是全球财富管理竞争中非常关键的领域之一,被誉为“皇冠上的明珠”。近年来,随着亚洲家族办公室业务的兴起,作为“东亚奇迹”、‘’亚洲四小龙”的之一的香港和新加坡开启家办枢纽之争,为吸引全球尤其是亚洲有资产配置和管理需求的超高净值客户家办入驻,竞相制定、推出了一系列家族办公室优惠政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文章来自【四为高管教育】

在“新港之争”进行的如火如荼的当下,四为「灯塔社-全球投资视野」项目第四模块课程于5月赴港,聚焦市场热点,响应同学关切,在课程中赋予“香港主题”,邀请香港特别行政区相关领导、香港顶尖私人银行的银行家、香港头部会计师事务所的税务专家共同为学生进行全维度、全要素讲解,对本次新港家办之争系统研判,并与现场同学进行互动答疑,为企业家们提供全球范围内热点话题和行业趋势的前瞻视野。我们特将本次课程中相关内容的核心要点提炼出来,以飨读者。

在全世界富裕阶层中,从瑞士撤出资金的动向正逐渐扩大,原因是在瑞士大型金融机构瑞银集团(UBS)救助瑞士信贷银行(Credit Suisse Group)的过程中,该公司发行的资本性证券“AT1债”的价值被一夜清零,加之近期爆发的欧美银行业危机,导致富裕阶层对欧美银行产生强烈的不信任感,部分资金流向香港、新加坡等具有实力的亚洲城市。

随着亚洲家族办公室的逐步兴起,新加坡等竞争中心已经开始进军这一领域。早在2019年,新加坡就出台了家族办公室税务豁免政策——第13R和13X(2022年更名为13O和13U)。据《新加坡联合早报》报道,2022年底新加坡“家族办公室”预估数量为1400多家,较2021年底的700多家,增速近100%,而在2018年,这个数字仅为27家。

在新加坡家办发展的如火如荼之际,同为国际金融中心的香港也不甘落后。3月24日,香港发表了《有关香港发展家族办公室业务的政策宣言》,宣布8项政策措施,包括引入新的“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提供税务宽减、提供便利市场措施、成立香港财富传承学院等。此前,香港特首李家超早前在施政报告中提及,将在2025年年底前,吸引不少于200个家族办公室在香港开设营业部或扩大业务。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也在《2023至24财政年度政府财政预算案》中宣布,政府会在未来3年向投资推广署提供1亿港元,吸引更多家族办公室来港。

随着新加坡13O和13U项目投资门槛的进一步加码,香港家族投资控权工具的架构细则也逐渐完善,当疫情与动荡消散在2022年末的凛冬,我们该如何评判这场双城之争?在这场与新加坡的家办角逐中,香港能够夺回失去的家办吗?对此,让我们从事实出发,分析这场香港与新加坡的“正面交锋”。

家族办公室一直是全球财富管理中心竞争的关键领域之一,被誉为财富管理行业“皇冠上的明珠”。随着亚洲家族办公室的兴起,香港和新加坡同为亚洲国际金融中心,都有望摘得亚洲家办枢纽桂冠。

为吸引全球富豪家办入驻,两地都出台了一系列家办优惠政策,尤其是税收政策。

早在2019年,新加坡就出台了家族办公室税收豁免政策,包括“在岸基金税收豁免计划”(13O)、“增强型基金豁免计划”(13U)和“离岸基金税收激励计划”(13D)。其中,13D计划没有人员聘请和最低花费要求,但只能用离岸公司做基金主体,且无终身免税证书;相比之下,13O和13U计划可适用终身免税,因此更受家族办公室的青睐。

①13O-在岸基金税收豁免计划(Onshore Fund Tax Exemption Scheme)

②13U-增强型基金豁免计划(Enhanced Tier Fund Tax Exemption)

③13D-离岸基金税收激励计划(Offshore Fund Tax Exemption)

面对家办数量高速增长的新加坡,香港也不甘示弱。2022年的《施政报告中》,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宣布,政府将成立引进重点企业办公室,吸引全球具有高潜力和代表性的重点企业。今年3月24日,香港先是发表了《有关香港发展家族办公室业务的政策宣言》,展示了香港成全球领先家族办公室枢纽的决心,后在5月10日立法会三读通过了《2022年税务(修订)(家族投资控权工具的税务宽减)条例草案》,提升香港作为家族办公室枢纽和国际金融吸引力。

“新港之争”越来越激烈的当下,企业家家族和超高净值人士如何抉择?对比香港家族和新加坡家族办公室在审批制度、架构主体要求、AUM起点、年度经营费用要求、全职员工人数、家办所有权、家办服务对象、发展环境和背景、家办设立条件、税收政策、落户制度等方面的区别,我们或许可窥一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审批制度

在审批制度方面,香港单一家办无需经过与预先审批程序,可以更快地注册成立。相较而言,新加坡的13O和13U政策则需要经过监管机构的审批注册才能成立,这无疑增加了家族办公室成立的时间和成本。

此外,随着新加坡家办的快速发展,家办通道拥挤程度增加,获取牌照、开户和服务响应速度均有所下降,审核时间预计超过12月。而香港的家办设立速度限制较少,最快可在3个月内完成。

架构主体要求

在架构主体要求方面,香港的单一家办不设有具体的架构主体要求,家族成员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组织架构。而新加坡的13O和13U政策则规定必须设立一个专门的家族办公室公司来管理家族财富,且该公司必须是由家族成员持有的,对家族办公室的运作成本和管理难度要求较高。

AUM起点

在AUM(Asset Under Management,资产管理规模)起点方面,香港的单一家办AUM起点为2.4亿港元无任何附加条件。新加坡的13O和13U政策AUM起点分别为1000万港新元(约6000万港元)和5000万新元(约2.9亿港币),并都带有附加条件,要求AUM中10%或1000万新元本地投资。

年度经营费用要求

在年度经营费用方面,香港的单一家办要求年度经营费用不少于200万港元。而新加坡的130和13U政策则分别要求年度经营费用不少于20万新元(约117万港元)和50万新元(约290万港元),且只支持信托财富传承方式。

全职员工人数

在全职员工人数方面,香港和新加坡家办都有人数大于等于2的需求,而在新加坡13U政策中,要求基础人数大于等于3,且其中有一位是非家族成员。

家办所有权

在家办所有权方面,香港单一家办可以由家族成员直接持有,也可以由公司或信托持有。而新加坡的130和13U政策则规定家族办公室必须由信托公司或家族办公室公司持有。

家办服务对象

在家办服务对象方面,香港单一家办可以为家族成员及其亲属提供服务,还可以为第三方客户提供服务。而新加坡的130和13U政策则规定家族办公室只能为家族内部成员提供服务,不得向第三方客户提供服务。

发展环境和背景

在发展环境和背景方面,香港位于大湾区,拥有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融合东西方文化的优势,并且具备良好的家族办公室生态环境和体制、活跃的资本市场、双语人才等优势,是不少亚太区超高净值人士特别是企业家及其家族成员选择设立家办的目的地。

相比之下,新加坡的金融市场相对较为保守。但长期以来,稳定的政治经济环境、透明的法律机制和监管制度,以及对资产和客户隐私的保护,也使得新加坡获得了高净值人群的青睐。

家办设立条件

在家办设立条件方面,香港比新加坡更宽松。

在新加坡设立家族办公室时,资产持有工具必须是在新加坡注册成立并居住在新加坡的公司形式的基金,才有资格获得第13O政策条款下的税收优惠。新加坡家族办公室架构中需要包含两家公司:一个是基金公司,主要用于持有各类家族资产;另一个是基金管理公司,即单一家族办公室,向基金公司提供基金管理服务。通常情况下,基金公司由客户100%持有,即基金公司100%持有家族办公室。

而在香港,单一家族办公室可以是在香港本地,也可以是在海外成立的实体,其中央管理和控制在香港进行即可。

税收政策

在税收层面,香港比新加坡有更多优惠政策。

香港家族办公室政策相对简单,税率低,不对外籍家族成员征收遗产税和赠与税。此外,香港还允许成立离岸公司,并且不对离岸公司征收所得税,从而为家族办公室提供了更多的税收优惠。

相比之下,新加坡的130和13U政策规定较为严格,税率较高,同时对外籍家族成员收取遗产税和赠与税。此外,新加坡的130和13U政策规定只支持信托财富传承方式,不支持其他财富传承方式。

落户制度

在落户制度层面,新加坡政策不明确,且审批周期漫长。

目前,一些超高净值个人在新加坡提交移民申请后,往往需要等待数月之久才能得到反馈,对于一些超高净值人士来说,这种等待时间可能无法满足他们对子女教育等方面的需求。相较而言,香港的专才签证审批速度较快,部分申请甚至能够在递交申请后的两周内获得签证。

投资选择

在投资方面,香港家办投资限制相对较少,可投资产品也更为丰富。

在本地投资的要求上,新加坡的13O条和13U条款的税收优惠政策要求家办管理的基金在任何一个时间点必须至少将其AUM的10%或1000万新元(以较低者为准)用于本地投资。而香港暂时没有对家族办公室的本地投资施加任何限制。

此外,相比新加坡证券交易低频、可投资标的物较少的情况,香港的证券交易更为活跃,金融产品及可投资资产类别也更加丰富。

近年来,尽管新加坡和香港都为家办枢纽这一角色不断出台或调整政策,但微妙之处在于,新加坡的政策一直是在不断提高或收紧,而香港的政策却在降低和放开。在香港成为仅次于纽约的全球第二大超高净值人士聚居城市之时,超高资产净值投资者各式各样的需求,也将成为香港金融和专业服务、创科、绿色、文化艺术及慈善事业发展的新动能。

与香港在夺回家办枢纽这一目标上拥有壮士断腕的决心不同,新加坡出于市场规模和政治层面的考虑,正在不断地提升门槛,限制投资移民。3月,新加坡《联合早报》上,新加坡经济发展局宣布最新规定,收紧全球投资者计划(GIP),大幅提高投资移民门槛。(新条例自2023年3月15日起生效)

①投资1000万新元(相当于约5800万港元)成立商业实体公司,并须雇用至少三十名员工,其中新加坡公民不少于50%,10名必须是新员工;

②向新加坡政府指定基金投资2500万新元;

③申请人必须在新加坡设立资产管理规模至少2亿新元的单一家办,其中至少5000万新元(约二亿九千万港元)必须投资在四个类别,且须在批准函发出之日起的12个月内完成。

此前,这三个选项的“入场费”皆为250万新元(约1500万港元),增加幅度达到3~19倍之间,背后反映的正是市场接近饱和的现实。

在中国家族办公室领域的建设中,内陆地区此前的“优惠力度”并不足够直接,针对“家族办公室”的税收优惠政策方面几乎是空白。此次香港特别行政区利用其独特的优势,积极地打响了“亚洲家族办公室争夺战”的第一炮,可谓是在吸引家办落地方面迈出了一大步。

如今,家族办公室的第二轮争夺战刚刚拉开帷幕,“亚洲家办枢纽”桂冠花落谁家尚且无法一概而论,疫后重返世界舞台的“东方明珠”香港与素有“亚洲瑞士”之称的新加坡的这场家办角逐中,香港能够夺回失去的家办吗?让我们拭目以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更多图片

做出明智的财富管理决策,是非常困难的,只有不断提升认知,形成生态同盟才能抵抗熵增,在浪潮中砥砺前行,在波动中获益。

回顾中国投资版图,房地产进入存量时代将不再是最佳配置资产;一级市场投资回报周期长,风险大,二级市场股票波动率高,债券市场回报率低,传统CAPM模型下,α与β的收益越来越少,投资者资产配置难度升级。

随着中国财富规模的指数增长,系统化、专业化投资趋势明显:一方面,资本回报率超过产业回报率,财富差距主要体现在理财能力上;另一方面,中国市场作为对冲基金超额回报的肥沃土壤,长期看仅CTA等量化策略与大类资产配置存在超额收益机会,需要更多专业化机构操作指导。

财富的积累来之不易,家族财富的守门人,如何抽丝剥茧做出明智的财富管理决策,是新时代必须面对的挑战。四为「灯塔社-全球投资视野」项目为中国顶尖的财富人士定制化设计,科学系统的对全球宏观问题进行研讨,深入学习资产配置理论与不同资产类别的投资策略,分享家族传承的经验与哲学,为中国睿智的财富管理人士搭建一个品位出众的互信社群。

此外,项目将打造多个与时俱进的主题活动,为企业家提供前瞻化投资视野。主题活动涵盖全球范围内热点话题和行业前沿趋势,邀请全球顶尖投资专家、学者、行业领军人和政策制定者、参与者等系统研判,为企业家提供最新财富管理信息和策略建议,通过打造一个高效、专业、实时追踪热点的全球财富资产配置平台,帮助企业家更好的管理和增值财富。

◇ 更多精彩内容敬请关注微信公众号“四为高管教育”

四为致力于成为高管教育领域的创新领导者。我们与中国产业转型升级共成长,与终身学习的企业家同行,持续关注未来商业重构和跨学科知识整合的机会,连接全球优质商业教育资源,打造极致学习体验。为新一代企业家、创新者和管理者提供顶层全览和前沿洞见,助力商业新实践和新范式的探索,共建中国商业文明和世界的价值连接。

自2019年创立以来,四为已开设九个高管教育公开项目,覆盖健康、消费、金融、科技、能源等行业领域。目前已形成以高管教育、在线教育、企业定制三大主营业务线为脊柱的高层管理者教育服务体系。迄今为止已服务近5000名企业决策者与高层管理人员。